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老翻砂匠

[交流] 有谁用过改性水玻璃砂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2-10 22:46
  • 签到天数: 1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9-3 15: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玻璃除了湿法,其它再生方式都达不到要求,而且湿法也有问题:再生周期长,废水难处理,需要烘干等等。国家已经不容许湿法了,所以现在要想使用水玻璃砂工艺,只有从控制初始加入量着手,一开始新砂的加入量就要控制在2%以内,否则后面就是驴打滚,恶性循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92 天

    连续签到: 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5: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danjia88


       
    一开始新砂的加入量就要控制在2%以内,


    应该有误,是水玻璃的加入量吧~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2-10 22:46
  • 签到天数: 1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9-3 15: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的意思是说一开始用的新砂,其水玻璃的加入量就要控制在2%以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92 天

    连续签到: 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5: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danjia88


        水玻璃的加入量在2%之内,强度肯定是不行的,我们最后怎么也要达到3.2~3.5%~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2-10 22:46
  • 签到天数: 1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9-3 15: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那是改性水玻璃么...普通水玻璃吧?苏州纽威,他们就是用的酯硬化改性水玻璃,加入量1.8-2.0%,有机会可以去交流一下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2-10 22:46
  • 签到天数: 1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9-3 15: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njia88 于 2014-9-3 15:47 编辑

    对了,不知道你们家用的哪里的原砂,含泥量、粒度及AFS、角型系数等指标有木有检测。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艺对原砂质量要求高,对改性水玻璃要求也高。不像普通水玻璃,只要是砂和水玻璃就可以了,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加入量控制到极限。另外有机酯固化剂推荐用MDT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92 天

    连续签到: 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5: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danjia88


        我们就是用的改性水玻璃砂啊,与苏州纽威的工艺不一样,我们是一切按照那个老於工的工艺,用他的专利改性水玻璃,二氧化碳硬化,干法回用... ...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2-10 22:46
  • 签到天数: 1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9-3 16: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njia88 于 2014-9-3 16:05 编辑

    原来楼主是CO2-改性水玻璃砂工艺啊,不好意思,误解了,以为是酯硬化-改性水玻璃砂工艺
    CO2-改性水玻璃砂工艺除了湿法,目前其它再生方式都是死结,包括热法(焙烧),欧洲跟日本都没有成功案例
    水玻璃砂里面最有可能实现干法的,只有酯硬化-改性水玻璃砂工艺,不过控制点非常多,需要精细化管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92 天

    连续签到: 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6: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danjia88


        当时我们考察和论证的就是脂硬化水玻璃砂,最后定案也就是脂硬化水玻璃砂+湿法再生,连生产设备的供应商都物色好了,可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所以整个就变味儿了,我当时是保留意见的,所以现在是怪不到我什么事儿的~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2-10 22:46
  • 签到天数: 1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9-3 16: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就当是积累经验了,不过循环使用CO2-改性水玻璃砂工艺能控制在3.2~3.5%的加入量,也很不错的,学习了!另外酯硬化改性水玻璃砂的再生也不容易,因为水玻璃砂的再生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92 天

    连续签到: 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6: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danjia88


        水玻璃的湿法再生工艺应该是比较成熟的,至于处理后的污水问题,现在也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2-10 22:46
  • 签到天数: 1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9-3 17: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可不一定,简单的中和、沉淀、过滤是有效果,足以应付检查,但如果真以严格的排放标准来要求,就不好说了。水爆清砂是以前常用的工艺,现在国家是不允许的。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2-10-9 16:14
  • 签到天数: 74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9-3 17: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四海人士


        那么不知道有没有其它成熟的工艺,与之相比成本低,铸件表面好的呢,都是树脂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92 天

    连续签到: 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7: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danjia88

    中和之后的水可以循环使用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5-31 14:51
  • 签到天数: 2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4-12-10 15: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老翻砂匠

    楼主,公司那里的?建议你们采用VRH工艺,改性水玻璃砂还是不好的,还有就是你们应该采取干法加湿法的再生工艺,这样的效果好。有兴趣的话可以加我的QQ:196895632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92 天

    连续签到: 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17: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jijiufu

    已经正式确定下马了,到年底将寿终正寝,恢复粘土煤粉砂~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11-19 21:56
  • 签到天数: 1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12-10 19: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勤劳小猪


        韶关好像打泥芯用这个工艺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5-9-20 08:33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5-5-9 08: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投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6-17 16:05 , Processed in 0.1935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