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铸造小猫

[交流] 铸铁的碳当量计算公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82 天

    连续签到: 2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8-4-8 08: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qwsx 发表于 2018-4-8 05:16
    + r1 W& D. F# F( S/ W1 M# l$ K# PCEL=C+Si/4+P/2  ?1 x3 F( h/ V0 _) E0 ]
    福士科手册好像是这么写的
    ' D/ N9 A; x5 R: w) [* _
    那手册里有没有对此说明?
    6 R" V+ k# F0 `# X; z
    $ V& p+ A; F' ^+ m7 V使我想起来了,中铸协新推出的推荐标准里的碳当量就是从这儿来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8-4-8 08: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翻砂匠 发表于 2018-4-8 08:42
    ; t) w6 v9 A! N( a* F4 X7 m, B那手册里有没有对此说明?3 m. z4 b6 S2 v- D. i- S" Y
    $ |/ }& `2 L& f/ ^( S% H
    使我想起来了,中铸协新推出的推荐标准里的碳当量就是从这儿来的~ ...
    * C, F: L6 Z7 k1 a# p9 K" ]
    看样子,中铸协的大师们.不会炒菜.只会拼拼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82 天

    连续签到: 2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8-4-8 08: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18-4-8 08:47
    9 I3 [6 l* u! D看样子,中铸协的大师们.不会炒菜.只会拼拼盘..
    7 M( f$ J% H6 r9 ?4 m
    通过对比几个刚出锅的标准,发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此次的标准都是由几个生产商主要起草的。这难免会落入“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甚至还是领队”的套路,说白了,这无形中不就成了几个企业的标准综合吗?
    - J/ I$ d( A2 ]8 n/ z  p3 h* \1 W2 h9 }. w. ?0 D; A
    估计真正的专家实在是“忙”,而没有时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3-27 07:27
  • 签到天数: 45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8-4-8 08: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翻砂匠 发表于 2018-4-8 08:42 8 r2 _0 N# d+ P- s  m
    那手册里有没有对此说明?* j3 ^6 Z# h! [5 F, n" q
      W7 N3 e+ b' Y! o5 J; S
    使我想起来了,中铸协新推出的推荐标准里的碳当量就是从这儿来的~ ...

    4 j, v8 F* f4 x6 R" H手册对于两个公式的说明。4 {# f' C* w' P4 A+ u( i
    085845ps37cc3k3akkkxc1.png 7 q2 Z6 J4 Z% M  k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1 00:00
  • 签到天数: 311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8-4-8 09: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qwsx 发表于 2018-4-8 08:58
    & ?( o9 E8 B$ F" x0 S手册对于两个公式的说明。
    9 M  L, ?* }8 K3 c4 ]7 V8 E
    谢谢了!最好哪位大神将其翻译一下。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前天 14:35
  • 签到天数: 179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8-4-8 11: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qwsx 发表于 2018-4-8 05:166 [9 s3 A3 |5 d* Z$ l" ^3 H6 w. u
    CEL=C+Si/4+P/2  ?: k6 U( u& Y' J0 j$ M5 s; d
    福士科手册好像是这么写的
    . u( s, a6 \, P0 L% U2 r* M6 G# [, i4 y
    求共享一下该手册,谢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8-4-8 12: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18-4-9 13:28 编辑
    . D* H2 z- x. h' ^4 K
    qwsx 发表于 2018-4-8 08:58$ w, g% `- D, S: o2 \8 Z
    手册对于两个公式的说明。
    2 j; K* T! ?0 v! s0 F; o
    $ p% r* x' C7 j! {, P  l, y+ S5 D: y, p
    有原文么?详细看一下.
    * L5 r$ z; P+ D4 x4 g) ^- Q按状态图,,磷促进石墨化作用,是不会大于硅的.
    * T% J3 g9 N7 w  nCEL=C+Si/4+P/2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8-4-8 13: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18-4-8 14:06 编辑 4 f: g0 e7 @7 S
    % @) k  _  a0 s& {) I8 M* x
    文章中谈到carbon equivalent value (CEV) = T.C.% + Si%/3 + P%/3.是经典公式.  C' g7 J8 X5 [. c+ K' c3 }
    而在炉前测定.应采用carbon equivalent liquidus (CEL) = T.C.% + Si%/4 + P%/2.液相线CE值.
    : k/ r8 Q8 F7 ]6 ^/ S6 ]9 Z1:铸铁中磷量很低.很难想象.它有多大的有助于石墨化的金属学.效果.
    - n0 p, C4 A/ ^" {5 m3 U4 Z) x& H/ |2:铸铁中磷量很低.很难想象.它有多大的有助于改变铸铁CE值的效果.
    " P- a9 J2 c) u( ^# q3:原本的CEV) = T.C.% + Si%/3 + P%/3.公式.由于铸铁中磷量很低.是否有必要在这里讨论.究竟哪个准确.4 U3 A, c4 x! [) U
    但,如果就要改变.就要说出理由.Si%/3 + P%/3是如何变为Si%/4 + P%/2的.???- q9 T1 D6 o) Z
    不理解的是即便是在液相下的快冷.就会改变硅或磷在铁固溶体中的最大固溶度及排碳能力?- l( b* b- h* l
    无论何种公式,都是要在铸件共析凝固后,来考虑元素影响的石墨化能力.既便(CEL) = T.C.% + Si%/4 + P%/2.液相线CE值.准确.有必要在液体尚未结晶完毕,就来讨论元素影响石墨化和共晶点的影响的.+ M, }+ _( C2 Q* [
    如果单从磷对铁-碳-磷合金共晶点的影响相对硅对铁-碳-硅合金共晶点的影响.磷的效果是要大一些.
    % w* b2 I$ D7 \4 P但,我们讨论的是铁-碳-硅-磷四元合金.极小的含磷量对改变合金的共晶点的影响,是远远小于硅的影响的8 |: I# X7 J9 C9 r8 v4 W! O
    我的看法,.(CEV) = T.C.% + Si%/3 + P%/3.是经典公式.但其对我们控制铸铁的生产是有效的.没有人云亦云的去修改.
    1 ]6 ^1 A) M$ `) z
    1 D* C* l4 O0 ?& L
    ; ~$ Q/ |" H# X$ H2 U
    但,应当承认.我们对(CEV) = T.C.% + Si%/3 + P%/3.公式的应用.只不过是大体推算铸铁的共晶度.从没考虑过冷速不同时.硅.磷对石墨化影响的变化因素....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28 10:45
  • 签到天数: 10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8-4-8 13: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18-4-8 13:136 q5 d9 z/ U. h" B- ]
    文章中谈到carbon equivalent value (CEV) = T.C.% + Si%/3 + P%/3.是经典公式.
    ; z( @8 j; I3 p. Y0 v4 L- @而在炉前测定.应采用carbon ...
    0 l0 z$ A) Y8 ?+ G* W
    感觉不是不靠谱,而是很不靠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8-4-8 20: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18-4-8 20:27 编辑
    ! G) \, }; ~: @- ~* d% K+ P" m- z6 v- m6 G, ?* f; i
    (CEL) = T.C.% + Si%/4 + P%/2.公式是考虑到磷共晶对铸铁的共晶点碳值的影响.磷其含量值低.对实用牌号铸铁的CE值无太大影响.用此公式有画蛇添足之嫌.: Y& N& Q+ q1 k# s; u8 q5 B, Z6 Q- D7 N
    又精确到Si%/4 + P%/2,能考虑定性就不错了.还能如此准确定量.故弄悬虚.: 0 ~: A, C: _3 O) @0 F0 ~+ ~. K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3 09:46
  • 签到天数: 26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8-4-8 20: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18-4-8 20:09
    6 M  O7 K( T* ?0 T+ X(CEL) = T.C.% + Si%/4 + P%/2.公式是考虑到磷共晶对铸铁的共晶点碳值的影响.磷其含量值低.对实用牌号铸铁 ...

    0 _4 r2 ?4 H% f, r) E9 n% P5 i2 n要相信砖家的力量 不然那么多砖怎么卖的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82 天

    连续签到: 2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8-4-8 22: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18-4-8 20:098 a% D( h1 e1 Z: D7 S
    (CEL) = T.C.% + Si%/4 + P%/2.公式是考虑到磷共晶对铸铁的共晶点碳值的影响.磷其含量值低.对实用牌号铸铁 ...
    , ?, ]0 J, v8 H3 Y/ K( n: g
    我就感觉,多少年来,铸造一直是按照 CE=T.C.%+Si%/3+P%/3 来定义碳当量,且指导于生产工艺的!4 x; v; Z9 B( X

    : c. A8 V4 y, m) V8 j! a要是按照 CE=T.C.% + Si%/4 + P%/2,那所有都乱了套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8-4-9 09: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18-4-9 13:21 编辑 0 Y( k/ |  i" [- m' v, K- Z
    / i. \9 |5 w" W6 s- ]4 L
    再谈几句.
    6 t$ a1 W0 |+ |5 \; p; \+ b& f中铸协的大师们.仔仔细细看这几个图中的数据:
    ( N7 D* ~# k2 B( W  |" u3 h! k$ X一:磷是以磷共晶的型式影响Fe-C-Si-P四元合金系的共晶点的.如果磷的含量在2.4%以上.Si/4+P/2公式或许能在数据上沾一点边.磷在铸铁中含量很低.那这个公式还有意义么?1 o$ s  k/ r7 A4 [) k! `$ ^  @
    二:看一下二元状态图.磷在铁中的最大固溶度差几个数量级.也就是说磷在固溶中排碳做用要小于硅.CE值是对应铸铁共晶点数据的一个数值.也就是说测定共晶点左移程度的数据.磷和硅相比.能比硅使共晶点左移的能力大么.磷在固溶体的排碳能力比硅大么.
    7 M7 O1 a4 R3 u7 P5 s1:那么,Si/4+P/2这个公式如何得来.
    , s; n5 b# k8 I  ~2:磷在铸铁中含量很低.Si/4+P/2和Si/3+P/3两种数据差别大么?2 U1 a+ o4 r* g3 [8 n* J; P; c
    建议你们.再编标准时一定要严谨一点.别人云亦云.自己没主见 .
    ; A8 q7 _- t9 X# H( R
    5 K; `  D% k- \: \5 o$ |" ?! k你们最近包括2017年的均衡凝固理论的再宣传.和最近中铸协的几个标准的出台.你们做了许多误导铸造同行的事情.你们原来都是我的老师.我仰慕你们.....9 b+ i3 R3 n' T  G0 C8 J6 ~
    截图02.jpg
    截图01.jpg
    截图00 (1).jpg
    截图01 (1).jp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1 00:00
  • 签到天数: 311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8-4-9 09: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18-4-9 09:45
    7 M. p0 I3 T2 U2 N再谈几句.
    - t9 P" Y2 r% q: _1 D中铸协的大师们.仔仔细细看这几个图中的数据:
    8 O7 F1 T5 Z- K4 z% a+ O6 b一:磷是以磷共晶的型式影响Fe-C-Si-P四元合金系的 ...

    8 S& m1 k6 }% X7 P中铸协的标准编制大师是根据艾肯的,而艾肯又是作为标准编制的成员之一,标准就这么出笼了!
    ! M1 j. I/ c; i  ~& Q% \
    , t+ s6 Q% P% @5 _" q6 N我真心怀疑,这些标准大师们,是否像董工这样考虑过?还是“人云亦云”,艾肯的观点就一定正确的!
    2 {, T0 _( `4 Q* `9 K/ Q( V0 }" T2 Y; Q$ h9 V' w% {
    值得深思!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前天 14:35
  • 签到天数: 179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10: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njrzm 发表于 2018-4-9 09:59
      i7 ~7 J. G2 c2 J中铸协的标准编制大师是根据艾肯的,而艾肯又是作为标准编制的成员之一,标准就这么出笼了!
    8 s/ b$ h/ i% Y7 o* \  c% k9 U3 }" v
    我真心怀疑 ...
    ) s5 H1 x0 y4 C! H5 q. a
    埃肯的公式是哪个?前面提到的是福士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8:59
  • 签到天数: 109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8-4-11 13: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还是按铸造手册上的CE=C+(Si+P)/3来比较合适,这样同行交流起来也比较一致。另外有些碳当量公式是焊接行业使用的,跟铸造可能关注点不同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3-10 12:51
  • 签到天数: 1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8-4-20 12: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什么大师 什么手册的 那些故弄玄虚的  拼噱头的    咱们通通按照 CE=C+(Si+P)/3 来交流就OK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82 天

    连续签到: 2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8-4-20 14: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t321 发表于 2018-4-20 12:11" @5 [# R0 z8 |! t4 F/ F# R" v
    不管什么大师 什么手册的 那些故弄玄虚的  拼噱头的    咱们通通按照 CE=C+(Si+P)/3 来交流就OK了 ...
    9 M) w, J! s) v" N
    严重苟同,但中铸协新推出的标准里,碳当量用C+Si/4+P/2,就匪夷所思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8-4-20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18-4-20 19:33 编辑
    6 m  X+ {8 R2 S0 {
    老翻砂匠 发表于 2018-4-20 14:09
    8 Z: ]/ {( N& b. ~$ y( g严重苟同,但中铸协新推出的标准里,碳当量用C+Si/4+P/2,就匪夷所思了!

    1 R7 G( g! h* ?7 b8 a5 Y# f1 E) E  y; P5 G8 C: x* D" f
    因为,CE=C+Si/4+P或.CE=C+(Si+P)/3 .如何得来,我们搞不清,他们也搞不清.! v* R( P$ W& s$ z
    % T5 [5 Z! W! \

    - n# y' l" U0 O; X
    3 ~, x3 Z% i5 w3 X0 m' e, x. p人云亦云而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82 天

    连续签到: 2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8-4-20 15: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18-4-20 14:21% ]3 V8 A9 X- v% i  D
    因为,CE=C+Si/4+P或.CE=C+(Si+P)/3 .如何得来,我们搞不清,他们也搞不清.
    8 Y; u# j6 u2 J* w; i6 e0 _  D
    ) J2 |1 i+ s% B就连顶级大师最新著作中也还 ...
    + Y3 Y5 X0 ?5 d% t
    但是,在贺利氏的热分析仪的面板上,就有两个CE值,分别是CE1和CE2,我当初用其数值用C+(Si+P)/3计算后发现,符合CE2的显示数字值,而CE1估计应该就是按C+Si/4+P/2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6-7 23:57 , Processed in 0.28582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