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8|回复: 0

[分享] TC17钛合金棒材低倍组织亮斑研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9-9 22: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TC17合金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近β型合金,其名义成分为Ti-5Al-2Sn-2Zr-4Mo-4Cr(质量分数,%),该合金既可在α+β相区进行锻造也可在β相区进行锻造。它不但具有较高的强度、淬透性和断裂韧性,而且耐热稳定性好,疲劳性能高,热加工性能好。自上世纪70 年代以来,它以其优异性能逐渐进入航空制造领域,并作为压气机盘等锻件在较高推力的发动机上使用。科研人员通过三种锻造温度,研究锻造温度对TC17钛合金低倍组织亮斑的影响。

试验使用Φ140mmTC17钛合金棒材。棒材显微组织为β基体上均匀分布等轴α相,α相含量约为50%。实验用材料由金相法测得该合金的相变点(α+β/β)为880~900℃。
分别在950℃、850℃和830℃的3个温度下,在2500T快锻机上对坯料进行60%左右的变形,锻制成Φ90mm的棒材。对3种锻造温度生产的棒材进行低倍组织检验,观察低倍组织亮斑分布情况。在OLYMPUS GX71型金相显微镜上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利用能谱(EDS)分析和显微硬度测试等手段对亮斑进行分析,并对棒材经840℃/2h.AC+800℃/4h.WC+630℃/8h.AC处理后,检测棒材的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
锻造温度决定着钛合金的组织及性能,在钛合金的β相锻造过程中产生β相变是必然要经历的相变过程,但若是在两相锻造中则β斑为不允许出现的组织缺陷。通过合理的锻造温度选择,可以有效避免β斑产生。
已有的研究表明,β斑点面积越大,对室温拉伸性能和低周疲劳性能影响越大。美国对Ti-10V-2Fe-3A1合金中β斑点的最大面积规定是0.762mm×0.762mm,俄罗斯对Ti-5553合金中β斑点的最大面积的规定是0.75mm×0.75mm,小于该规定值β斑点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
对于近β锻造的TC17钛合金产品,应尽量控制变形的均匀性及形变速率,避免局部温升过大而形成β斑。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微区成分不均匀是引起TC17钛合金β斑的本质因素,锻造温度是形成β斑的主要诱发因素。相变点以下30℃生产,棒材低倍组织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β斑。这是因为微区成分分布不均匀,导致该区域的转变温度低于基体区,在锻造中造成局部温度提前超过相变点,从而形成了β斑。相变点以下50℃生产能有效的避免β斑产生。
(2)研究中所出现的β斑面积约为0.35mm×0.30mm,局部小面积的β斑对TC17钛合金棒材的整体力学性能未产生较大影响,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6-8 03:44 , Processed in 0.10989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