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2-10-9 16:14 |
---|
签到天数: 74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12月1日,曾经获得“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国软件百强企业”称号的一丁集团在福州宣告破产,副总裁林德志先生回应破产称:太累 解脱了。" ?$ b& L: g4 ^4 `/ A7 _
然而,在离福州不远的晋江,一名年仅27岁却有7年老板龄的企业家A先生称:现在民营企业最难受的反而不是那些已经停产的企业,有一些企业是想停但停不下来,非常痛苦!
$ t. J- ^5 D. _9 q( ^
5 M4 a5 L% e* J* M. A X
; r% z! p& |/ K5 a8 n4 q( F0 |3 F8 @1 G* A1 c/ m
20岁被迫接手企业,不幸遭遇7年之痒) I1 k4 [1 ^' y! c- a
) G: y1 ?# Z7 D' Q% M' Q$ s: ]
A先生今年只有27岁,但做老板已经了7年时间,属于传说中的富二代。A先生父母都没什么文化(小学没毕业,真的),曾经办过炒货厂、蚊香厂、罐头厂,几次倒闭负债累累,但凭借闽南人“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的精神,终于让企业走上正轨,目前企业资产上亿,员工数百人。: D$ z7 C8 |4 Z+ p. k+ M
9 q v4 @" K d3 E6 a& R很不幸,A先生父亲为了企业付出了很多,从滴酒不沾到能喝很多白酒(主要是为了陪客户),2004年被查出有肝癌,虽经换肝手术,但还是离开了人世。于是A先生20岁时就不得不接下了父亲留下的产业,与母亲共同打理。
7 F7 j/ h" q( u: l9 F/ N( L& }1 \/ o _6 h' p1 z) f# t
A先生父亲去世后头几年,由母亲一个人苦苦经营工厂,没有任何的扩张,就等着把企业交到孩子手上!也好在当时企业没有任何的负债和贷款!* L& A4 \& f f0 h @0 u
& |! l, R5 A5 E* h然而,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在各种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推手下,A先生的企业也被裹挟着卷入产能大跃进,主要是扩建新厂、采购新设备。09年,A先生的工厂总建筑面积由6000平方直接干到了4万平方。对于这次扩张,A先生认为有以下原因造成:第一是出于母爱,母亲总说,趁她现在还行,能帮他安排好的尽量安排好,省得以后发展不够用了再盖麻烦(母亲身体也不好);第二就是当时形式一片大好,大家总体对未来过于乐观!第三经济过热导致A先生判断失误。09年工厂一天只能出30W的货,但客户却天天吵着要40w甚至50w的货,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够把持得住。$ u! o4 w2 \/ ?
. D% ?8 J( F) e, J9 c, r
不料,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风云变幻,A先生的工厂销量大降,预计2015年销量下滑应该在45%!员工也由9月份的288人,减少到目前的164人,预计过年放假前还要裁人。尽管A先生的工厂资产过亿,银行负债仅700万,但面对如此严峻形势,他非常担心父母白手起家苦心经营24年的企业会毁在自己手上。; g" T! F& w+ J8 N0 Q
o1 P: C; E& X. H- V' X 7 C0 [( C1 E" }" @3 F: }
当前做企业最大的困境是想停也停不下来
; A/ a1 n( `: ]" s9 C/ V5 L y4 e; B! v2 u
据A先生讲,身边还有一种现象,现在最难受的反而不是那些停产的企业,有一些企业是想停但停不下来,非常痛苦!. a) r4 w. u0 Q v1 Q, {4 Y
5 \* k4 a! ]; _: G0 i1 M3 M
因为一旦他们停产将需要面对下面几个问题:1.结清工人工资(有些厂欠了工人好几个月工资,停产放假自然拖欠不了了)2.供应商结款(这些债务往往已经拖欠很久)3.一旦停产银行收到风声将来逼债(还不了将面临封厂的风险)而以这个工厂目前的状况他是根本还不起的。$ N$ [' V* B( G( B- ~, w3 b$ X
* W& E* N! G: S) W有的企业已经濒临资金链断裂和企业倒闭(企业负债率已经超过百分之一百多!),于是他就拼命生产,然后把产品卖得很便宜(有时候完全是亏本销售)。从市场拼命的吸钱(亏本卖自然好卖也好收钱),但收的钱却不结给供应商,即使有结款也是送100万的货,结款20万,直到所有的供应商都因他欠款太多而不给他供货,他再宣布破产。外人有所不知的是,企业老板之前卖货收的钱却早已转移!* O0 u& a8 Z+ D |
' u9 X. b1 h- y1 w1 V还有一种情况,有企业发现他的供应商资金出现问题,经营出现困难,随时有倒闭的可能,他就故意不结货款。因为一旦供应商倒了,所有的债务也将很难结了!或者干脆赖掉了!
- p( w; n" g, [1 F: g! f+ [! Q
: C& F5 b' u2 E
2 N! u8 p2 k. H行业流行语: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
& i6 c1 h D q% y! I, \6 G
% C' D, `7 M0 Y$ A; s$ C4 z+ R针对当前的困境,很多局外人士往往开出转型药方。其实,现在各行业很流行这句话,“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0 k o; H: o/ p& j9 X( o% Z
/ M8 |9 u. f- Z9 C9 R
A先生说,2008年那会,当时身边办企业的老板身边5000万存款的大有人在,但这几年老板们普遍经历了盖厂房、投设备、P2P跑路、股市大幅波动,结果不但资金积累消耗一空,还反倒背负了几千万的贷款。眼下经济低迷,各行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银行也不失时机地开始限贷,你让这些企业如何转型?! t% s7 ]# }4 R" v
8 m! d! v( {. E! J& G" V2 PA先生主做糖果等食品,因为原材料进来到销售出去只经过了原料商和工厂两道,终端还在自己手上,亏本卖还能搞回个三瓜两枣的,不至于血本无归。最痛苦的是工业产品,一个工业成品往往由十几个乃至于几十个配套企业为一个终端企业服务的,等终端那个总装企业一完蛋,那十几个乃至于几十个配套企业就完全没有一点的反抗能力,只有等死的份。他们那些专用设备在没东西要生产时,就是废铁,2毛钱一斤还要自己拆。9 n8 Q6 N: U- e* F# s) A/ { p3 E
2 I0 }6 _. h0 T+ m9 \# J
如今,面对连续超过15%的进口负增长、无比刺眼的克强指数和不断打破最低记录的波罗地海干货指数,多数企业老板们的信心已经跌至冰点。当媒体多次打鸡血式的经济回暖预测一次次落空后,一些老板对于企业转型已经不抱幻想了,也许这种“哀莫大于心死”才是最可怕的。! B& |8 p4 z( ~" x1 C
+ Z# ], @5 `" S; q- G3 O5 P# l
! W) U; a* r' `9 n7 I
+ F% N+ w! R; D. i3 p+ q; f
X4 x% Z, S+ S4 w有迹象表明,近年来效仿李嘉诚的企业家越来越多,中国民企老板们正蜂拥到东南亚和印度考察。若民企老板孤注一掷地将资金转移到海外建厂,中国大陆要实现经济回暖将更加困难。如此一来,更大的危机还在后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