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5|回复: 3

[分享] 穿越时空 -- 纵览中国传统铸造技术发展史 (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13:59
  • 签到天数: 3461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8-8-15 20: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153127786214910258.jpg

          完全铁器时代的铸造技术

          时间:西汉后期一魏晋南北朝

          西汉中期以后,铁兵器逐渐代替铜兵器,进入完全的铁器时代,其关键在于制钢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铜车马仪仗俑

          将成形铁材经脱碳处理成为钢材,再锻打成器,是中国古代特有的脱碳制钢技术。这种工艺在战国或更早时期已经出现,到西汉时期有了较大发展。以绳池出土的北魏铁器窑藏为例,在总数约4 195件铁器中,铁器材质包括白口铁、麻口铁、白心韧性铸铁、黑心韧性铸铁、有球状石墨的铸铁、铸铁脱碳钢、灰口铁以及经过锻打的炒铁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天马行空

          中国先进的金属技术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汉时期,生铁冶铸技术已传到中亚地区。中国的刀剑在三国时期传到日本,后来发展成为卓越的倭刀锻制技术。

          金属技术全面发展和定型时代

          时间:隋唐——明中叶

          从隋、唐、宋到明代中叶,是以钢铁技术为中心,传统金属技术全面发展和定型的时期。随着钢铁技术的全面发展,涌现出沧州铁狮子和当阳铁塔等举世闻名的特大型铁铸件;发明了能连续供风的双动作活塞式风箱;经过长期摸索和选择,形成了以生铁熔炼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钢铁生产的工艺体系等,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技术成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沧州铁狮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阳铁塔

          唐代国力强盛,大型艺术铸件大量出现。20世纪末,山西永济县黄河古道东岸出土了唐代一组大型艺术铸件—唐开元铁牛、铁人各四件,铁山两座,为唐玄宗命铸的特大型铸件。铁牛及铁山、铁柱等固定于两岸,牵扯铁索浮桥横亘于奔腾的黄河之上,据称铁牛每件重达70-75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铁牛

          宋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矿冶业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宋代已对外输出铸造技术。日本《古事类苑》和《东大寺造立供养记》记载,公元1183年,南宋铸师陈和卿率弟陈佛寿等共7人应聘赴日,和日本铸师14人合作,修铸奈良东大寺毁于战火的卢舍那大佛,即现存的著名奈良大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奈良大佛

          元代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民间金属工艺匠师,例如朱碧山是失蜡铸造技艺和艺术创作的高手,所制“银槎杯”宛如立体化的国画,极具诗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银槎杯

          明永乐、宣德等帝曾命铸不少梵式鎏金铜佛像。这种造像汲取了梵像的传统造像手法——雕镌细腻、装饰华丽、表面光洁的特点,又注意赋予造像的含蓄内蕴,形成了梵汉结合的新型造像。大威德金刚鎏金铜坛城即为典型,堪称中国金属工艺技术发展到明代的高水平代表作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威德金刚鎏金铜坛城

          对明清两代以至日本等国铸铜工艺品都产生深远影响的宣德炉,是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宣宗谕工部尚书吕震,用逞罗国所贡的“风磨铜”于所设铸冶局铸鼎彝共计3 765件供宗庙内廷用,此为中国金属工艺史的一大盛事。

          传统金属技术缓慢发展时代

          时间:明中叶一1840年

          从明中叶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传统金属技术继续缓慢发展和逐步滞后于西方的时期明初允许民间经营坑冶,又减低税率,冶铁业的规模超过以往任何朝代,有色金属的采炼也有大的增长。

          蒸馏炼锌技术至迟在明代已经发明,黄铜广泛取代锡青铜。明清炼铁竖炉已高达6-9 m,大型风箱需4-6人拉拽,且已用萤石作熔剂。特别是炼铁使用焦炭和用“机车”装料,表明明清时代的传统钢铁技术已出现向现代钢铁技术转变的趋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胜乐金刚鎏金铜像

          明清藏文化金属制品规模巨大,大批佛像及法器,用铸或锻造成形,极注重表面质量和装饰。胜乐金刚鎏金铜像即属其中代表作。明代中叶至鸦片战争前所制金属艺术品的经典之作,除藏文化等众多金、银、铜制品外,下述当可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晚期传统金属工艺制品的代表作品。

          北京故宫太和门铜狮,是失蜡法整铸大件的佳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北京故宫太和门铜狮

          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的16件金编钟,一改先秦编钟合瓦形的传统,大小相同,仅以壁厚调节音调高低失蜡法整铸而成,是清代鼎盛时期乐器设计水平和贵金属铸造水平的代表作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编钟

          直至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中国的金属工业无论生产规模或技术水平,都是毫不逊色的。但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禁锢,传统金属技术未能实现向现代金属技术转化。直至公元1861年洋务运动开始,中国方才逐渐引进并建立现代金属工业体系。与此同时,一些传统金属工艺因难以生存而逐渐消亡,仅一些特殊的传统金属工艺得以保存。在已消亡或得以保存的传统金属工艺中,蕴含有相当丰富的科技内涵和技艺,必须得到保护、研究和开发,因为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珍贵文化科‘技遗产
          博古通今,一览古代艺术铸造珍品

          “2018中国铸造工业展”将于2018年11月15-17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主办方首次联手铸造史与艺术铸造委员会打造“古代艺术铸造品特色专区”,展览会期间可以现场欣赏古代艺术铸造珍品,了解中国艺术铸造发展历程和前人的铸造方法与技术。本次现场展示的典型代表珍品如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初唐 萧后冠
    左图:实验室考古清理的萧后冠
    右图:仿制的萧后冠

          萧后冠是目前考古发现等级最高、结构最完整、时代最早的皇后礼冠。涉及的材料丰富、工艺复杂,结构完整,为隋唐时期礼冠制度及其复原研究提供了基础性技术资料,具有重要的金属工艺史、艺术史研究价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越王勾践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复原的菱形暗格纹青铜剑

          1965年在原楚国属地湖北江陵楚墓中出土了铸有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青铜剑,其表面非机械镶嵌的菱形暗格纹是如何形成的,引起中外考古界和科技史界的极大兴趣。70年代末,中、美、加等国学者曾对菱形纹饰的成分、组织进行分析,对其制作工艺进行推测,然而各家见解差异极大,未见定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透光”镜

          西汉见日之光“透光”镜与镜面反射光投影成像图,直径7.4厘米,最厚处3.1mm,最薄处0.7mm

          “透光”镜是一种特殊的青铜镜,正面微凸,不仅像普通的青铜镜一样能用于映照,并且当阳光或平行光束照射在镜面时,镜面的反射投影像会影现出与镜背相同的纹饰和铭文(上图右),就似光已透过了铜镜到达了镜背,由于日光等可见光的波长较长,穿透能力低,即使铜镜薄至仅0.1mm,光线也无法透过铜镜到达镜背,因此“透光”镜的透光现象非常神奇。

          欲欣赏更多古代艺术铸造瑰宝请前往展会现场参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铸造全流程解决方案集中展示

    行业权威,顶级荣誉
    政策解读,热点话题
    尖端科技,前沿应用
    科技孵化,校企合作
    引领发展,标准先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亚太展”重磅回归,移师曼谷
    • 东南亚地区“铸造”主题工业展
    • 铸造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精心打造自办展会品牌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出展市场新热点,享出展高额补贴。

    联系方式

    展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曹秀梅 女士
    电话:024-25850149 / 25852311-356
    邮箱:cxm@foundrynations.com

    纽伦堡会展(上海)有限公司
    王青 女士
    电话:021-60361220
    邮箱:kelly.wang@nm-china.com.cn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上海办事处
    黄蕴 女士
    电话:021-5515 5026
    邮箱:lydia.huang@foundrynations.com

    会议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王云霞 女士
    电话:024-25852311-307
    邮箱:wangyunxia@foundrynations.com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16 07:42
  • 签到天数: 1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8-8-17 19: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16 07:42
  • 签到天数: 1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8-8-19 00: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不能忘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1 00:00
  • 签到天数: 311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8-8-19 00: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铸造,灿烂辉煌;铸造文化,源远流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7-15 09:38 , Processed in 0.2515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