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2018年8月20日起,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工作正式进入第二阶段,将开展更大区域的督查工作,这也标志着第一阶段仅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的督查工作结束。第一阶段的督查原计划派出200个督查组,两周为一个轮次、进行4个轮次,实际督查工作共进行了5个轮次。我们曾经在第一轮次结束时关注了铸造企业在督查中被曝光的情况,现在第一阶段督查已经结束,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在这长达70天的强化督查中,铸造企业的表现如何。
什么是蓝天保卫战督查?
近年来,督查已经成为环保部门开展大气污染防控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2018-2019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及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检查“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情况、工业企业环境问题治理情况、清洁取暖及燃煤替代情况等13项督查任务。计划自2018年6月11日开始,至2019年4月结束。
目前结束的第一阶段督查中,多数问题集中在大气污染治理设备未安装或不正常运行、工业粉尘无组织排放、应淘汰燃煤锅炉、“散乱污”等方面。被发现的问题隔日全部公开,单位名称、所在地、具体问题等均被曝光,其中小到未苫盖的渣土车、无名的小作坊,大到大型股份制企业,均一视同仁。
70天督查曝光多少铸造企业?
目前结束的第一阶段督查中,每天有200个督查组被派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平均每天检查县(市、区)195.8个,平均每天发现涉气环境问题129.6项。在全部70天的督查当中,被点名曝光的铸造企业共有76家,平均每天都有铸造企业被曝光。虽然较曝光企业总数,铸造行业仅占约1%,但这让我们看到了铸造行业越来越受到环保部门的重视,也反映出我国铸造企业本身确实还存在不少环境方面的问题。
铸造企业因何问题被曝光?
这些铸造企业被曝光的原因中,最多的是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无组织排放和“散乱污”三方面的问题。其中,在治污问题方面,共曝光了13起污染治理设施未安装,8起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无组织排放问题主要是工业粉尘无组织排放,和物料堆场扬尘两类,分别曝光了13起和8起。而在“散乱污”整治方面,则曝光了一些企业未完成整改或未落实淘汰要求,并新发现了3起“散乱污”铸造企业。此外,还有5起落后燃煤锅炉未及时淘汰的问题被曝光。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我国铸造行业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落后产能存在,仍有部分企业在进行无视环境成本的低端竞争,这不仅不利于于“保卫蓝天”,更不利于我国铸造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环保倒逼行业转型升级的局面已经形成,这对企业来说即是挑战,也是机遇。
被曝光不同类问题的铸造企业数
在这些企业当中,有1起超标排放问题值得我们关注。该企业位于河南省,生产起重配件,因督查组现场发现在线监测系统中显示的氮氧化物和粉尘浓度超过排放标准而被曝光。虽然超标排放行为应予以批评,但该企业自觉安装并运行在线监测系统,这份对环保工作的积极还是很值得肯定的。铸造行业并非国家强制性开展污染监测的行业,但我们很高兴的看到一些企业已经自觉行动了起来,希望这能给更多的企业以启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为落实VOCs整治要求而被曝光的铸造企业有8起之多。铸造企业不应再对自己的VOCs问题视而不见,不妨以此为契机,重新思考自己的环保工作规划。
什么样的铸造企业被曝光?
在被曝光的铸造企业中,既有“无名铸造作坊”,也有大型的“某某股份有限公司”。按地域分布分析,在被督查的2+26城市位于的4省2市中,除北京和天津2市外,4省均有铸造企业被曝光。其中,大部分被曝光铸造企业位于河北省。
下一阶段的督查?
目前第二阶段的蓝天保卫战已经开始,督查城市较原本的2+26城市又增加了汾渭平原11城市,将重点关注排查工业炉窑、矿山治理、小火电淘汰、“公转铁”落实、扬尘治理及秸杆焚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1月督查进入第三阶段,将以秋冬减排和重污染天气应对为督查重点,并将一直持续到2019年4月。
我们将持续关注全国铸造企业在此次督查中被曝光的情况。
环保形势日益严峻,企业应当尽快行动起来,在预防为主、源头减量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进行系统性的全面设计,做好全流程的污染控制,最后进行必要的末端治理,才能真正解决企业的污染排放问题,控制企业的环境影响。
(来源:铸造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