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47|回复: 0

何文波委员: 推进钢铁超低排放 打赢“蓝天保卫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472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0-5-28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2018年和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了推进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按下了钢铁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升级改造的‘快进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提出了新要求。”谈及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秘书长何文波对超低排放印象深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钢铁超低排放标准的部分指标,其严格程度明显超过主要发达国家,是惊世之举、强力超越。”何文波说,“尽管疫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诸多不确定性,但钢铁行业将秉持前所未有的决心,继续推进钢铁超低排放,并为实现前所未有的环保效果而努力。”何文波表示,以超低排放责任加身的钢铁行业,将针对制约钢铁绿色发展的难点、痛点协同发力,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打赢“蓝天保卫战”过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钢铁超低排放严格  主要指标优于其他国家

    “在当今世界钢铁业,我国制定并发布且正在大规模实施的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标准,在粉尘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三项主要指标上,其严格的程度均明显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标准,有的指标甚至差一个数量级,将我国钢铁行业单位产品排放强度提升至世界先进之列。相比一些发达经济体的钢铁排放标准,我国的超低排放标准加严近十倍,不得不令国际同行和国外环保技术开发企业和机构由衷地赞叹与敬畏。”何文波自豪地说。自2018年《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布以来,一批钢铁企业迎难而上,大力推动超低排放改造并取得显著进步,污染排放总量不断减少,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了积极贡献。“持续推进超低排放,促进绿色发展是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中国钢铁行业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进并引领钢铁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的绿色革命,全力承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历史使命。”何文波说。

    超低排放投入巨大  中国钢铁负重前行

    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要求对企业所有生产环节实施升级改造,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以及运输过程均需满足超低排放要求。超常规之举,必然要付出超常规代价(超高投入和高成本)。何文波和记者算了一笔账,以1000万吨粗钢产能企业为例,通过实施环保工程改造达到全流程超低排放要求,按现在的核查标准保守估算,需要投资约26亿元,吨钢投资增加260元。在不计设施设备折旧的情况下,为保证达到超低排放指标要求,吨钢环保设施运行成本增加50 元以上。“按全行业10亿吨粗钢产量测算,若全面实现超低排放,全行业相关技改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每年要增加运行费用500亿元以上。这对疫情后利润下滑的钢铁行业来说,的确是个巨大挑战。”何文波说。

    超低排放是探索之路  先行企业需要创新环境支撑

    超低排放是钢铁产业创新升级、重塑产业绿色形象、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何文波表示,很多超低排放技术是难啃的“硬骨头”,实现相关排放指标的稳定也绝非易事,必须进行绿色制造技术协同集成创新、优化完善,需要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和环保技术装备公司等多方协力完成。何文波告诉记者,令人高兴的是,一批国内机构和公司知难而上,不仅在本轮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技术升级改造中占得先机,而且孕育了一批具有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低排放装备技术,一些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为支撑超低排放目标实现的BAT技术(最佳可行性技术)。不过,环保设施投运后的确也存在运行成本过高、使用寿命过短、运行指标不稳定等问题。对此,何文波认为,对超低排放创新技术,既要强调实事求是,又需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对相关技术评价要客观,不要人为拔高。对于在实施运行中出现的指标波动等问题,既要公平评估评判,也需要甲乙双方合力持续投入、升级改造,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从企业诉求出发  多举措保证超低排放稳步推进

    何文波告诉记者,有不少企业反映,虽然国家强调推进超低排放是企业自觉行为,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地区层层加码,将超低排放纳入地方强制性标准,忽视超低排放改造的技术难度,不理解相关技术的不成熟性和复杂性,不能正确理解超低排放指标的波动性,造成了企业不顾科学、盲目攀比数据的不正常现象。还有一些企业反映,新冠肺炎疫情使钢铁超低排放改造进度受阻,许多改造项目由于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回归慢,原材料、设备运输受到限制,技术交流、招标、设计和施工等进度均受影响。而且,超低排放改造增加企业环保运行成本,加剧了疫情后企业生产经营的压力。目前,许多政府文件中的支持超低排放改造的优惠政策有名无实,无法落地,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严重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何文波建议,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真改、实改、有实效且经评估监测稳定达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企业给予更多激励,让其充分释放优质产能。同时,限制污染物排放较高的低质产能,对评估监测中弄虚作假、超标违法排放的企业依法严格处罚,创造并确保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建议设立超低排放政府引导性专项资金及相关保障政策,加大环保类投资税额减免力度,减免环境保护税,对钢铁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何文波表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将积极支持配合生态环境部等政府部门,推动钢铁行业高标准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科学、规范、合理地开展评估监测,立足行业特点和企业实情,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协会将及时公示各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情况,适时召开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先进示范企业现场经验交流会及关键共性技术专家研讨会等。”何文波说。
                                                                                       (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7-31 21:09 , Processed in 0.25571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