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7|回复: 1

[交流] 复杂异形所杆件钢结构铸钢节点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42
  • 签到天数: 325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4-4-8 09: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铸钢节点在我国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尤其在大跨结构中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铸钢节点在工业民用建筑中的使用才刚刚起步,铸钢节点的广泛推广应用就必需解决以下的一些问题:
    $ n* N, f% a- r" N 微信图片_20211102165237_副本.jpg
    . T/ ^2 Q4 ^% j  \$ L1)铸钢件标准
    ' p7 D0 e) f$ l4 y国内现行铸钢标准《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GB7659-87是20世纪80年代制订的,材料的S、P含量控制较宽松(≤0.04%),对材料的碳当量没有限制,材料的冲击值较低。根据该标准生产的铸件远不能满足大跨度焊接结构用铸钢件的需要。7 _; ~7 ?. ^" L5 @; ^
    2)铸钢件生产
    7 U5 E/ Z0 Y1 ?- {由于我国现行铸钢标准要求不高,许多铸造厂生产设备简陋,难以满足大跨度焊接结构用铸钢件交付技术条件要求7 s4 h0 y" ?- `% w5 m0 k% S  v
    3)铸钢件无损检测8 i9 U# ]( c7 F' @
    超声探伤是检验钢材内部质量最方便、经济、有效的检测手段。在钢结构行业,超声探伤是最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现行国家标准《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GB7233-87仅适用于厚度大于等于30mm的铸件。事实上,大跨度焊接结构用铸钢件厚度是变化的,在焊接接口处常常较薄,厚度小于30mm也很常见,该部位是十分重要的,按国家标准则无法检测。
    . D/ f; Z% J% \( C4)铸钢件焊接. T, p2 \2 L1 c2 o/ a7 F
    现行的有关钢结构焊接的国家及行业标准中,包括最新发布执行的《建筑钢第一章绪论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均没有针对铸钢件焊接的有关规定。在参照执行标准时有争议。另外,目前铸钢件焊接士要采用手工电弧焊,其他焊接方法应用于铸钢件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
    ( E6 i6 R2 n( Z# Y 分叉.jpg
    + N6 T, a3 V: ]" ?4 [3 ]" G5)铸钢件设计
    ) c# j* G3 F/ n) P目前尚未有一套成熟的铸钢节点设计方法与产品标准,且在实际荷载作用下铸钢节点的应力状况十分复杂,直接制约了其推广应用。目前,我国对铸钢节点的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为了适应该种节点的发展,对其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
    / ]" Q! T+ k. h% a$ t由此可见,目前铸钢节点的生产、制作工艺、节点的检测及节点施工安装,所有的技术都还不成熟或存在缺陷,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将影响节点的实际使用性能。所以本文通过对节点进行有限元加载分析和足尺试验分析,以此来探讨和研究三管铸钢节点的加工工艺、材质均匀性及结构实际工作形态和理论设计形态的差异,鉴定节点的在实际载荷作用下的工作性能的好坏。
    / X7 N9 ]. B8 O* z5 H. T 虎门站_副本.jpg
    ( {" {$ W4 d, F3 x0 T随着空间结构的发展,结构的跨度愈来愈大,结构形势也相应增多。特别是近几年来,新型结构体系不断出现,结构中构件和构件之间节点的联系方式也日趋复杂,传统的焊接球节点、钢管相贯节点等各种节点形势已不能适应现代钢结构的发展。众所周知,钢结构中节点构造的好坏对结构的传力性能、制作安装、工程进度及工程造价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寻找受力合理、施工简单、造价低的节点形势已实际的摆在广大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面前。近几年,随着铸造工艺的发展,铸钢节点以其合理性与其实用性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关注。在国外,特别是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铸钢节点已经得到普遍的采用:国内铸钢件的应用也开始兴起,近几年来,在一些大跨结构中,对受力复杂的节点均采用了此类节点形势,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这种铸钢节点在我国的建筑行业才刚刚起步,与之相关的资料和经验相对较少,导致铸钢节点的设计、生产和推广中都存在一些问题,下面通过相关资料重点介绍一下铸钢节点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9-6 02:17 , Processed in 0.2428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