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3-18 07:14 |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发表于 2024-6-24 17:0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24-6-24 17:51 编辑 + V0 r! V9 Q* Z2 z( T
老翻砂匠 发表于 2024-6-24 08:25
$ }! p: X+ _7 j( N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很多东西,在理论上都好讲,都没毛病,这是因为理论是对的;然而,在实践中,就 ... + a# @& x' @5 B9 w; ^2 G% C8 D
, g8 O2 ?' c: ?5 R/ a0 H完全同意。
" H$ W: o6 b1 \在试验室中验究氮对奥氏体的固溶性强化与氮对石墨型态的影响。与实践生产中氮对铸铁强度的影响。不是视为同一个金属学行为。
" ]) F3 b* W' B2 m- A1:实际生产中铁水熔化过程中,从空气中溶解的氮。& c1 t: O5 n6 g% G/ [
2:增碳剂中溶入的氮。
5 V& K, G4 t7 U* }$ L3:浇注铸件时,树脂砂瞬发的氮。* K* K* e9 |; ~6 M2 m3 V3 x
都会对铸件的氮致铸铁金相变化的金属学现象。# a8 A V R7 s) r
不是一个思路。+ ?6 E7 O0 q. j# m
其实,我们现场工艺人员对于氮对铸铁强度的影响。在铸件没产生氮致气孔之前。没有关注过氮对铸铁强度的影响。
) |* B; L, i7 `- \( H8 q: }) s反之,氮对铸铁强度的影响,在我们未关注氮致气孔的情况下,氮原子都是在默默无闻为铸铁强度做贡献。6 B' m" P8 @+ Z
在当前,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在对浇注后的铁水中,没有手段检测,更没有可能,检测铁水中的全氮量%中,溶解氮%的情况下。盲目推广用增氮提高灰铸铁的强度的熔化工艺,实属一种哗众取宠,拿鸡毛当令牌的伪科学的做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