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03|回复: 7

急盼!请专家告诉我怎样检测树脂砂的烧灼减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4-5 11: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请教各位专家,树脂砂的烧灼减量怎样检测?(步骤)万分感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4-5 12: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烘干后,称取2g,精确到千分之一位或更高,加入灼烧过的瓷坩埚,然后壹千度以上烧吧,烧得差不多了就搞出来冷了再称,看看重量少了多少。所占百分比就是灼减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3 收起 理由
xyzhlan + 3 感谢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20: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injune 于 2009-4-5 12:28 发表 . l; z# b; i8 z) `. w% V) W
烘干后,称取2g,精确到千分之一位或更高,加入灼烧过的瓷坩埚,然后壹千度以上烧吧,烧得差不多了就搞出来冷了再称,看看重量少了多少。所占百分比就是灼减量。 ...

5 v6 Z% Z' C: M8 A1 K非常感谢这位专家朋友的帮助!8 e5 J- `: t7 {( ?, Y
用光电分析天平称量了5g,经1300度高温烧了5分钟,冷却后称量得数4.89g。再一次表示感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4-6 06: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行标铸造用砂及混合料试验方法规定:灼烧减量的测定方法如下:& t* |) x5 u! V' K3 F/ C* n
5.7.1 装置
( f% j1 m/ r" va)高温箱式电阻炉;
* U8 l% o  D9 o* t; i$ b* e0 A7 Ob)瓷坩埚(或瓷舟);
; L9 g. ~! L) H8 S1 Hc)分析天平:精度0.000 1g。& b, j. c% J4 _# G8 e
5.7.2 试样的制备. o* u% `, x. U
试样由样品中选取,选取试样的方法采用“四分法”或分样器,不得少于1Kg,然后继续采用“四分法”至试样量为10g左右,同时105℃~110℃烘干至恒重。% O5 D4 |$ P& D- ?/ M' F3 V8 i: B% O
5.7.3 程序0 {+ Y' i5 @3 j" R
称取约1g试样,精确到0.000 1g,置于已恒重(两次灼烧称量的差值≤0.000 2g)的坩埚中,放入高温炉中,从低温开始逐渐升温至950℃~1000℃,保温1h,取出稍冷,立即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重复灼烧(每次15min),称重,直至恒重(两次灼烧称量的差值≤0.000 2g,为恒重)。8 ]0 H6 r$ F: }7 z7 |5 `( h" J! p
5.7.4 结果的表述
0 ~& [; s0 C: \2 t灼烧减量以质量分数X3计,数值以%表示,按式(5)计算:9 `) j3 i7 u! X4 x1 }' \
           ………………………………………(5)# T2 J6 o3 `; Q/ v0 h3 H1 S
式中:- K/ N8 j/ S% n) y, e1 P; w
G5——灼烧前试样和坩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
5 ^* ]1 X, R" n9 [7 [( aG6——灼烧后试样和坩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6 Z: [3 a: v" b% S) |
G7——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 u/ }9 g7 ]9 a, h% ?( w5.7.5允许差
5 @9 n) g  M' A' S( X: S. }5 j% c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 U, u- _1 y$ C1 q8 g) H* Z
        表3 实验室之间不同灼烧减量条件下的允许差                      , k3 y% `0 _" J, W8 {
灼烧减量(%)        允许差(%)≤+ ]$ N0 q$ t9 J+ T
≤0.50~0.07       0.07
1 x, J! |8 x6 ~% K>0.50~1.00        0.15
* U, }  _, i3 S" P& i9 S$ I  ?& h>1.00~5.00        0.205 P8 H7 N/ m. U" k/ k$ t
>5.00~0.50       0.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22: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4楼的朋友详细的解释,学习了!万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2-9 15:50
  • 签到天数: 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4-8 22: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标准的,请参照标准!" k3 H) |# _' H8 h5 S* I; b
    6楼为正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4-8 22: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楼 的帖子

    ( 4) 灼减量测定仪器: 灼烧减量用于测定芯砂中树脂的含量, 所用到的设备是5- 12 箱式电阻炉。% \6 G# b& N# j) G1 [! v
    / d9 p6 \3 F  D+ K$ f/ v
    3 混制工艺: 原砂40/70、50/100 两种不同格原砂混合使用, 全部选用新砂, 含水量<0.2%含泥量<0.2%, 灼烧减量<0.5%, SiO2 含量>97%福建东山石英砂。通常工艺确定为树脂加入量为1.3~1.8%,固化剂加入量为树脂的25%~30%, 常温下, 可以满足使用要求。铸件表面光洁, 无气孔、裂纹, 无粘砂、夹砂等现象。
    + i9 x2 j- A" k  i. W: }# U9 m1 S
    另外还对树脂砂515 ℃下的灼烧减量进行了部分试验,每份砂样重1 g ,分别在1 、2 、3 、4 、8 、12 、16 min时取出测量剩余物的质量,并计算出灼烧减量,结果见图7 。从图中也可以得到和上面大致相同的结论,旧砂在炉内处理10 min 后重量变化就不大了。
    7 W2 E( u5 d! {4 [! h
    , M0 V' F8 F" h# a5 v6 q! a国外靠测定型砂或旧砂的的灼减量(简写为LOI,美国又称为可燃物总量)、挥发分、含碳量,固定碳量等参数做为推测有效煤粉量的参考。美国铸造学会编著的“型砂试验手册”书中规定将烘干的型砂10g盛入试料瓷皿中,放入马福炉逐渐升温至1800F(982℃)保持2h后,称量并计算出烧掉或挥发掉材料占原重量的百分比即为灼减量。挥发分的测定方法为将50g干燥型砂盛入坩埚中,加盖后置入温度已达900F(482℃)或1200F(649℃)炉中加热1h后,称量并计算出挥发分的百分比。通常认为铸铁件湿型砂在649℃时的挥发分为1.5~2.5%,982℃灼减量为3.0~4.5%,其有效煤粉量就是在适宜范围内。德国铸造学会规定的灼减量测定方法是称取预先在105℃烘干的试料约5g(精度0.01g),放入经过焙烧和称重的瓷坩锅中,在850℃的氧化气氛中灼烧至恒重(至少需3h)。冷却后称量和计算出试料重量减少量占原来重量的百分率。DISA公司推荐型砂的灼减量为3.5~7.5%,挥发分为1.5~3.0%。GF公司建议生产后桥球铁件灼减量为4.7%。Levelink认为通常型砂的灼减量为4~6%。Fahn调查欧洲一百余铸铁工厂的灼减量在1.6~11.6%范围内,平均值为5.3%。Buhr调查了加拿大76家铸造工厂,其中铸件品质较好的灼减量在2~5%之间。Berndt记述四铸造厂的灼减量在3.3~4.47%范围内。日本土芳公司调查8家静压和气冲造型的灼减量在1.98~4.46%范围内,平均3.29%,三菱自动车为5.0±0.5%。德国Luitpold生产大众汽车汽缸体型砂为3.6~4.0%;美国JohnDeere生产缸体和缸头高压造型为3.8~4.5%,泵阀用砂为3.0~3.5%;通用汽车公司Pontiac厂型砂则为4.0~4.5%。我国几家三资企业的型砂灼减量如下:烟台大宇动力冲击造型要求3~5%;山西国际高压造型要求4.0~5.5%;昆山富士和FBM造型用型砂目标值为2.5~4.5%;常州小松常林挤压型砂实测为4.4~4.6%。天津新伟祥FBM造型和勤美达挤压造型的实测灼减量分别为3.7%和2.0~2.2%,挥发分为3.06%和0.8%。日本丰田汽车厂要求测定型砂灼减量(1000℃空气中燃烧1h的减少重量)和固定碳量(灼减量减去1000℃密闭容器加热3min测得的挥发分量)。江苏某日资汽车件铸造厂规定面砂和背砂的灼减量分别为4.10±0.30%和3.80±0.30%,总碳量分别为3.00±0.50%和2.80±0.50%。虽然测得结果很难与有效煤粉含量建立明确关系,而且测定需时较长,大约需3h左右,但所需仪器和工具在化学分析室中都有,仍不失为有效控制方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6 14: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有谁能上传一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9-10 15:44 , Processed in 0.29454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