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64|回复: 5

转炉冶炼超低碳、超低氮钢的工艺技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24 18: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分析了武钢90t顶底复吹转炉冶炼<0.005%C,≤0.005%N超低碳、氮钢的两种冶炼工艺技术,即常规工艺:KR脱S→LD→RH KTB→CC和双联工艺:KR脱S→LD脱Si、P→LD复吹脱碳→RH KTB→CC。实践表明,常规工艺冶炼时中间包钢水平均C含量为25.5×10-6、平均N含量为18.5×10-6;双联工艺冶炼时,中间包钢水平均C含量为16×10-6、平均N含量为19×10-6,双联工艺吹炼终点[P](60×10-6)比常规工艺(110×10-6)低。
  当代转炉典型的超低碳、超低氮钢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常规工艺和双联工艺两种。
  通过调研武钢二炼钢生产超低碳、超低氮钢的现状,对整个冶炼工艺[C]、[N]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冶炼磁屏蔽钢的化学成分见表1。
表1 WCP1磁屏蔽钢化学成分/%
Tabl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CP1 magnetic screen steel/%
C        Si        Mn        P        S        Als        N        Ni        Cr
<0.005        ≤0.02        0.16~0.30        <0.015        ≤0.010        ≤0.005        ≤0.0050        0.02~0.04        0.02~0.03
  所用设备和工艺路线:KR机械搅拌式铁水预处理,90t顶底复合吹炼氧化转炉(LD),80t钢水RH KTB、WPB真空精炼,弧形连铸机连铸。工艺路线为1)KR脱C→LD→RH KTB→CC(常规工艺);(2)KR脱S→LD脱Si、P→LD复吹脱碳→RH KTB→CC(双联工艺)。
  1“常规工艺”冶炼超低碳、超低氮钢
  图1可见,“常规工艺”冶炼终点钢水平均碳含量为0.045%,到真空为0.0408%,真空精炼终点为0.0016%,中间包钢水为0.0026%,最终铸坯为0.0035%。冶炼终点钢水平均氮含量为0.0018%,到真空平均为0.0013%,精炼结束为0.0018%,中间包浇铸时为0.0019%,铸坯为0.0015%。
  RH通常能在15min内将钢水的碳脱至20×10-6以下。由图1可见,超低碳低氮钢二次精炼后的增碳较严重,主要发生在钢水出真空到中间包及从中间包浇铸成坯的过程中,平均增碳率分别为37%和39%。这说明,必须严格控制钢包耐火材料、大包覆盖剂、大包滑板、引流砂、大包长水口、中包涂料、中包挡板、中包覆盖剂、中包塞棒、浸入式水口、结晶器保护渣等材料的碳含量。

  图1常规工艺(a)双联工艺(b)不同工位钢中碳、氮含量
  超低碳低氮钢的增氮主要发生在真空精炼工序,其次是钢水出真空到中间包的过程稍有吸氮。弱脱氧出钢,钢水到真空不吸氮,转炉冶炼脱氮能力较强,冶炼终点钢水平均氮含量仅为0.0018%,由于真空度原因真空精炼难于继续脱氮,反而增氮,钢水从中间包浇铸成铸坯,钢中氮含量却大幅下降。

  图2 转炉冶炼超低碳、超低氮钢终点碳、氮含量与自由氧含量的关系                    
  图2可见,控制冶炼终点钢水的氧含量,就能控制钢中的氮含量,而钢水的氧含量又是与碳含量直接对应。所以,控制终点钢水的碳含量可以间接控制氮含量。
  2“双联工艺”工艺冶炼超低碳、超低氮钢
  “双联工艺”冶炼超低碳、超低氮钢,冶炼终点碳含量平均为0.034%,真空精炼终点平均为0.0015%,到中间包平均为0.0016%,出真空到中间包增碳为1×10-6,增碳率为6.7%。真空精炼终点氮含量平均为0.0019%,到中间包平均为0.0019%,这过程几乎不增氮。
  图1(b)可见:“双联工艺”的真空精炼后和中间包的钢水碳含量较低,并且本次试验对钢水增碳的控制较为理想。“常规工艺”和“双联工艺”在转炉脱氮能力上没有差别,关键是防止后工序增氮。由于“双联工艺”在脱磷的热力学、动力学条件上优于传统工艺,所以“双联工艺”的吹炼终点[P]比正常工艺要低得多。统计得出,“常规工艺”吹炼终点[P]平均为110×10-6,二次精炼后平均为100×10-6;“双联工艺”吹炼终点[P]平均为60×10-6,二次精炼后亦为60×10-6。
  3 结论
  (1)超低碳、超低氮钢二次精炼后的增碳较严重,主要发生在钢水出真空到中间包及从中间包浇铸成坯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钢包耐火材料、滑板、塞棒、水口、覆盖剂等的碳含量。
  (2)控制终点钢水的碳含量可间接控制钢水的氮含量。
  (3)“双联工艺”与“常规工艺”相比较,主要体现在脱磷能力有所提高,在其它有害元素的去除方面相差不大。
    (4)超低碳、超低氮钢的冶炼,其脱碳关键环节在RH KTB工序。脱氮关键环节在转炉冶炼工序,真空精炼过程要防止钢水增氮。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5 收起 理由
zhdazhi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19: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初来咋到。 第一次发帖,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多指导,多批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2-17 16:09
  • 签到天数: 22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8-29 23: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能把冶炼的东西传上来,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这个论坛最火的是铸造。而作为上游的冶炼,相信是很多人想知道的,特别是楼主提及的超低碳、超低氮钢.对于铸造,不论铸钢还是铸铁,这种材料相信都是极好的材料(相信目前多数的铸造都用废钢作为主要原材料了),多谢楼主上传的资料。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21 17:35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9-8 21: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11-15 07:51 , Processed in 0.106461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