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30|回复: 34

渗碳件淬火不硬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5-16 09: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20Cr材料的产品(φ50×φ23×105,要求渗层1.0-1.7mm,外圆HRC57-64,心部F含量不大于5%,心部硬度HRC25-40),经推杆式连续炉渗碳后进行中间冷却(500-550℃),然后再重新加热至840-860℃淬火,该工艺在连续生产线上完成。最初生产正常,但近来却出现硬度偏低(HRC42-48),硬度低的工件重新到盐炉加热淬火,HRC60以上,说明渗碳没问题,而加热和冷却条件也没发生什么变化,所以到此求助。目前的困惑是:
( Y# P% z2 U% w) r& B% f& W1.为什么原来没问题,而现在出问题了?
" Z7 ~( z' Q. g1 R2.表面屈氏体、残奥对硬度的影响程度多大?有没有一个含量界限?$ P7 v8 i; E8 `: u0 l. X! r, p/ a: @1 q3 e
3.我们的淬火油搅拌方式为油槽底部喷射搅拌,比螺旋桨搅拌的效果差吗?
5 {4 U/ L; w3 W: I: h' o* o4.从淬火油(北京华立的Y15-Ⅱ快速淬火油)自身的循环的冷却效果看,在整个淬火冷却过程中油温控制在40-56℃之间,2分钟内就降到40℃,只是在整盘工件入油经历沸腾阶段后油面油短暂的平静阶段(入油后第40-60秒油面平静),之后10几秒内油面逐渐翻动起来。问题出在第40-60秒的油面平静吗?而这段时间的平静是沸腾的油产生的压力阻碍了喷射搅拌吗?1 t& O! e# _2 ?; x; D% p
  但后面的问题在第一个问题面前不好解释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3 收起 理由
alxe + 3 鼓励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5-16 12: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渗碳后进行冷却到(500-550℃)就淬火?温度有点高,残留奥氏体过多所以硬度下降。
6 G7 O2 `  x8 {重新到盐炉加热淬火也是加热至840-860℃淬火的是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2 收起 理由
cxcwsq + 2 鼓励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13: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楼 的帖子

渗碳后冷到500-550℃应该已完成珠光体转变,而再加热到850℃左右也能保证充分奥氏体化的,至于残奥与 前面的500-550℃有和关系?
+ t" p5 w0 B" B5 Y9 R  Y  此外重新到盐炉加热淬火是加热至840℃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3 收起 理由
qinsdau + 3 鼓励回应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7 15:15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5-16 13: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不合格件拿去做金相看一下吧。看到底是冷却问题,还是一次淬火温度高的问题。* p/ u# Y3 T' p' l2 T
    * v, M% N: O% V4 a
    你的最初生产正常,是指什么状况,装炉量、铺料如何,是样板实验吗?2 p& l8 `- ~+ i7 Q1 Q' [! O1 i
    7 ~, V- v0 _* n/ N9 y' a0 C
    正常投入生产的状态又是怎么样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4 收起 理由
    qinsdau + 4 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14: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常投入生产一个月后出现硬度偏低现象。金相也看过,表面有屈氏体,其它正常。怀疑冷却问题,将两台循环泵由12M3/h换成18M3/h的,仍然不解决问题。循环泵起2个作用,一是搅拌,二是将热油抽到螺旋板式换热器降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7 15:15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5-16 14: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表面有屈氏体,盐浴淬火后硬度正常,那就是冷却速度不够了。7 X' L2 d- @) w5 ?# F

    ) y- l' ]  m) ^3 m6 E! r+ J硬度不良产品所占的比例有多大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15: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楼 的帖子

    现在产品硬度绝大部分偏低呢,淬火油化验过没问题,搅拌也比原来增强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7 15:15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5-16 16: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能把金相图片发来看下吗,一般而言,象这种工艺上出现的问题,很容易下定论的。" r- @* R4 y& F4 V
    ' s4 A- e% a; ^9 ~8 f
    是不是你们在铺料铺厚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22: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楼 的帖子

    不知道怎么发金相图片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5-16 22: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chinarjg.com/viewthread.php?tid=132&extra=page%3D1★发表主题及上传附件图文教程★
    # @' K" ^9 ^* {  K5 m图片的话直接以附件的形式上传就可以自动显示了。回复也一样。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8-11 12:0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5-17 10: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楼的怀疑有一定道理,油温偏高。你单位是南方的?请考虑季节的环境温差。20Cr锻件我是渗后直接加热淬水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13: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楼 的帖子

    北京华立的Y15-Ⅱ快速淬火油使用温度范围20-100℃,而我们一直控制在40-60℃之间(出问题之前控制在40-85℃之间),应该说油温不算高的。此外我的产品(活塞销)要求比较严格,渗碳后直淬M会超差(>5级)。所以才采用渗后冷至500-550℃,然后再重新加热至840-860℃淬火的工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5-19 09: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刚取样的金相图片,400倍。1#为最表层组织(马氏体+碳化物),2#为第二视场,有屈氏体或贝氏体,3 #为心部组织。深层深度1.15mm左右,860℃淬火,200℃回火,表面硬度HRC40左右。1 d6 y( H7 N8 r- e3 W. M
    6 |) ]5 u% {" q, u' C. m
    2.JPG * A$ W, k; Q& W! Z+ \
    3.JPG , `  |9 `, T5 r. N
    1.JPG
    . m7 p8 D" y( b& I' P
    4 L8 w4 K6 v7 g* M$ |$ R[ 本帖最后由 cxcwsq 于 2008-5-19 20:15 编辑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7 15:15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5-19 17: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部还有那么多F,是不是加热保温时间不够或实际温度偏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5-19 18: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楼 的帖子

    现在的工艺是:渗后冷至590℃再进加热炉。加热炉内3个料盘,温度设定860℃,热电偶置于第三个盘上方,每35分钟出一盘淬火后再进一盘。加热炉进一盘后温度降至841℃,此后在855-862℃之间变化。也就是说淬火前的第三盘温度在841-862℃之间变化。最近的检测一般心部F含量在5-15%。所发图片的样块取自工件硬度最低部位,但表面是马氏体和碳化物为什么硬度低?
    3 i0 _9 ^: q3 b9 u8 X    仪表实际温度是否偏低倒还真不确定,最近准备检测。不过从马氏体级别判断,应基本准确。
    $ M0 u3 g+ F+ Q) r, u$ ^3 D  i3 h3 u8 Q* I5 _
    [ 本帖最后由 wangjf 于 2008-5-19 18:2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2 收起 理由
    cxcwsq + 2 鼓励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7-25 10:30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8-5-19 20: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是淬火温度低,或者保温时间段造成的。与淬火油没有太大的关系。你可把温度温度提到860度试一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5-19 21: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CXCWSQ(是版主吧)先生替我插入图片,最下面的是表层的,最上面的是次表层(第二视场),中间是心部。
    ! n( v- T& d3 D( x* H...................回复16楼,我都用过880℃,也不行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7-25 10:30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8-5-20 07: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是你的炉温有问题,从金相图片看出表面金相,有问题。或是大块碳化物或是保温不足。下面的图片就不太清了。你先测测炉温试试。看看是不是热电偶有问题,或者工件多温度升不起来,可见少装炉量,或节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14: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每盘工件淬火入油的时间为9秒钟(油缸带动淬火台下降的时间),是否这段时间长了?(而我另一条推杆式连续炉的入油时间为6秒钟),但这是最快的速度了(该炉液压系统决定的)。不知道象这种料盘逐渐入油的淬火方式(在密封条件下)其入油的快慢的影响程度多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09: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angjf 于 2008-5-20 14:00 发表 ' r0 D- m- k  y
    现在每盘工件淬火入油的时间为9秒钟(油缸带动淬火台下降的时间),是否这段时间长了?(而我另一条推杆式连续炉的入油时间为6秒钟),但这是最快的速度了(该炉液压系统决定的)。不知道象这种料盘逐渐入油的淬火方式(在密封条件下)其入 ...
    6 F/ e# O8 n& v. U5 `: ]

    7 L  W8 a0 D- w4 {6 ]4 k. @9 w7 g* X" _' w( I9 p
    哪位专家指点一下,心急如焚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5-11 20:16 , Processed in 0.17479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