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4|回复: 1

[交流] 石墨漂浮及开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5 14: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根本原因是碳当量过高,铸件凝固缓慢。为石墨上浮提供了时间条件,加剧了石墨漂浮。稀土使共晶点左移,RE残>0.06%,石墨漂浮显著增加;镁使共晶点右移,Mg残增加,减轻石墨漂浮。高温浇注延长了铁液在型内保持液态的时间,增加石墨漂浮。炉料原始石墨尺寸大,数量多,未熔石墨微粒促进液态下石墨形核析出和石墨漂浮,纯净炉料过冷度大,则不利于形核析出,石墨漂浮较少。
8 D5 S0 @& s/ s6 m2 o主要防止措施:根据壁厚控制碳当量,尤其要控制碳C<4.0%,适当使用废钢,含硅较低的生铁,与回炉料搭配使用;控制残留稀土量不可过高、控制浇注温度适当,可适量添加防止石墨化元素,如钼,局部放置冷铁也可防止该部位产生石墨漂浮,铸件壁厚与石墨漂浮的临界碳当量的关系:
) L4 o: S, q5 {- e$ l0 I铸件类别        壁厚mm        碳当量
: R/ v6 C9 ?: Z7 m小件        ≤30        4.7~4.90 @0 t5 z7 @8 m. p4 \3 |7 }2 H/ {. h
中件        30~100        4.5~4.6; k. @4 G1 {! S2 I3 i  N
大件        >100        4.4~4.5
6 v# h0 I+ U/ W- E' q( `碳当量的计算公式:( G! ~" d3 q& u2 J) M! m5 x
CE%=C%+1/3(Si+P)%
* G0 ~3 n- l0 @; M  A; s  j5 d( s9 O生铁中干扰元素的含量:
) j$ D: K8 Z. r$ }∑T=Ti%+Cr%+Sn%+V%+Pb%+Sb%+Zn%<0.1%. a' j9 ?; _# o" N$ u) p
有效残余稀土量:
8 F. x* o- ?2 D) dRE≥0.4Ti-0.024%   Ti≤0.15%
! G6 }+ H! A: K- [3.残余Ce量过高,大断面铸件中易生成灰斑,即碎块状石墨: L4 f* M) J/ P4 n5 C; @2 H4 W
4.冲天炉电炉合金的选用标准:
7 i& W4 C5 z. e0 w! n(1)冲天炉:1400~1450℃;S:0.05~0.10%1 C2 F2 m9 E5 L
             合金可选用:7-8 , 8-10 , 5-8.! Z4 [% Y/ n9 [5 c
(2)电炉:1460~1520℃;S:0.02~0.04%
8 ~% q' ?! x. J9 ^! S3 l: P合金可选用:4-6,3-8
$ I5 A4 d' O5 F6 B(3)1460~1520℃,S≤0.023 o7 u4 W% |. I% t
合金可选用:1-5,2-6
1 f9 T: Z; [) |, D1 k4 k0 U! z铸件应力变形和裂纹防止措施:- p: y/ J0 k, L
适当提高碳当量,降低含磷量,加强孕育及必要的铸型工艺措施。铸件落砂温度要低于700$ ~  {( ~" y4 v% ]

: @$ F& I) f2 \( e- I3 K7 R" n纯铁的熔点,凝固点为1536℃,含碳量≤0.0218%
+ p. x1 ?& b0 U含碳≤2.11%为钢,含碳>2.11%为铁- g- a  q7 q& V1 T& J* w$ A2 m9 @0 X
CE=4.26%为共晶成分,大于为过共晶成分,小于为亚共晶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2-11-7 08:0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9-15 15: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没有关于石墨漂浮缺陷的铸件图片,让我们学习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9-11 01:42 , Processed in 0.1856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