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0|回复: 0

Cr12系列高合金钢过烧废品的产生

 关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3-23 11:5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12-13 12: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iyanfeng1 于 2009-12-13 12:01 编辑

    这是我公开发表的论文的一部分,与各位交流,具体看附件,详情搜百度


    Cr12系列高合金钢过烧废品的产生  
    Cr12系列高合金钢有Cr12、Cr12W、Cr12MoV、Cr12Mo1V、Cr12Mo1V1等。这类钢因成份复杂,合金元素含量高,铸态时基体有莱氏体共晶组织。该类钢有变形抗力大,锻造温度区间窄等特点,在工业生产中常出现烧坏废品。过烧的钢不能锻造,一锻即发生碎裂。裂纹粗糙,裂口宽而深,周围伴有小裂纹,断面呈浅灰蓝色。断口粗糙得象豆腐渣。过烧的钢在金相组织上表现出如下特征:
    1)过烧时晶界上出现莱氏体,并呈薄膜状分布;
    2)严重过烧时,晶界上出现因氧化而形成的氧化物,使晶间结合力完全消失,显微上能见到沿着氧化物分布的小裂纹。
    3)光学金相检验时,断口呈现石状,灰色无金属光泽,在淬火并高温回火状态下,塑性与冲击韧性严重降低,热处理不能消除。
    一、过烧产生原因
    当钢加热到接近其熔化温度(称为过烧温度),并在高温下保温时间过长,不仅晶粒粗大,而且由于晶界发生局部熔化,氧化物气体进一步侵入晶界,使金属氧化,结果导致强度和塑性大大降低。锻造时产生碎裂,这种现象称为过烧。只有晶界发生熔化,且氧化性气体侵入晶界,使金属氧化,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过烧。如果没有出现晶界被氧化的情况,只有晶界熔化,并不应简单算作过烧,应称为严重过热。在工业生产中常以Cr12系列钢发生一锻即裂来判断是否发生过烧。笔者认为在工业生产中,多数情况下由于晶界熔化,塑性急剧降低,一锻即开裂,从而导致氧化性气体沿开裂处侵入,形成晶间氧化物,最终导致过烧。既是说:晶界熔化→锻裂→晶界氧化→过烧。过去曾认为已过烧的钢就是废钢。这主要是因为弱化的晶界发生了锻裂而且没有补救措施来焊合裂缝。文献(2)认为如果过烧不严重而且在随后的锻造操作中锻件没被损坏,就可以消除过烧的影响。
    二、Cr12MoV钢高温塑性试验
    对具有如下成分的Cr12MoV钢进行了高温塑性试验:
    C        Si        Mn        S        P        Cr        Ni        Mo        V
    1.6        0.25        0.25        0.017        0.03        11.65        0.34        0.54        0.23
    在直接加热到试验温度和加热到1200℃保温5分钟后冷却到不同温度时进行了拉伸试验。试验结果如图(2)。

    从该图可以看出1200℃时Cr12MoV延伸率δ、面缩率ψ都是很低的,随着试验温度的降低,塑性值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在1200℃下,因共晶组成成份的熔化削弱了晶界的联系,使塑性剧烈降低。另一方面,试样经降温处理后,δ、ψ塑性值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恢复。显然,是经降温处理使熔化的晶界重新凝固,晶粒间的联系得以加强的结果。
    三、工业生产实践的验证
    某厂供应外商一批出口钢材SKD11,相当于中国牌号Cr12Mo1V1,生产数据如表(3)
    锭型        支数        截面尺 寸        锻造加热温度
    及保温时间        产品规格        锻比        晶粒度
    3.15吨        11支        方480        1160-1180℃/6h        Φ170-260        4.8-11.3        5-8级
         表3    SKD11钢生产技术参数
    在生产过程中按规定的加热制度保温后出炉锻造,连续三支钢锭出现开锻即裂的情况。用红外高温仪对开裂钢锭和加热炉中剩余的钢锭进行了温度测试。开裂钢锭表面温度1150℃,裂缝处温度1210℃,加热炉仪表温度1170℃,炉中钢锭温度1240℃。据此可以判断,由于实际炉温高和长时间的保温透烧,钢锭晶界已处于熔化状态,因此,一锻即裂情况发生。随后对炉中剩余的8支钢锭逐一采取了出炉空冷5—10分钟,再进行小压下量锻造的方法。结果均未出现一锻即裂的情况。本次生产情况统计如表(4)
    序号        钢锭温度        措施        开锻温度        锻造质量        检验结果
    1-3        1240℃        出炉既锻        1210℃        开锻即裂        裂废
    4-11                空冷5-10分钟        1070℃        未裂        晶粒度5-6级
          表4   SKD11钢生产统计情况
    生产实践表明,尽管晶界发生了熔化,但由于没氧化,在空冷降温过程中,熔化的晶界重新凝固,晶粒间的联系得以加强,因此塑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足够大的变形程度(锻造比)也使熔化又重新凝固的大晶粒破碎细化,最终获得了符合要求的5—8级晶粒度。
    四、结论
    结合高温塑性试验及生产实践的验证,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生产实际中,由于晶界熔化导致开锻即裂情况的发生,氧化性气体由开裂处侵入晶界,形成过烧;
    2、晶界处于熔化状态下立即进行空冷降温处理,塑性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再施以小压下量锻造,可以避免一锻即裂情况的发生;
    3、晶界发生熔化又重新凝固的钢料,经过足够大的变形锻造比加工后可以获得满意的晶粒度。

    Cr12系列高合金钢过烧废品的产生.doc

    43 KB, 下载次数: 48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3 收起 理由
    独旅者 + 3 精彩主题!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7-9 21:42 , Processed in 0.23536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