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dcqzc.cn 于 2009-12-22 21:53 编辑
# |& S- \* ^0 ]0 d
% i4 i& B! G4 K经常遇见一些熔炼工部的操作或者技术人员讲到增碳剂后期补碳难以吸收或者增碳不稳定,所以在此用我的一点经验给大家说说,希望能对受此困扰的同仁以帮助。
" r2 W' y( |0 b( x) Y( I) e增碳剂出现后期补碳和吸收不稳定,我们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几点:
* [: \ `. t; h: g! C, t1.由于企业采购的生铁废钢等炉料里面材质不一,C含量不稳定可以造成后期补碳;6 L! i, N& f r% d }
2.由于采购的增碳剂吸收率不高,难熔化造成(主要原因);! G8 c8 l: l6 r" l5 k+ ~# [7 Y& r/ g
3.后期补碳采用的增碳剂粒度太小或者太大,太小了会让浮渣拖住不利于吸收,太大了,由于铁水降温太快,或者增碳剂漂浮等不利于吸收;
$ U+ U) u: e+ k( _: V- s0 c; C/ v; {. r7 g
关于后期的补碳微调,解决办法有两条
3 j$ }9 N) X8 n9 W% ^* e r1 n
! `! T6 W" R3 U9 d K一,采用的补碳用的增碳剂,一定要采用石墨化过的,C>98.5 ,S<0.05的,这类增碳剂现在国内已经不稀罕了,有很多厂家和经销商处都有,关键是石墨化的程度和品质。注意鉴别方法是,石墨化过的增碳剂(以石墨化石油焦增碳剂)为例,取一颗粒,在白纸上可以流畅清晰的书写,流畅度一定要好于普通2B铅笔就是石墨化比较好的增碳剂。还有就是一定要多空稀松的,表面积大,容易吸收;其次是,粒度控制在1-3之间,0.5以下的控制在不超过3%,因为0.5以下的在铸液的表面由于浮渣的原因,根本无法有效接触和吸收。按照这个标准去选择,我保证您的后期补碳吸收率能在90以上。说后期补碳能到95%的,楼主就就当是卖狗皮膏药的,别理他。没有任何科学根据。* M0 z/ @& ~! y% c
9 \+ S5 `2 l5 D6 M( N8 k: A二,解决后期补碳的问题还有一个办法,这个是一个治根的办法,就是一开始就是用优质的石墨化增碳剂,当然如果是灰铸铁,可考虑是用优质石油焦的。只要一开用的增碳剂吸收率稳定,再控制好生铁和废钢等炉料碳的稳定性就可以了。7 S3 G+ @/ L/ I
! A V& ^3 v- x) B% c, `
好的石墨化增碳剂还有一个检验方法:把石墨化增碳剂粒度在1-5mm之间的任何颗粒都可以,去大约100g,撒在刚出炉的铁水包里,颗粒应该在60秒内完全的融化掉。在电炉里,融化时间不能长于30秒。
I5 A" C3 E$ X这个方式是我们检验自己增碳剂石墨化程度的标准之一,我们的产品完全可以做到,不知道楼主的增碳剂能否达到这个标准.( r4 P. D+ Q8 T3 H; M
/ | o5 t7 ^7 ?. e4 L( O! x
欢迎楼主和其他坛友深入交流,在下QQ:26420960,恭候大驾。呵呵
x" D2 J" U- Y/ Z' H' N" _本文愚见,希望能给楼主一些帮助!' z; t4 N0 t" i: J$ o
在下初来宝地,今天是第一天注册,希望大家多多帮助,最起码看帖得回帖吧,呵呵。先谢谢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