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95|回复: 1

材料万能试验机用的高温拉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0 11: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通常国内 材料万能试验机用的高温拉杆 在高温炉内使用的 200-900℃ 是什么牌号的应该是NI基高温合金
化学成分 和金相分析啊

[ 本帖最后由 YZCD 于 2008-6-21 10:33 编辑 ]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1-10-10 11:27
  • 签到天数: 30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8-6-20 13: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35CrMo钢拉杆显微组织与性能

    摘要:研究了35CrMo钢拉杆显微组织中出现的带状偏析、网状铁素体、粗大晶粒等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金相法分析了35CrMo钢拉杆校直出现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原材料存在带状组织偏析、平镦加热组织粗大、铁素体网状分布等组织缺陷,应在拉杆淬火加热前增加一道正火或退火工序。通过细化晶粒,消除网状铁素体和带状组织,可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拉杆主要应用于大型建筑的框架结构。拉杆材料为35CrMo钢,尺寸为<100mm×6m,要求其抗拉强度≥750MPa、屈服强度≥550MPa、伸长率≥17%、断面收缩率≥50%、冲击功≥50J。拉杆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在拉杆的两端采用加热平镦工艺使其直径达到120mm。热处理工艺为850℃加热淬火,550℃回火。

    热处理后对该试件进行了拉伸和冲击试验。结果表明,材料的拉伸强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达到技术要求,但冲击韧度不足。另外,在拉杆镦粗过程中,出现了弯曲变形,在采用1000t压力机校正时,拉杆在变径处出现断裂(见图1)。为了寻找失效原因和解决塑性、韧性低的问题,对拉杆的原材料、热处理工艺和热处理前后的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

       11.jpg

    图1 35CrMo钢拉杆断裂形貌 ×0.5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工艺

    采用化学滴定法分析了35CrMo钢原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果见表1。试验工艺为①850℃淬火+550℃回火;②正火+850℃淬火+550℃回火。
    2.jpg
      

    1.2 试验方法

    用金属带锯机在经平镦、校直后断裂的试件上取样,取样部位距中心25mm处纵、横截面位置上。用DMP23A10自动研磨抛光机制备金相试样,并用硝酸酒精溶液腐蚀。采用HR150硬度计测量零件宏观硬度。采用MH26显微硬度计测量显微硬度,载荷砝码200g,保持时间5s。在CSS244000万能试验机和JB2300B冲击试验机进行拉伸和冲击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33.jpg
    图2 35CrMo钢拉杆纵截面 (a)和横截面 (b)金相组织 ×100

    图2所示为拉杆纵横截面金相组织。由图2a可见,纵截面的组织为珠光体与铁素体,呈连续带状分布,按GB/T13299—1991《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中带状组织C系列评级标准,确定其带状组织达到5级,组织中铁素体晶界清晰可见,珠光体带宽窄不一。

    由图2b可见横截面的组织为铁素体与珠光体,各占约50%,晶粒较粗大,按GB/T6394—1986《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测定其晶粒度为(4~5)级。试验中还发现平镦断裂的试样纵、横截面有轻微的魏氏组织存在,按GB/T13299—1991《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中魏氏组织B系列评级标准评定其魏氏组织为1级,见图3。

       44.jpg

    图3 断裂件金相组织中魏氏组织形貌 ×100

    图4为经不同工艺处理后35CrMo钢试样的金相组织。由图4a可见,经工艺①处理后试样的纵截面有带状组织偏析痕迹,黑白带状区域分明;另外试验中还发现试样的横截面也有明显的块状黑色组织分布痕迹。其中,白区保留明显的马氏体位向,显微硬度为287HV(30HRC);黑区无马氏体位向,显微硬度362HV(39HRC)。由图4b可见,按工艺②先经正火处理后,其金相组织为等轴晶粒的铁素体和珠光体(晶粒度为6级),然后再经淬火回火后可得到均匀的索氏体组织,显微硬度362HV(39HRC)。两种经不同工艺处理后试样拉伸和冲击试验结果见表2。
    55.jpg

    (a)工艺①,process① ×100      (b)工艺②,process② ×500

    图4 35CrMo钢试样经工艺处理后的金相组织



    3 讨论

    由于35CrMo钢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持久强度和蠕变强度,低温韧性好,较高的静强度、冲击韧度和疲劳强度,淬透性良好,无过热倾向,淬火畸变小,冷变形时塑性尚可,切削性能一般,但有第一类回火脆性,焊接性能不好。试验中发现该钢拉杆原始组织沿轧制方向(试样的纵截面)存在较严重的带状组织,对材料的塑性和韧性有较大的影响(各向异性)。直接淬火和回火后,试样的纵截面仍保留明显的带状特征,黑白条状区域明显,组织显微硬度出现差异。根据组织形貌和显微硬度可断定,出现黑、白区是由于碳浓度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硬度不同。这表明直接采用淬火回火工艺并不能消除带状缺陷,并对性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采用在淬火前增加一道正火工序,可消除带状缺陷。

    校直过程中,钢拉杆变径处断裂主要由于平镦前局部加热温度过高(工件表面氧化皮严重),造成组织粗大,晶粒度达到2级,脆性增大。组织中铁素体呈网状分布,有轻微的魏氏组织,使得晶粒间的强度大大降低,校直时造成沿晶断裂,图1中结晶状断口形貌可以证实这一点。出现此类情况,应采用细化晶粒的退火或正火处理加以解决。

    4 结论

    由于35CrMo钢原材料带状组织偏析严重,使材料承载能力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原始材料存在带状组织缺陷,调质处理前不进行消除带状组织处理,冲击功不能满足技术要求。平镦前局部加热温度过高,组织中铁素体呈轻微的魏氏组织形貌网状分布,使得晶粒间的强度大大降低,脆性明显增大,是校直时造成了沿晶断裂的主要原因。平镦后增加正火工艺,细化了晶粒、消除了网状铁素体和带状组织,再经调质处理,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满足零件技术要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7-4 19:25 , Processed in 1.25584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