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52|回复: 21

[分享] 有感于铸铁质量标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10 14: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现代铸铁》第四期的铸铁质量标准专辑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1990年的美国NBC有一档脱口秀节目中谈到现代汽车,主持人雷渃调侃说,他经过两年的研究,终于懂得了韩国汽车跟美国汽车有什么不一样:美国人造的汽车要开才会动,韩国人造的汽车要推才会动,而且是在下坡的时候。全体观众哈哈大笑,笑啊笑啊,笑到了2004年,全世界汽车排行榜出来,其中有一个指标叫做汽车质量排行榜,它按每出厂100辆汽车三个月之内所汇总的零件缺陷数目排序,数目越少越好。全世界37个大汽车厂的平均零件缺陷数是129个。排第一名的是日本的丰田,零件缺陷数是101;被笑话了十几年的现代,你猜他排第几名?零件缺陷数102,排全世界第二名。”
韩国汽车工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比中国的汽车工业还要晚几年,然而,韩国汽车工业仅用了大约40年的时间,就走过了美欧等西方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百年发展的道路,超越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后起之秀。究其原因,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他们的政府、企业和老百姓辛辛苦苦地建立起了一套资本密集型高科技产业的必备基础——标准化的系统工程。
  有人比喻中国企业生产是中餐馆式的,产品品质就像炒出来的菜的口味,只要大师傅不同,口味一定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大师傅,昨天的口味和今天的口味也不一定一样。这是由中餐菜式的制作方式决定的。而“标准化的系统工程”。就是把炒得好吃的菜的过程分解成若干道工序,每道工序都经过无数次改进后量化,然后一丝不苟的按顺序执行之。这样,无论谁来炒这个菜都会一样的好吃。韩国的汽车工业就是这样在严格执行工序的不知不觉中就超过了中国的。
读后有感之一:韩国人用了40年的时间走过西方百年之路,超过了中国,一个泱泱大国不如一个弹丸小国。
有感之二:中国是一个将军一个令,你说你的,我干我的。各自为战,各行其是。
有感之三:“标准化的系统工程”是密集型高科技产业的必备基础
  事实上,我公司也有标准化的系统工程,ISO9000、ISO/TS16949已通过几年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是也有一点中餐馆式的味道呢?一个领导一个样,一个工人一个样。更有甚者,我们的文件是用来看的。给自己看,给别人看,给审核的人看,给顾客看。仅只是为了看,操作者自己就是不看,只有到认证的人来了,涉及慌忙的补齐文件,顾客说好,皆大欢喜,工艺文件执行的如何,那就另当别论。
百年西排不是梦,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是如何做才能把梦变成现实呢?韩国人40年走过的路有许多值得西排借鉴之处。
说起来确实也容易,在这里我不妨再引用上面的一句话:“就是把炒得好吃的菜的过程分解成若干道工序,每道工序都经过无数次改进后量化,然后一丝不苟的按顺序执行之。”请注意,上面这句话有这几层意思:1 好吃,2 分解,3 无数次,4量化,5 一丝不苟,6 按顺序,7 执行。其实就是把好的工艺,分解成若干道工序,不断的持续改进后量化,对于定型的工艺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执行。任何人没有超越被量化工艺的权利,这是企业的法律法规。核心的几个字:“分解、量化、执行”。执行是硬道理。
 2009年公司提出了冲“A”工程,各个主机厂也都提出了质量提升计划,如何落实?笔者认为,如果把标准化的系统工程这篇文章做好,答案也就出来了。
有人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要钻¢10的孔,设计一个钻套,一个人设计钻套外径为¢16,另一个人设计外径为¢18,¢16的公差是0.03,¢18的公差是0.05。¢16的钻套是45钢,调质处理。¢18的钻套是T10,淬火处理。装配时¢16的钻套要配¢16的钻头和绞刀,¢18的钻套要配¢18的钻头和绞刀。念完这几句话好似乎在绕口令。钻一个孔两个人设计,按上面说的有几种方案呢?1 外径不同,2 公差不同,3 材料不同,3 热处理不同,4 钻头不同,5 绞刀不同,6 装配公差不同,7 使用寿命不同。如果是3个人设计有几个方案呢?……。如果是操作者随意制作,又有几个方案呢?这么多的方案能造成什么结果呢?1 效率低,2 成本高,3 质量不稳定。

其实方法很简单;凡是要钻同一个直径的孔,钻套的内外径一样,材料一样,公差一样,热处理一样,铰刀一样。如果都一样了,是不是就把一个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了呢?
但是这得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分解、量化、执行”。 如果我们把任何经过不断改进后的事情量化作为一个典型工艺,下来就是如何执行。执行力是企业的生命。执行就是标准化的系统工程的具体落实。“5S”已标准化,“TPM”也已标准化,但各个企业又有各异,通过本企业的不断的持续改进,最后细化,形成一个标准,然后按照这个标准去执行。制定这样一个过程就是确立了一个标准化的系统工程。
  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尺度有三条:标准化水平、计量检测水平和档案管理水平。这三条国家有专门的评定标准。企业管理中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用标准来衡量。工作标准、管理标准、质量标准、技术标准等。标准就是一个量化的尺度,考核的依据。标准就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标准越细,管理越细,量化越准确,管理才能到位。不搞虚指标,务实求是。企业要始终不逾的宣标、贯标、达标。企业标准特别是国家标准是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必然手段。目前我公司有许多标准,但标准形同虚设,没有得到认真落实。或者说还很不完善,很不适宜。国家的最新标准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有些产品我们生产出来几年了,竟然没有标准,或者标准不清楚。老外感到很困惑,多次问到,没有标准产品是怎么验出来的?你怎么知道产品是合格的?也许目前我们的这种做法应对国内市场还勉强,即便出问题了,想办法摆平。对外贸易中沿用这种方法,心里塌实吗?标准是一门学文,标准是国家乃至企业科技发展、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尺度,是各行各业共同遵守的准则。需要多学科的人来完成的一件事情。高管层不要掉以轻心。
我们不要以为有了硬件就沾沾自喜,软件并不软,反映一个企业管理水平,关键在软件,软件上去了,硬件才能发挥作用。
此文有感于铸铁质量标准专辑,献给铸造界的广大读者。

               赵新武
                          2009.09.01.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3:59
  • 签到天数: 3461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1-3-10 16: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老师剖析得入木三分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18 06:57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3-10 18: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可是在中国国内执行起来真的很难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6-2-27 14:01
  • 签到天数: 3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3-11 19: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年轻的心

        中国铸造企业的领导者多半把赚钱作为了首要首要的任务了,哪里管得了这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5 09:19
  • 签到天数: 61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3-15 12: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中国太大了,各地区,甚至各企业,相差太大了,难以制定一个一刀切的标准,但至少企业里要有一定的标准,企业老板要有这个意思,制定出来的东西,除非有变更,否则就要执行,无论例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16 18: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经典很经典 深入浅出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3-10 12:51
  • 签到天数: 1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3-27 16: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好了  可是中国的民族性放这了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再好的标准也执行不了  搞到最后 都是不了了之 就像你说的  体系 认证了  可是呢  只是留看的 给客户看 给审核的看  TS那么好的一个质量标准  到了中国最后就剩一个证了 其它内容都没有了    大家都拿TS当做汽车件的敲门砖了   悲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5-5 11:18
  • 签到天数: 50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4-1 19: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国内企业的通病,改变很难。说一套,做一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2 11: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很多,但是做精的很少,也许和我们地大物博有关吧!^_^!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2 15: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搞企业管理,不是以管理的实质去执行管理的目的,而是以创新的概念在玩弄管理。有些企业,基础的管理还没有执行好,就提出管理要创新,有的企业每年都在叫管理上新台阶。就象赵老师所说的,炒菜要明天比今天的炒得好吃,一天比一天好吃,所大家各显本领。中国文化追求的就是异能,要求同,就没有这个土壤。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6-2-19 20:4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4-2 21: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铸铁质量标准在中国国内执行起来真的很难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5-28 23:25
  • 签到天数: 2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4-7 09: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文件是用来看的。给自己看,给别人看,给审核的人看,给顾客看。仅只是为了看,操作者自己就是不看,只有到认证的人来了,涉及慌忙的补齐文件,顾客说好,皆大欢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22 11: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年轻的心


        是啊,为什么别人说中国的汽车不如外国的汽车,根本原因是质量的稳定性没国外i好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3 20:56
  • 签到天数: 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4-22 15: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企业是管人的,不是管质量的,只要作出产品来就好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5-22 19:31
  • 签到天数: 49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4-24 13: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国家管理是以人治为主,铸造企业更是人治,八仙过海,各有神通,
    最大的神通就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坑蒙拐骗,大量的铸造工厂造出
    伪劣产品谋取利润,而许多铸造的上游企业(如机械工厂),也是以次
    充好。这让人联想到中国当前的食品危机,有多少种类食品,就有多少
    种伪劣乃至有毒的添加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5 12: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质量没他们稳定,其实好的不比他们差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7-7-2 19:3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6-3 14: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朝着‘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前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6-6 21: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条路现在走不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987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1-6-7 20: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质量的这个过程就是“分解、量化、执行”。很贴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4-24 10: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灵活惯了,没有原则,有原则也有变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7-14 21:46 , Processed in 0.3497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