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90|回复: 64

[讨论] 解铃还需系铃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8-5-10 08: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18-5-12 09:16 编辑
    $ x1 @" K0 T) D) O* D" O( D" @* L; J6 R% v9 p
    解铃还需系铃人.. {, q, D  F5 a+ x( w* o  E3 H8 w* e
    先谈一下名燥几十年的均衡凝固理论的原理,* o) X. V, h6 z. R
    一:著者的阐述:
      @! d# s8 w- q6 e/ J: b: T& b, u/ [5 [, N
    第一种设想.他们的理论模型都是设想的.文中的膨胀量和收缩量相等的状况.在铸造实践中存在的几率是很小的.你们是在为一线的铸造工作者,画饼充饥.  
    / {" r' V% i# f  f" p第二种模型:均衡就是按比例的意思:水一部分在保温,一部分在冷却收缩,一部分在结冰膨胀,胀缩1:1,相抵,则液面不会降低
    6 y, V6 k- y" z2 E- Y4 D: u$ ]6 A
    * X! q& {1 K9 {0 S" R$ g大师们.第一种设想.只有在你们的文字编辑中的设想.见截图.
    & b7 m5 ^) k. m第二种模型.大师们是否喝醉了.在一个容器的水.你们可以做到顶部的水在沸腾.中部的水在降温收缩,底部的水在结冰.你们是如何做到的.真佩服你们的想象力 1 o( s% v( u6 J+ d. J
    第三种设想.如图.
    4 C7 Q8 [: O  o# b+ d
    " w" @4 ]0 M% {7 D6 [  w二:这是三个理论的论据.  m; U& }2 P- i9 p# A& e# R
    1:假设一种成份.来达到著者的平衡条件..( ~# ?% j0 f* t: u, {/ K. b
    2:摄氏100度时,能冰.水共存,违背物理学原理的讲解模式..
    % i# H: G! ?, I& m/ e0 m) c3:还是用那个涨.缩平衡的平面座标图.
    4 k8 S9 H$ i; N2 z. E8 J6 `7 K这就看出,这三个论据中.只有第三个图,才有点实据.前两个是假设甚至于荒诞.
    0 p* L4 @( V* \8 x5 F5 b0 p' d大师也就凭这么一张图.就推演出了个均衡凝固理论.占居了中国适用金属凝固学的理论界30几年...
    5 O2 S) @6 w$ u* {; [3 n
    # ^6 p$ h% ^( A) @5 a, o: @! ], G理论的提出者和现在的传播者,,向你们提出几个问题.:0 H$ v* g+ X2 o; ^" c
    1:在铸铁凝固过程中.有多少个因子会影响石墨的自补缩过程.
    2 _5 h$ `" u" M) l6 r! R) H) {# @2:铸铁的CE值如何影响影响石墨的自补缩过程.
    - ^# Q% D0 S6 P" c3:在一定的CE值条件下.浇注温度如何影响石墨的自补缩过程.
    7 O' H5 ]: A* D; \4:在实际生产中.铸件的CE值数值和浇注温度往往其数值多变.而数值状况又交织在一起.何种情况下.能满足石墨的自补缩过程的要求.我们现场工艺人员如何控制为好.: B3 H1 G% w" e# Z0 k) H
    5:对于非铸铁合金.结晶过程中.又如何应用均衡凝固理论.如铝合金.铜合金.没有石墨析出,铸钢.高铬铸铁...等如何应用这种结晶系统的自补模式.
    " t' v9 G! J+ j' w6:顺序凝固模式,是液体对结晶体正常的补缩过程.这是一个物理学常识.为什么非要冠以均衡凝固来表述?7 ?# N  I* v- e/ \
    7:把应用的范围,不是局限于铸铁.而是无论何种合金种类都适合. 如铝合金.铜合金.没有石墨析出,铸钢.高铬铸铁等合金,成份复杂.结晶型式多样.岂能是一个均衡凝固来表述.) j% `" g- ]) L) t5 p& Q1 v0 y
    8;在大师们还没接触到铸造的年代.铸造工作者,在实践中摸索出很多工艺方法.都是劳动者的智慧结晶.不知何时都成为你们的技术成果.
    + d8 _2 u0 f: u; s而且把这些工艺都冠以”均衡凝固”,是否有贪天之功为己有之嫌.4 e& I( P# H) V$ Z
    ……等等.你有试验数据来说明你的理论的金属学过程么?6 Q- D" l0 q+ m
    你们根本没有.
    # W1 i! l' w0 v/ D' k( d3 z
    .3 L" F0 x: V- S' G% M) I
    三:再看,大师的以下这两个著作和文章是经不得推敲的.应当受到置疑.30几年间不知办过多少培训班,误导过多少铸造同仁.现在还在培训,...
    ! k: S/ `4 x% q
    - Q: c- v' E6 q* X《铸钢件冒口离开热节动态顺序凝固》0 w" v7 ]8 T  J, q( Z5 C8 }9 K7 F
    《铸件均衡凝固及其应用》
    7 y, d+ M5 q  i1 \在《铸钢件冒口离开热节动态顺序凝固》的文章中.又设计了一个动态凝固理论. 又提出偏移量 0.93T的偏离几何热节的方法..又在做文字游戏.在这篇文章里.大师就连顺序凝固的要领都搞不请.
    5 \5 M- d: T. h# w4 V% s( b& I$ Q) y….
    6 U% i7 f( T$ v9 {' G( D: g6 |! s四:均衡凝固理论占据了中国实用金属凝固学理论近30余年.
    7 I8 g5 h) ]) R5 ^我们再看2017年。大师们的几段话:8 ^( W$ ?/ z; s4 v. n) @: b
    1:铸铁件凝固过程是否发生“二次收缩”铁液在凝固过程中,只有共晶成分的残余液体才能稳定存在,最后发生共晶凝固,按比例分解成石墨和奥氏体。不存在残余钢液进行的最后凝固,“二次收缩”是一种想象,不是形成显微缩松的根源。
    ) ~8 O; a$ N* ^2、什么是缩松,形成机制是什么?分宏观和微观缩松。两者均是因最后凝固部位(热节中心)的凝固收缩得不到补偿所致。差别仅在于尺寸不同而已。1 T. |" e1 ~3 U2 p7 J
    3、铸型刚度影响缩松的形成?0 c: V; j5 o7 v" B, j, T, w
    型腔扩大可使收缩缺陷尺寸增大,但不是缩松形成的原因。尽管型腔在石墨化膨胀力作用下会发生迁移,但铸件凝固是在压力下持续进行,自实作用很强,不会产生体积亏损
    " y+ e* x2 z4 z7 q& I* q2 C7 g( H! V! C) {9 `8 m
    三段话.就看出了鼓吹均衡凝固理论的三位大师.对铸件缩松上的概念性错误.同时也暴露了三位大师的金属凝固学基础知识的功底.这也难怪他们把均衡凝固理论这个伪理论,视为珍宝.大肆宣传,而不弃不悔.
    3 o* g/ p" l8 m2 @6 \: t7 [  V.5 B* v8 H+ j2 Y2 D/ D  E, N
    连缩松分:
    $ E6 x% @% G+ F( J) }' T1:晶间缩松.
    5 R4 X/ t5 l9 s2:热节缩松.7 z( _& p, ]8 J& `* z& ~
    3:轴线缩松.4 G* e3 C5 w; b+ u0 K
    4:移砂缩松.2 J* a9 q9 v- \! \7 r5 t5 Y
    都说不清.只懂一个热节缩松.也好意思在周而复始的办培训班……
    ! {" w! g) K6 d8 o6 Z% g) {( i) K* b
    均衡凝固理论泛滥到今天.和一些大师的推崇都是有关系的.这些大师,你们能回答我提出的八个问题么?* G6 G8 P. F3 s  x7 Q

    1 ^" \" Q  U% D也希望和你们就以上的八个问题,逐一讨论.正本清源.活跃论坛.以推广实用金属凝固理论的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7 X6 J! C5 E0 U1 n! x6 Q; O+ q) k& |' [& H
    如做不到.那解铃还需系铃人.大师们.收手吧.别在搞什么均衡凝固理论培训班了.很多问题你们自己都搞不明白.就别再继续误导铸造同仁了吧!
    9 O. M* b, f# k4 K' \2 a4 w1 }# b, O6 d5 d; d9 f) S0 l
    均衡凝固理论,就是一个妄图替代实用金属凝固学的伪金属凝固理论.
    : A6 C5 o2 ]6 Q% ~8 S! g
    ) q& `! y: h: n0 b7 }" e3 M7 N' N& _$ D
    / G+ H: Z4 q: w  ]3 l' W. }- i

    & B9 I8 f& z9 N
    截图00.jpg
    clip_image002.jp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83 天

    连续签到: 2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8-5-10 09: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董工的这八个问题很深刻,剖析也是入木三分!
    % s' @8 `# u0 @- @1 ?1 G1 k0 X1 b4 y
    正确的、科学的、积极的对待学术态度,就应该是积极面对,可观地、实事求是地指导或推广,而不是无条件地,甚至是“强奸”传统的理论!. i5 B6 U5 ]! d

    # t( t9 Q2 b! _. F- h7 t! C我很欣赏和佩服郝石坚老师的治学精神和严谨的学问态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10: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翻砂匠 发表于 2018-5-10 09:57
    6 y9 h9 ?6 L" o+ W" q3 R董工的这八个问题很深刻,剖析也是入木三分!6 ?) y: e3 `3 \( Z6 L1 b
    1 I1 z2 e0 g1 D7 x! T% E. g
    正确的、科学的、积极的对待学术态度,就应该是积极面对,可 ...

    - s" R( _+ Q7 a点赞郝石坚老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83 天

    连续签到: 2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8-5-10 10: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18-5-10 10:01
    3 ~4 ?* v( I. c9 c点赞郝石坚老师.

    9 a4 Q; y$ v3 k  ]- y很高兴地得知,郝石坚老师也加入了我们的论坛,郝老师说他也跟帖回帖了,但我就是没找着,真心想多多拜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10: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翻砂匠 发表于 2018-5-10 10:106 m$ T$ k8 D0 L* N' e0 J- ~$ A! ]+ V
    很高兴地得知,郝石坚老师也加入了我们的论坛,郝老师说他也跟帖回帖了,但我就是没找着,真心想多多拜读 ...
    8 m3 {. v! M1 o
    大师的来到.论坛一大兴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30 08:13
  • 签到天数: 458 天

    连续签到: 1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8-5-10 10: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铃还需系铃人!但是系铃人不会来解铃!需要自己从实践中得出结论,上升到理论来满足自己的理论需要。却不可盲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83 天

    连续签到: 2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8-5-10 10: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18-5-10 10:19& g( ^& M8 ?1 E: {& }/ h
    大师的来到.论坛一大兴事.
    2 B2 i5 z' C( W* a6 Y+ `; v
    同样的大师,庞凤荣老师也是经常光临论坛的,也只是不说话,估计应该还有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8-5-10 13: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翻砂匠 发表于 2018-5-10 10:36; p* }  b( i) I& q4 u
    同样的大师,庞凤荣老师也是经常光临论坛的,也只是不说话,估计应该还有的~ ...
    9 s- e4 X! X. P+ d
    愿论坛愈办愈好.影响力愈来愈大.水平愈来愈高.人气愈来愈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83 天

    连续签到: 2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8-5-10 14: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18-5-10 13:41
    8 X  x+ D. Y- j5 R! J愿论坛愈办愈好.影响力愈来愈大.水平愈来愈高.人气愈来愈旺.
    + N0 `* z! {) k5 T# c/ g! i
    谢谢!承蒙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构建好这个平台!
  • TA的每日心情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7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8-5-10 14: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18-5-10 13:41
    / @: `0 `/ F+ H6 V- Q* [愿论坛愈办愈好.影响力愈来愈大.水平愈来愈高.人气愈来愈旺.
    # b: Y5 L2 W; o" F6 ^: S
    郝老已经登录了,但不是很熟悉怎么操作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4 14:28
  • 签到天数: 6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8-5-11 20: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理论都需要实践的支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9 11:10
  • 签到天数: 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8-5-12 10: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一下论坛高手:
    0 i7 l3 Q3 F  Z3 P5 Q! p  ~6 ?, n在实际生产中,在铸件的不同部位,在确定的CE值、浇注温度、浇注速度、球化孕育工艺条件下,如何认定石墨的自补缩过程?如何测量石墨的自补缩效果?
    : ^0 W, m8 r! u' \谢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83 天

    连续签到: 2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8-5-12 11: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18-5-12 10:58
    5 t0 O) Y! ?( t0 Y不是高手.仅谈看法. " S( F/ m. o+ j7 b
    在铸件的不同部位,在确定的CE值、浇注温度、浇注速度、球化孕育工艺条件下....
    7 @8 V  p0 j) m( ] ...

      ]' t$ o1 i: ~: \6 D( f% q况且,这“不同部位”的结构也不尽相同,冷却条件、凝固条件,以及工艺因素更是不一样,所以很难在定量上去界定,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总有一天,能在铸件的每一个点都建立计算机的即时监测,从而得出每个点所有的不同参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8-5-14 20: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18-5-14 21:21 编辑 + W, x& E% a4 ?% Y8 C/ o  N5 G
    攀登者 发表于 2018-5-12 10:17
    , F. n, ?0 Y3 n请教一下论坛高手:, q8 X0 A7 P# N$ @$ y- O
    在实际生产中,在铸件的不同部位,在确定的CE值、浇注温度、浇注速度、球化孕育工艺条 ...

    % g) B4 O% e. k# ]! r* S
    8 o8 j( K; w5 {/ {2 M, t在实际生产中,在铸件的不同部位,在确定的CE值、浇注温度、浇注速度、球化孕育工艺条件下,如何认定石墨的自补缩过程?如何测量石墨的自补缩效果----
    * t! [: P( t! F" f  g' R; ~  F
    ) Q1 S) B6 m  V. V1 [  m8 i这个问题,目前凝固理论和手段做不到的事情.应是世界铸造界的难题.恕我孤陋寡闻,谈不好.这不单是均衡凝固理论解决不了.就连传统凝固理论解决不了....可能等待科学技术发展后.能在铸件的不同部位分别来分析其结晶特征.并测量及控制其过程....1 z! S! w, i0 P: S$ T6 V0 q

    ) y8 i7 ~9 p& h/ g( I5 w  s2 m- G不知你认为.如何在铸件的不同部位.如何认定石墨的自补缩过程?又如何测量石墨的自补缩效果?为好.请你施教. ; P* O! r7 s0 m, }7 Q# B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28 10:45
  • 签到天数: 10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8-5-14 20: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攀登者 发表于 2018-5-12 10:179 k1 ]3 d. U( B8 i. b) ^
    请教一下论坛高手:
    / H5 n4 C, F1 O$ ]在实际生产中,在铸件的不同部位,在确定的CE值、浇注温度、浇注速度、球化孕育工艺条 ...
    : F* m2 E% q2 x0 Z& s
    问题有点复杂,看看论坛的泰斗与大师的解释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9 11:10
  • 签到天数: 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8-5-18 16: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楼主关于自补缩的问题及答案对生产很有指导意义,如能搞明白自补缩的事,针对铸件缩松问题就能提供思路,思来想去实在不解其意,只能向论坛高手请教
    1 P( U- k  x- `% ]: |  A+ [; S9 J有专家提出,球墨在共晶后期的大量析出有助于补缩,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工艺措施才能抑制共晶初期的石墨析出呢?另外,“共晶后期”的概念也是模糊不清,奥氏体析出量多少才算到了“共晶后期”
    & r5 V: @: L( m0 z也有专家提出,采用重稀土合金或加微量元素或加强孕育或改进孕育方式等,试验结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最终还是冒口、冷铁最有效,问题是有些铸件缩松部位不能放置冒口、冷铁
    4 ?4 B+ ?; A4 r& d/ c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8-5-18 20: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18-5-20 12:57 编辑
    + o/ Z/ ]8 o% S" M/ Y$ {7 J+ y
    攀登者 发表于 2018-5-18 16:15: O$ n$ U. P+ M6 O( e& B5 O
    感觉楼主关于自补缩的问题及答案对生产很有指导意义,如能搞明白自补缩的事,针对铸件缩松问题就能提供思路 ...
    6 Y3 V0 {3 r. C+ ~) }7 n
    - u1 }& |& w/ o* S
    球铁石墨自补缩的问题,从铸铁的结晶过程中是有实现的几率的.只不过是一个定性的问题.如何实现石墨自补,要控制四个要素.:
    / A3 e( t- y$ }- F! P1:液体金属的收缩率%.
    , `* J7 X0 r* U" i7 H5 b" I8 [2:初晶石墨的膨胀量%.
    # ~- ~: j8 A& b+ r' t3:共晶奥氏体的收缩量%./ c( l6 D( r; A3 y
    4:共晶石墨的膨胀量%
    * U7 w+ O; r) \& {当这四个量值之积为正值时. 球铁石墨自补缩的问题才可能实现.9 [. w) d) F0 R9 @; C! b. E6 y2 U
    如: :CE值4.4(C:3.6  Si:2.4)$ p2 l& D7 D  e0 }
    对于关于铁水的浇注温度.对球铁的自补功能影响很大.譬如:CE值4.4(C:3.6  Si:2.4)浇温为1400度时.涨+缩= -0.44%.浇温为1300度时.涨+缩=+1.10.%8 b2 A) A+ H# y9 x& {/ b" g
    也就是说.对于以上的球铁CE值.在1400度浇注时.要缩-0.44%.只有在1300度浇注时.在球铁水的两涨.两缩控制良好时球铁石墨自补缩的问题才可能实现.$ X/ F" [, q* r  U: a
    再如. :CE值4.4(C:3.6  Si:2.4) 为1400度时.涨+缩= -0.44%. ' k, f/ }$ F: T& [' L
    CE值4.6(C:3.7  Si:2.7) 为1400度时.涨+缩= +0.11%.
    , C! ]* ~1 D! r: N) a) e也就是说.这四个因素对石墨自补的效果的影响是直接的..在我们的实际生产中.球铁的铁水的CE值是多变的.浇注温度随时都在变化.球化.孕育也在不断变化….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谈自补效果很简单.大师们是在用文字按排这四个因素变化结果.最后自己也说不清楚.祭出个令人涕笑皆非的模型:0 X& A" }+ n+ \
    “均衡就是按比例的意思:水一部分在保温,一部分在冷却收缩,一部分在结冰膨胀,胀缩1:1,相抵,则液面不会降低”….  o* d  Y% x+ m" f5 l1 U6 X- y9 U

    ' ]' ~% V8 c( Y从另一个角度讲.:, Y" S& E# y4 T; R7 n+ W8 w9 a
    1原理.:石墨自补原理.只不过是个仅适合低排牌号球铁的.对于高牌号球铁适用性要小.- u) l7 b+ [: `1 `
    2:石墨自补原理不能单依据共晶石墨的膨胀量%来实现.还要从浇.冒系统来控制:液体金属的收缩率%..初晶石墨的膨胀量%..共晶奥氏体的收缩量%.
    9 ]3 a/ t9 R& Z0 v) c3 S2 c6 @; X3:要做好球铁地球化,孕育工艺.
    9 \' }; L. X# E  z% `这就是你谈到的:0 M/ `8 U1 x- a
    “也有专家提出,采用重稀土合金或加微量元素或加强孕育或改进孕育方式等,试验结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最终还是冒口、冷铁最有效,问题是有些铸件缩松部位不能放置冒口、冷铁”
    ! A. h3 q6 v, N  D) R2 k9 m5 r
    7 z% [2 O8 P- {+ a  L你的这个问题提的好:
    3 I4 v  W# i0 Y" I0 Z% i“有专家提出,球墨在共晶后期的大量析出有助于补缩,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工艺措施才能抑制共晶初期的石墨析出呢?另外,“共晶后期”的概念也是模糊不清,奥氏体析出量多少才算到了“共晶后期”
    / z  m0 m* L% u6 o- I# a, ?/ u4 n+ R# J) t
    究竟奥氏体析出量多少才算到了“共晶后期”.这个问题太大.因为球铁的结晶过程有两种奥氏体析出型式:: V6 @4 S% X; O  p3 o
    1:树枝状奥氏体.. o) ?7 v7 B$ U* Y4 G; g9 W
    2:球外晕圈奥氏体.4 X% R# l  e; V! t" j2 H8 I3 j
    其奥氏体共晶结晶后期.应视为奥氏体析长大过程中.其晶粒边界开始接触.而在其后切断液体补缩供给通道时为好.因为在其此状态之前. 液体补缩供给可以实现.而石墨膨胀的体积增量都传递给液体源(如冒口).所以石墨自补效果,必需要浇.冒系统合理为好.也就是我们如何掌握好冒口颈这个开关….3 R* S/ B) B% j$ @5 Z
    9 Y" D  Y+ ?' v3 p
    就谈这些吧./ D" J' ?; c6 `3 M: a/ g3 e
    : l+ p! ?; M& W9 e' e' U
    4 j- t: H8 h; w' {# V% _" r

    ) i" W" a7 U- a7 \7 Z4 I
    / i, x' C6 D& |! a: D.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9 11:10
  • 签到天数: 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8-5-19 16: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应当首先明确“自补缩”的含义。3 m$ U! J+ P+ P: R" F0 \
    这样理解“自补缩”是否合理,请高手指点:. V; T0 X6 R, ]6 p! u5 y
    1,补缩通道受阻# M1 X0 q6 p) F; W
    2,在孤立的残存铁液中碳以石墨态析出而产生的膨胀抵消了或部分抵消了此处奥氏体析出产生的收缩
    ' U2 B& y/ n8 w3,讨论“自补缩”是为了弄清并解决铸件的缩松问题9 T( s6 f* H  |5 E# J- r
    我们曾在同一种铸件上采用过不同的工艺,如高温慢浇、低温快浇、高碳当量、低碳当量等,不同工艺各有利弊,没有发现对解决缩松有规律性的影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19: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18-5-20 10:43 编辑 , H9 Z3 T& t" z- j; f+ \! ^. Q) r
    攀登者 发表于 2018-5-19 16:11
    3 v& W# X! G3 F我认为应当首先明确“自补缩”的含义。
    ( v- W/ V/ u1 O* I! K- p2 D这样理解“自补缩”是否合理,请高手指点:2 T# }( z' N( I' Z! A3 \
    1,补缩通道受阻

    & H$ t; s. ?& {2 p
    * e( e+ R5 u! A9 C- N8 C6 q( q7 ]

    $ W4 h+ p' o: z; S) |1 @+ g9 R& ^自补缩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 H4 x8 C5 ~- c( l# z/ c! j  j$ Z既为在金属液的凝固过程中及结晶完毕.其通常的物理过程,液-固相变的体积差.在结晶后无需凝固系统外部给予补充.而完成结晶过程,有两种情况:# W& V9 b* ]7 S% G
    1:在铋.锑.镓等亚金属的金属液结晶凝固后.体积会膨胀.通常密封合金都采用这些金属及合金.这种自补是相变过程中.金属原子的配位数减少.而体积增加.是永恒不变的.; k  c8 C4 D+ [2 v; ~+ u. L
    2:就是均衡凝固理论的基点.----铸铁中的化合碳在结晶过程中.石墨以单质状态析出,其两相间的体积%差彌补了铸铁液-固相变的体积差.这种”自补”.是视化合碳中的碳,以单质状态存在的可能性及比率有关.是随时视工艺条件而变化.例如,白口铸铁中化合碳石墨化被抑止.就不存在”自补”.
    . U) t8 u9 i) T9 I这种”自补”能力,视铸铁成份和工艺条件而变化.并不是只要是铸铁就有”自补”能力.而是在随机变化的.

    # M3 j" _- S+ d" z/ W- i" ~0 h
    : O9 k2 T8 c$ Q* ?1 Q5 K2 i  r& I' M8 S1 j. @
    关于”补缩通道受阻”而对石墨自补的影响.:" q: K* Y* u$ E8 x! z+ O3 E5 ]
    补缩通道受阻的概念:* ]! o7 p+ }* ^. C
    1:被补缩的热节部位与液体补缩源(冒口).在铸件结构上.被铸件凝固的温度场等温线阻隔.形成我们通常所说的固孤立热节.
    * [, g3 U; F& [, t( @2:在铸铁共晶凝固过程中.在共晶结晶的共晶团长大过程中.当共晶团晶体的晶粒边界互相接触.在共晶液中形成固体骨架后.再随后的结晶过程中.晶粒间界间与原液体金属的补缩通道就会被逐渐封闭.这时晶间的固立液相区就存在于共晶团之间.对于这部分的液体就存在”补缩通道受阻”
    9 G; o8 {* A2 x' X0 t8 W' ~! R7 I这部分的液体的再结晶及补缩.依靠外液源的通道被封闭.只有靠铸铁的继续结晶过程中的石墨化过程来补偿..
    - D6 Y* ]0 D  w* N% b% i9 U而这个过程又与球铁的.成份.球数.铁素%有关…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完美的解决只不过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 ~+ x) R' ]+ S) y
    7 a# V- o. w! R* h- n3 I8 r
    * h' b  V  J8 e; _
    "我们曾在同一种铸件上采用过不同的工艺,如高温慢浇、低温快浇、高碳当量、低碳当量等,不同工艺各有利弊,没有发现对解决缩松有规律性的影响
    9 T) [! }" ]) C. u2 d9 I8 G这些工艺的不同.只不过是对."; z% B+ q& c: X) E# ?6 \  I0 d9 f" s
    ' W6 A7 p* x0 y9 r( |, Q  }
    1:液体金属的收缩率%.
    0 D; D$ Q3 U  Y& q6 q+ h2:初晶石墨的膨胀量%.
    0 e8 B0 g0 y9 j# |+ N3:共晶奥氏体的收缩量%.: \2 f8 [1 E# p
    4:共晶石墨的膨胀量%# V  r4 i4 G: r
    分别对这四个要素的不同满足过程.并不能对四要素有一个系统的有效控制.所以就结果会不同的.也不会有规律的变化.
    - u- l+ K, ~) p% p6 _0 s; b. K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28 10:45
  • 签到天数: 10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8-5-19 19: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18-5-19 19:416 H/ S, X) `3 X8 C+ G& O
    自补缩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q( n; S, q8 b7 g( f
    既为在金属液的凝固过程中及结晶完毕.其通常的物理过程,液-固相变的体积差.在 ...
    - w8 ?% i/ `" V
    均衡凝固是个框,什么都往里装!有些明明是顺序凝固的,愣是扣上是均衡凝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6-8 17:26 , Processed in 0.15640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