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4|回复: 1

[求助] 请各位提供关于纤维素型焊条的焊接工艺及施焊要求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0-26 07: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请各位提供关于纤维素型焊条的焊接工艺及施焊要求,谢谢,期待中!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1-10-10 11:27
  • 签到天数: 30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2-10-27 04: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资料:近年来,随着石油管道铺设工程的发展,大口径管道的焊接工艺不断进步,由过去单一的焊条电弧焊(酸性、碱性焊条),发展到管道自动焊、半自动焊工艺。焊条电弧焊也由结507焊条单一品种全位置施焊发展为纤维素焊条立向下焊等高效焊接施工工艺。改变了普通焊条立向上焊的传统工艺方法,将原水平固定管状对接全位置运条操作法,改变为类似平焊运条法的下向焊,即由12点位置起弧焊至管口下部6点位置结束,提高熔数效率1~3倍,深受管道施工单位的好评。西气东输工程中大口径管道(Φ1016)根部打底焊和部分管道的多层焊接均采用纤维素焊条施焊。
    纤维素焊条立向下焊,电弧具有熔深大,穿透力强,根部打底焊单面焊双面成形好,气孔敏感性小,操作难度小,焊缝内外质量高,焊工易掌握,培训周期短等工艺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电力、民用行业的输油、输气、输水大口径管道安装铺设施工中。
    1、 纤维素焊条药皮成分和工艺特性
    1. 1纤维素焊条药皮的主要成分:
    25~40%纤维素(木粉、淀粉、酚醛树脂粉、微量纤维、表粉等);
    8~16%碳酸盐(碳酸钾、钙等);
    8~20%铁合金(SiO2、TiO2、MnO、FeO、MgO、Al2O3等);
    10~15%金属氧化物;
    20%其它成分。
    1. 2药皮中大量有机物分解,形成大量气体(CO、CO2、H2、H2O等),对焊缝有很强的保护效果,并且电弧吹力大,熔滴过渡呈喷射状。
    1. 3在直流弧焊机电源正接和反接时,其熔滴过渡的形态不同。
    直流正接时,焊条端部形成的熔融金属体积小,电弧吹力大,气流足以使焊条端头熔化金属飞离,实现小颗粒过渡。电弧稳定性强,度大,焊缝熔深大,一般适用于根部打底焊,单面焊双面成形背面成形好。
    由于正接电弧的飞溅大,熔深大,不易获得满意的表面成形,在热焊、填充焊和盖面焊不常使用。
    直流反接时,焊条端部熔融金属几乎完全是块状的熔化金属,表面吹力大,虽有这么大的造气剂也很难将熔滴吹成小颗粒过渡形态。因此,直流反接时,其熔滴过渡为接触式短路过渡。每次短路过渡后,由于焊条端部熔融金属体积变小,在药皮套筒和气流的影响下,又出现颗粒过渡形态。所以,纤维素焊条直流反接时是短路过渡伴随颗粒过渡的混合过渡形态。这是不同于其它焊条过渡形态的特殊形式,直流反接一般适用于热焊、填充焊、盖面焊层的施焊。
    2、 纤维素焊条弧焊电源的工艺特点
    2. 1一般普通直流焊条电弧焊电源,在用于纤维素焊条时,会出现断弧、熄弧、“喘息”灭弧,粘条、电弧不稳定、过渡颗粒粗大等不良工艺现象。因此纤维素焊条的电弧电压高于普通焊条8~12V(如E6010,Uf=26~35V)。电弧拉长时,电弧电压高过电源外特性的恒流段,找不到稳定的工作点,必然熄弧。而电弧电压低时,电弧电压偏低,直流反接时,融滴短路过渡,熔融金属体积大,很容易粘条,尤其是小电流(If=70A)。下向焊时,粘条倾向严重,妨碍正常焊接,且焊层接头多,内部凹陷,气孔等缺陷严重。
    2.2纤维素焊条专用焊机增设了推力电流,其外特性曲线如图一。
    在电弧较短、电弧电压低时,在原焊接电流值上瞬时加上50~80A的推力电流。因此,药皮发气量与电流平方成正比关系,电弧力也是以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猛增,瞬时将短路熔滴吹开,增加小颗粒过渡的次数,有效地防止了焊条与熔池粘接的现象发生。
    2.3纤维素焊条专用焊机在二次输出回路中串接大容量输出电抗器,减缓短路电流的上升速度,解决了小电流时电流连续稳定的动特性问题,有效地解决了熄弧、灭弧、粘条现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6-17 08:09 , Processed in 0.1321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