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3|回复: 1

拯救危机中的奶企 政府不应轻举妄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2 07: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为了遏制最近一个月来毒奶粉事件所引发的信用危机,政府部门可谓殚精竭虑。采取逮捕犯事的三鹿的董事长、投机倒把的黑奶农、解除失职官员的职位等方式,表明政府的态度。此外,卫生部长陈竺,亲自到商场买奶喝,如此一来,无疑以国家的名义,为那些失去信用的企业背书。而现在,市场的焦点又集中于政府对这些企业的实际支持,事实上这些机构对此寄予了厚望。虽然中国产品的质量一直在国际市场受到诟病,但此次因毒奶粉事件而引发的,中国企业的信用危机是自1978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而政府的态度也为我们的经济领域,创立了一个新的规则:那就是:对于投机者实行社会主义。也就是说,投机者的利润被私有化,但损失却由国家承担,由纳税人支付,其失败的,无疑是我们的市场和国家声誉。
   我个人认为,通过政府名义、让信用变得更为容易获取的方式来阻止危机发生和扩散,等于是不问是非地给那些投机机构提供某种最终担保,这很可能给市场带来“道德风险”。也就是说,那些现在被危机困扰的败坏的企业和其他一些监管机构,只要不在这个风头再作案,他们还会继续不负责任地玩弄他们以前玩弄过的把戏,只要他们心里料定,政府会在他们陷入泥潭时出手把他们拉上来。
   事实上我从来的观点就主张,中国企业的信用体系,本来就应该接受一次危机的洗礼,本来就应该让那些近年来不计后果的投机者付出代价。即使对那些大型制造业企业、监管机构或服务业企业而言,我也不能认同所谓企业“大到不能破产”的说法。对于那些因为自身信用记录不良而面临破产的企业,政府应该中立,更应该不抱有任何同情,甚至对他们应该予以谴责和严厉的制裁。
   因此,“自由放任”(laissez faire)就是对目前情况正确的处理方法。那么,政府是不是就应该完全地无所作为呢?如果今天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只限于一些投机企业遭遇信用危机甚至破产,那么我认为政府的不作为无疑是正确的。
   不过,我们也得承认,政府近期的干预也出于其他因素的考虑,即对中国企业的信用的动荡,引发的国内、国际消费市场的动荡,无疑将会蔓延到其他行业,进而影响就业、投资和国家社会福利的担忧。这些干预行为的目的,都明确指向,保持动荡复杂而相互关联的中国企业,那本就脆弱的信用系统的稳定,而不是拯救某家特定的公司或机构。
    政府应该重新制定规则,如果它不能够成功地束缚住无道德的投机资本主义,那么在乳制品行业获得拯救之后,同样的悲剧将会重演。
    综上所述,我认为,政府的确需要对中国企业的信用系统,对经济基本面受到损害的征兆保持高度警惕,但在此类现象实际发生之前,应努力避免任何形式的轻举妄动。否则,政府的行事准则会变得模糊不清,人们会怀疑政府的干预政策,不是基于主要经济发展指标的考虑而做出的,而是受到特定市场、特定企业、特定势力的掣肘。这对中国的经济和政府本身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8-9-8 10: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0-2 14: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不救救奶企,恐怕会引起新的牛奶危机,一边奶农牛奶过剩,卖不出去,一边消费者缺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11-1 00:46 , Processed in 0.19761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