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71|回复: 12

[讨论] 铸造工艺确定讨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6 10: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请各位讨论一下我附件中工作台的工艺,应该怎么调整?
定盘上箱1.JPG
定盘上箱2.JPG
定盘下箱.JPG

大定盘工艺卡.doc

51 KB, 下载次数: 12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1: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浇注时冒口一端垫高100mm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7-22 17:27
  • 签到天数: 3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2-12-6 11: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个铸件图更好。" P  f, Z3 ^" U1 o, n
    浇注位置能翻过来吗?
    / g  _! @+ ]4 O' Y4 r; W% e, y' z那4个冒口只是溢流冒口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6: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铸件就是这样的实样图啊,4个冒口是溢流补缩冒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6 17: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倾斜的角度有点小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0: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谁做过类似的东西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7 11: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大丰铸材
    4 G* B+ Y3 }7 Q. G, {8 L" n通过照片可以断定浇注系统属封闭式浇注系统,而且冒口属冷冒口,不利于补缩,另外冒口顶部不应该是平的,应为椎形凹坑状。如果让我做就釆用开放式浇注系统,也就是进冒口的断面小一点,出冒口的断面大一点,让铁水只是通过冒口而不存铁水,待铸件浇满后冒口再满,这形成了热冒口便于补缩,另外再在冒口顶部挖一椎形凹坑,让大气压力直接作用于冒口内末凝固的铁水液面上,推着铁水往下走,起到补缩作用。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3: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交流!如果采取立浇,效果会怎么样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8 19: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大丰铸材
    4 h  v8 ]( o/ y* |6 J# D* M板的顶部不加冒口或者冷铁吗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7-22 17:27
  • 签到天数: 3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2-12-9 08: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冒口重新设计,热冒口可以在倾斜的高端位置,下方溢流冒口减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08: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指导!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9 08:32
  • 签到天数: 19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2-12-9 09: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浇注位置翻过来,用压边热冒口,浇筑系统放在宽度方向,倾斜浇注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2-21 08:50
  • 签到天数: 8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4-10-11 11: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各位大佬都写的很好啊,基本思路都是顺序凝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7-2 03:00 , Processed in 0.1890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