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24-11-12 10:43 |
---|
签到天数: 1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发表于 2015-9-30 08: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铸造工程师-张百堂
1、简历
张百堂 男,籍贯:山东临清,1968年4月生人,已婚。户籍在山东济南。
1989年9月~1993年6月,在武汉理工大学(原武汉工学院)学习铸造知识,获学士学位。
1993年7月~2010年2月,在中国重汽济南铸造中心从事铸造工作,先后担任主管施工员、工艺员、质量技术员、主任施工员,先后取得铸造助理工程师、全国工业经济师、铸造工程师、全国质量工程师、山东省铸造高级工程师等职称。
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莱州新忠耀机械有限公司从事铸造工作,担任总经理(即董事长)助理兼技术部与质量部部长,高级工程师。
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莱芜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铸造工作,担任制造部副经理兼铸造一车间主任(原第五分厂厂长——包括铸造车间、制芯车间、清理车间与分厂质检科,主管分厂的生产、技术、质量、人员、设备、安全、培训等工作),高级工程师。
2013年10月至今在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质量工作,担任公司质控部部长(分管三个分厂质量,侧重于铸造与机加工两分厂的质量工作),高级工程师。
2、主要工作业绩
在中国重汽期间主要参与完成了铸钢桥壳、球铁桥壳研发与量产后热裂纹的控制问题,参与了变速箱与汽缸盖量产中发生的结疤、粘砂以及芯子变形与打压渗漏等问题,参与了解决缸体砂眼以及芯子排气不畅导致的气孔、渗漏等缺陷问题。特别是在2009年在铸造七车间工作期间,通过抓过程控制,通过培训以及主抓每道工序操作者做到“不接受不合格、不制造不合格、不传递不合格”, 取得当年度车间的铸造综合废品率控制在1.5%以内的成绩,成为其他六个车间的学习榜样。期间利用兼职还为七家私企使用废钢、回炉料加增碳剂、硅铁等成功熔化了球铁材质,解决了大量铸铁件、铸钢件以及铸铝件的砂眼、气孔、针孔等技术问题。
在莱州新忠耀械有限公司期间充分利用五大工具,成功组织并完成开发了近150种新产品,利用鱼翅图、8D等方法持续改进并成功升级了40余种老产品工艺。通过制定过程质量标准,主抓过程质量控制的同时,经过与国外客户的有效沟通,结果公司实际废品率,2010年比上一年度降低了10多个百分点,刷新了公司历史新高。与2010年相比,2011年废品率降低近3个百分点,再次刷新了公司历史记录,完成年度综合废品率约7%的目标,公司该年度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利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很多。
在莱芜山东汇金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铸造工作期间,突出的技术成绩是通过采用浇注随流孕育,成功解决了薄壁管件与厚壁毛坯使用同包铁液浇注时,无法搭配的问题,最终彻底避免了薄壁管件产生白口或者渗碳体超标以及因此不耐压的问题,或者照顾薄壁件时厚壁件易于产生石墨漂浮或开花的问题。
在山东鑫昊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的技术成绩是重新设计了不稳定地铁变速箱长期存在的缩松缺陷,重新优化了部分福田铸件的铸造工艺并消除了原先存在的缩松、缩孔等问题,稳定了产品质量。
3、技术领域经历与贡献
历经树脂砂、粘土砂与水玻璃砂造型方式,历经冷芯盒、热芯盒、树脂砂制芯方式,历经Z148线/Z145线/HWS静压线以及树脂砂线、FBO/FBM造型线。熟知铸钢、球铁、灰铁配料与铸造工艺,善于解决缩松缩孔等铸造缺陷。
工作之余,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先后主笔完成并发表了十篇实践性与理论性文章于省部级以上杂志上。具体简介如下:
①企业废品损失的原因分析及其控制对策——发表在2008年01期《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传统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是废品损失太多,那么产生废品损失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如何控制废品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②球铁飞架缩孔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发表在2008年05期《现代铸铁》
摘要:分析了球铁飞架铸件时常出现缩孔的原因,用排除法确定了冒口及冒口颈的参数设计不合理是根本起因。重新计算了冒口及冒口颈的各项参数,按新参数生产的铸件没有再出现集中缩孔缺陷。指出严格的操作并不能弥补铸造工艺设计的不足,而铸造工艺设计的合理化在一定程度上却可以弥补操作的波动。
③变速器中壳粘砂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发表在2008年12期《铸造》
摘要:对变速器中壳的粘砂缺陷进行了分析,确定为机械粘砂。分析了铸铁件产生机械粘砂的原因,从型砂粒度、煤粉含量,含泥量以及涂料等几方面进行控制,解决了铸件的粘砂缺陷。
④变速器中壳夹砂结疤的控制——发表在2009年05期《铸造》
摘要:对变速器中壳结疤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型砂性能、浇注时间、夹砂结疤部位的涂料喷涂等几方面进行控制,解决了铸件局部结疤缺陷问题。
⑤贯彻工序质量检验标准是产品质量稳定与提升的法宝——发表在2010年03期《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摘要:阐述了铸铁件生产的特点,各工序由于操作者的疏忽大意或者操作不当均可能使铸件产生缺陷。为防止这种缺陷的发生,必须制定工序质量检验标准。而贯彻执行这个标准不仅可以控制和杜绝缺陷的再发生,更是铸铁件类产品质量稳定与提升的法宝。
⑥电饼铛发热盘渣孔缺陷的控制——发表在2010年04期《铸造》
摘要:通过目测铸件产生的缺陷与渣孔的理论特征对比,确认了电饼铛发热盘的缺陷为渣孔.结合现场实际操作并逐一分析,确定了产生的原因,采取了控制措施,消除了缺陷.结果表明:充分精炼、变质处理和挡渣浇注是消除离心铸造铸铝件渣孔的根本措施。
⑦高温铁液长时间存放对灰铁铸件组织的影响——发表在 2010年10期《铸造》
摘要:组织异常的灰铁铸件的铁液与合格铸件的铁液对比发现,高温铁液长时间保存,在正常孕育生产的情况下,铸件基体组织将发生异常变化即产生白口组织和D+E型石墨组织.总结了防止这种异常组织发生的经验.讨论了铁液在多高温度和保存多长时间才会发生这种异常组织。
⑧程序与细节——发表在2014年03期《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上。
摘要:定义了程序与细节,论述了企业不按程序做事,不注重过程中的细节,质量问题将会持续反复发生而无法控制。程序与细节密不可分,程序为“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指明了路径,是“骨架”;细节保证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路径链上时时、处处、事事不会发生偏差而衔接无缝,是“砖瓦”, 有了骨架与砖瓦就有了牢固的大厦。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生产出让顾客满意的产品,顾客满意了公司才能满意。也只有把两者紧密的贯彻下去,才不会生产出给顾客找麻烦的铸件,不给顾客找麻烦就是不给自己找麻烦。因此,程序与细节密不可分,严格执行程序,密切关注过程细节,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得以贯彻,是现代化企业产品质量得以保证的根本。
⑨一种冷芯盒灰铁壳体脉纹与裂纹的分析与控制——已经在2010年12期《铸造》
摘要:阐述了脉纹与裂纹的特征,确认了后桥壳体缺陷为脉纹与裂纹缺陷,分析了这种缺陷产生的机理,先后通过并实施防止脉纹与裂纹的系列措施,完全控制了特定结构处的脉纹与裂纹缺陷,获得了客户满意的产品。得出结论:在三乙胺冷芯盒铸件中特定结构是脉纹与裂纹同时产生的先决条件,经济合理地采用一种或者联合采用多种措施,如增设防裂筋、局部采用碲涂料、降低树脂加入量、改变三筛砂为四筛砂等特别是后两种措施是控制脉纹与裂纹缺陷的方法,是获得此类优质产品充分且必要的条件。
⑩一种冷芯盒壳体结疤的分析与控制——已经发表在2014年5月北京展会上并即将发表在2015年02期《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上。
摘要:阐述了结疤的特征,确认了变速箱壳体产生的缺陷为结疤,分析了结疤产生的机理,采取特别是分散砂芯层的弱强度区措施,避免了在铁液液面越过该结疤区域前,砂芯层发生开裂、剥落,产生结疤的风险,从而解决了铸件局部结疤缺陷,稳定获得了健全的合格毛坯。得出结论:控制两种应力,或者提高弱强度区区间内的砂子粘结力——就是说提高三乙胺冷芯盒砂芯表层向砂芯里层大约深1~3mm 区域内砂芯的热拉强度,或者使弱强度区不在一个深度,或者改变同时同深度层形成弱强度的区域,这样一些措施是控制砂层发生变形、开裂的有效手段,也是控制该类夹砂结疤的根本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