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26|回复: 10

粘土湿型砂的控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0-8 11:35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12-25 16: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各位前辈,请教粘土湿型砂的控制要点。渴望与你们共同交流,我的个人邮箱MZYY1222@163.COM" h7 r# l" i5 I% n
    我在某铸造厂技术部门工作,负责型砂控制。有以下问题请各位指点
    * i. y7 G3 w. H: {* z: e2 A1.垂直造型线造型,铁水模重10-30公斤(生产球铁小件),生产需砂量40吨/小时(最大需求量80吨/小时)。浇注后200模落砂(40-50分钟)5 D- O" T; i' @- |# c
    2.除尘系统有时失效,地面、地坑的灰尘一般都回到旧砂内,全粘土一般在12-14的范围。
    8 _7 k) y8 i' n& x! M7 D3.电磁磁选设备1处,经常有小块的铁进入混砂机,甚至进入造型室。长期以来混砂机叶片磨损严重,造型室上平面磨出沟痕。0 d% Y2 j# h. r. n9 V+ s/ t9 G
    4.无自动的温湿度检测仪器,混砂加水靠操作经验,紧实率从30-45不等(工艺要求34-38)2 b( K# a) R! L/ ^
    5.热砂问题得不到解决,无旧砂冷却设备
    4 S- Y& u% O1 h2 z1 Y# ^. ^在以上的局限情况下如何能保证型砂的使用性能?
    , i+ D( k0 Y' G5 a) t* n还有两点疑惑:
    4 Q6 x) t0 F: c& R5 z1.有时检验的型砂透气性在200以上(一般情况为120-170),为什么透气性高?
    6 p% r7 v2 k# J# {3 [  j- t2.型砂的粒度分布四筛好还是三筛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2-19 06:37
  • 签到天数: 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8-12-25 20: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透气性应该是死粘土多了导致沙粒变大 三筛就可 四筛的更容易粉尘化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0-8 11:35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08: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范版主的回复;能不能解释一下三筛、四筛砂的利弊?根据实际经验,四筛砂更利于起模,而相关资料也提倡使用四筛砂。附件为检验记录,请给以分析、讲评。

    08年型砂粒度.xls

    198.5 KB, 下载次数: 155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8-12-26 09: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压造型应该四筛.:50-70-100-140.按你的含泥量透气性不可能200.那和你检测时型砂的含水量不稳定有关.
    1 g& F1 O1 S, P* s) U8 q; ]  X6 r+ Z1 l' I6 Y9 O
    [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08-12-26 09:30 编辑 ]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0-8 11:35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6: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各位前辈指导,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让我学习。谢谢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2-19 06:37
  • 签到天数: 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8-12-26 20: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5楼铸造资料版块又这方面资料 这个很不错的http://bbs.chinarjg.com/viewthre ... &extra=page%3D3' `  J: T8 Q& t9 z! m

    # b& U1 ~- L" h+ r- M* R[ 本帖最后由 范恋雪 于 2008-12-26 20:23 编辑 ]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7-9-29 09:1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3-12 21: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两点疑惑:
    " L5 i3 x2 K. I1.有时检验的型砂透气性在200以上(一般情况为120-170),为什么透气性高?! {0 X9 q1 q8 r
    2.型砂的粒度分布四筛好还是$ d8 e+ w; ^# D. ^9 k( {
    回复:/ A. K" V% b( ]& R1 L* D
        1、磁选设备的磁力值推荐2500~2800个单位,效果比较好。
    5 a, `8 S: A2 U& v1 M% `, L+ |" J    2、楼主单位型砂各目数残留数据:50-9.5%;70-38%;100-35%;140-12% 平均细度在65~70左右,含泥量12%左右的话,透气性一般在120左右。
    4 {! @1 k* U: G/ `/ Z       请问楼主型砂检测取样点在何处,混砂机出口处应该只有110~130,造型处可能应热砂缘故导致水分蒸发后,透气性、紧实率有所下降。
    7 @# K( D1 s' O6 B8 n' L# O! i* r5 h    3、请楼主确认检测透气性的仪器是否符合要求,密封性、高低、仪表是否正常。0 w1 Y+ k' S2 i* f: G6 w. a
        4、单筛残留量大于等于10%视为一筛;高压造型(DISA,HWS等)四筛为宜,具体可参见DISA造型手册,建议四筛残留量。& ]7 }8 z% w* r
           50目10~20%;70目35%~40%;100目25~30%;140目8~13%;透气性120~150;有效陶土7.5~9.0%,总含泥量10~12%;煤粉适量
    1 c2 H1 X/ h+ [/ N- K' D/ y    5、异常情况分析: 是否短时内生产含有较多冷芯砂坭芯的产品。冷芯砂一般(50/100)或者购买的原砂偏粗引起的. 我们之前供货商送错一批原砂,经检测原来是40/70目的,那时透气性高达180~200,后来用加入适量的140/70;100/200目的砂才调整过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3 08: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从2003年开始将新砂改为四筛法规,每筛停留量和7楼楼主讲的差不多,生产实践证明有两大优点:1、热膨胀类缺陷大幅减少,2、砂型(芯)强度提高1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9-2 09:45
  • 签到天数: 9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3-13 20: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最进我也在搞砂处理改造,粘土砂里的灰粉太多,影响到水份.透气......我们的情况和楼主相似,也有不同:每天有2~5%的腹膜砂进入湿砂.也请大家出出点子.谢谢!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6-27 14:44
  • 签到天数: 16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3-13 21: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有些介绍说,最好先湿混,然后加粘土混!不知道这样的工艺有没有人试过?效果怎么样?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0-8 11:35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在一直怀疑是型砂透气仪有问题使得透气高达200以上,但透气仪不能有我们自已随意拆卸。后来我们对此性能的关注就淡化了。我们从造型机处取砂样,但造型机至型砂实验室较远,步行一般在要40-50秒钟。
    - {9 m" ^# r9 s4 H我司控制有效土在9-11%(吸蓝量80-100ML);近段时间水分偏高(3.4-4.2),紧实率33-42,无旧砂降温装置,无自动检测温湿度仪器,混制型砂紧实率很不稳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11-15 16:45 , Processed in 0.13825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