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2 10: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轧钢知识问答(二)
10.轧制中头部堆钢原因有哪些?
(1)上道次轧件尺寸过大以至轧件进入下一道次时挤在入口导板内造成堆钢;
(2)由于钢坯头部轧制时的不均匀变形,钢坯头部温度低及有夹杂等都可能造成轧件劈头;
(3)扭转导卫严重磨损或扭转导轮轴衬坏不转,致使扭转角度改变,引起堆钢;
(4)轧件弯头造成下道不进,引起堆钢。
11. 轧制中尾部堆钢原因有哪些?
(1)坯料本身带来的缺陷,如分层、严重气泡等,在轧制过程中轧到一半造成堆钢;
(2)当某中间轧机转速设定不当时,实际上产生堆钢轧制状态,轧件前半部分靠前面轧机维持张力轧制,当轧件尾部离开前面轧机时,该处突然失去张力,从而引起该机架产生堆钢;
(3)由于某架轧机的电机突然升速或降速,从而破坏了原有的连轧关系而引起堆钢;
(5) 由于轧辊突然断裂,或前几道次导卫严重损坏,造成轧件断面发生改变而引起堆钢。
12.怎样判断生产中各机架间张力情况?
轧机各机架间的张力情况,调整工一般用管子或钩子敲打张紧的轧件,凭经验感触去判断张力的大小,也可通过观察每架轧机负荷情况(电流大小)。若在相邻机架的一个电机中无负荷(电流为0)或负荷特别小,而另一个电机负荷 过大(电流过大),这说明机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拉钢,易拉断轧件造成堆钢。
13.如何处理活套常见故障?
最常见的故障是活套检测不到轧件,活套不起套,活套起高套,活套抖动大。
(1)、活套检测不到轧件,通常的原因是活套扫描器镜头比较脏或活套扫描器没有对准钢。其解决办法是,先清擦活套扫描器镜头,然后用测试棒测试活套扫描器(校活套),测试的办法是将测试棒放在活套台内,测试棒的亮度和红钢的亮度差不多,将测试棒从活套台底部慢慢向上移动,一人在人机画面上看相应的信号和套量,若信号未到或不稳定,则左右移动活套扫描器直到其对准活套扫描器头,除非堆钢撞了扫描器,对准后固定.可能的原因还有活套台内冷却水过多,此时,只需适当地减少冷却水即可;活套电机旋转方向即可.。
(2)、活套不起套,这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活套没有检测到轧件,一种情况是活套检测到钢而不起套,此时有几种可能:气阀漏气;气阀压力不够;气阀没通电。前两个原因由机修下理,后一个由电气检查电缆和接线是否牢固。
(3)、活套起高套。这是由操作工设置参数不当引起的,由操作工修改参数即可解决。
(4)、活套抖动大。可能是水雾太大,影响活套信号,可在活套旁放一风机吹风。
14.控制活套甩尾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控制活套甩尾的主要方法如下:降低轧件尾部套量的高度和精确设定起套辊的收落时间。落套时间过迟,会直接导致活套甩尾。此外,活套前机架的红坯尺寸的严重超差及相应滚动导卫的开口度过大或过度磨损等,均会导致轧件尾部在活套台脱尾失效,造成活套在收套状态下间歇甩尾。
15.在精轧机组机架间堆钢的原因有哪些?
(1)、导卫粘钢;(2)导轮不转或轴承烧坏;(3)轧件劈头(4)导卫或辊环装错(5)辊缝设定不当或来料尺寸不合理(6)导卫未紧固(7)压辊键断使辊片松动(8)辊片碎(9)轧辊轴轴瓦磨损或破裂。
16.吐丝机出口线成圈差的原因有哪些?
吐丝机出口线材成圈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轧机间张力太大,精轧机、减定径机的转速波动过大;(2)水冷段对中调整偏差,喷嘴导管磨损、腐蚀造成轧件运行不稳定。(3)由于夹送辊辊环磨损或气缸连杆机构失效导致的夹送辊夹持力不适当;(4)吐丝管弯曲线的偏差,吐丝管严重磨损,吐丝管氧化铁皮粘接,吐丝管动不平衡引起成圈差.(5)、减定径机、夹送辊、吐丝机速度配置不当,轧机严重的速度波动,引起轧件速度或快或慢,导致线圈大小不均。(6)、吐丝机后的辊道平台不够高,当轧件温度高时,线圈太软,线圈落到接收平台上,会变成椭圆或乱圈。
17.改善轧件咬入条件有哪些方法?
改善咬入条件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将轧件的头部手工切割成一斜坡,使头部更元气进入轧辊;(2)在咬入时,在坯料上加一个推力,如采用夹送辊,帮助轧件咬处;(3)在轧辊上增加摩擦系数,如在轧辊上刻槽,或用电焊进行点焊;(4)孔型设计时,采用双侧斜度提高咬入角(以上所述在辊径和压下量一定的条件下进行。)
18.线材轧后冷却不均匀会对产品造成哪些影响?
(1)金相组织不理想。主要是晶粒粗大而不均匀.由于大量的过共析组织出现,亚共析钢中的自由铁素体和过共析钢中的网状碳化物增多,再加上终轧温度高,冷却速度慢,使得晶粒十分粗大.这就导致了线材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和再加工过程中力学性能降低.
(2)\性能不均匀.主要是盘卷的冷却不均匀使得线材断面和全长上的性能波动较大,有的抗拉强度波动达240MPA,断面收缩率波动达12%.
(3)\氧化铁皮过厚,且多为难以去除的四氧化三铁和三氧化二铁.这是因为在自然冷却条件下,盘卷越重厚度越大,冷却速度越慢,线材在高温下长时间停留而导致严重氧化.自然冷却的盘条氧化损失高达2%-3%,降低了金属的收得率.此外,过厚的氧铁皮造成线材表极不光滑,给后道拉拔工序带来很大困难;
(4)由于线材成卷堆冷,冷却缓慢,对于含碳较高的线材业说,容易引起二次脱碳.
19.一般线材轧后控制冷却过程可分哪个阶段?
一般线材轧后控制冷却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相变亻为组织准备用减少二次氧化铁皮生成量。一般采用快速冷却,冷却到相变前温度,此温度称为吐丝温度;
(2)、第二阶段为相变过程,主要控制冷却速度。(3)、第三阶段相变结束,除有时考虑到固溶元素的析出采用慢冷外,一般采用空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