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41|回复: 6

铸钢产品严重气孔怎么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3 13: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我厂刚起步,可能工艺技术不是很成熟,在做的铸钢,45号钢的齿轮,沙芯口处有很多气孔,产品一直都是废品。
/ a$ A2 l4 T- e  S' G还希望各位前辈多多指教!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6-12 19:11
  •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1-13 15: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要将图片及一些相关的资料传上,这样大家才好帮你分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2-19 06:37
  • 签到天数: 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1-13 16: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芯子用的那种材料?铸型芯子排气是否通畅,脱氧是否彻底?残留铝量是否过多?气孔的状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9-19 08:54
  • 签到天数: 1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9-1-13 16: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公司专做铸钢,类似气孔经常遇到。原因很多。楼主发图片过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 08: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气孔的问题多些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6-19 21:22
  • 签到天数: 10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3-1 09: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决气孔不外乎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钢水脱氧是否干净; 2、铸型发气是否过大; 3、铸型排气是否通畅。但对具体产品要具体分析,所以最好是有产品的具体工艺说明和图片,这样就便于分析。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2-13 17:05
  • 签到天数: 1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9-3-4 14: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1、金属液内的反应气孔* C. G3 v- Y, b& D% V
    * q3 _' Q" r/ g0 u) C
            发生在金属液中的反应气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金属与渣相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常称为渣气孔),另一种是由于金属液内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2 I9 I( ]: ^2 ]# J) W. {* ^* m5 S/ }' Q7 H
            (1)渣气孔  浇注前由于熔渣没有清理干净以及浇注过程中又产生二次氧化渣,以及铸件在凝固过程中,在结晶前沿液相区存在的低熔点渣含有FeO,与液相中的C原子产生以下反应:
    6 l1 B# }+ E+ q/ W
    $ I9 A9 |4 \5 p! ^( z' P8 y/ G                   (FeO)+[C]→Fe十CO↑# `+ V" H3 h% ?# O7 _

    " `  K. O# p1 g5 j2 M        当金属液中的(FeO)和[C]较多时,就有可能形成渣气孔。当铁水中石墨析出时,也将引起下列反应:
    2 t3 z% f3 B/ y) i: \/ l  M& @+ n
    / \5 O! L2 O  I6 Y3 b( I                      (FeO)+C→Fe+CO↑
    & \+ Q) k: @! S. ]1 F+ V( Q3 ]. x3 c  |" O: E
            上述反应产生的CO气体依附在熔渣上形成了渣气孔。所以渣气孔的特点是,气孔和氧化渣夹杂在一起。铸钢件最容易产生这种气孔。因为氧化反应产生的CO实际上是不溶解于钢液中的,CO气泡在固液接口上的枝晶间形成成群的气泡核。同时,气泡周围的钢液中溶解的氮、氢气体也会扩散到CO气泡中,使其长大。这种气泡是在钢液凝固时期形成的,因此难以上浮逸出金属液,导致这种反应气孔呈弥散性分布。+ z& A" {- I1 j) Z, q
    + h& y+ A7 W- N
            (2)金属液中元素间反应气孔  含镍铜合金熔炼时如果用木炭作覆盖剂时,会产生反应气孔。其原因是:熔炼时,镍能化学吸附CO,并产生化学反应生成NiO和NiC;木炭促使镍化合物的产生。NiO和NiC能溶解在含镍铜合金中,当浇注后,随着金属液的凝固和温度的降低,它们会重新从铜液中析出。结果这两种镍化合物发生反应,产生CO气体:
    . _# O3 Z( q& Y" ?5 }3 g! g- B4 _& W
                           NiC+NiO←→2Ni+CO( p9 t5 Q$ {4 Z0 y; e, E# O3 o
    ' E4 ^. M9 F! i$ \
            CO气体在铜液中的溶解度极其微小,易形成CO气泡,使含镍铜合金在凝固时产生CO反应气孔。类似这种反应气孔还有铜合金铸件中的水汽反应气孔。
    $ Z) Y  q. O) s% K) v7 R6 _5 F* }- f: Z6 F- U
            2、金属与铸型(型芯)、冷铁或型芯撑等产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气孔
    " ~4 {- ]! [1 `- U/ O8 P: X4 x" E3 Q5 x% E
            这类气孔属于外生式反应气孔,其原因主要是金属液与外部因素之间的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此类气孔可分为皮下气孔、表面气孔和内部气孔三种类型。
    " {8 L! Y  t3 Q# J$ {( O0 V' A/ R& T# f; \. n# r* l
            第一种,铸钢件皮下气孔。铸钢件用湿型浇注时所产生的皮下气孔(针孔),是典型的金属与铸型产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皮下气孔。铸钢件皮下气孔分布于铸件表皮下1~3mm(有时只有一层氧化皮厚),数量多而尺寸小,形状为垂直于铸件表面的针状。这种皮下气孔形成于铸件凝固初期,气泡随铸件表面的凝固一起长大,成为针形气泡。" h6 l8 S) q4 B

    ' v2 ^( k" q) u+ |/ I8 s: e        铸钢件形成皮下气孔的机理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钢水与铸型接触时产生以下反应:
    / [9 b$ y5 |4 p) P6 J# D( c/ G! d  P4 D: \7 q
    Fe+H2O→FeO+2[H]2 \5 h9 ~+ C+ [( D' |
    / }# w3 \/ q: S. p  [
           反应生成的氢,一部分通过铸型逸出,一部分则向钢水中扩散,使钢水含氢量达到饱和溶解度。随着铸件凝固开始并形成薄壳后,氢的溶解度在钢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溶解不了的氢气被赶到了固、液相接口上,形成氢“偏析”。如果钢水脱氧不好,在钢水中有较多的氧化铁,固体薄壳内附近的氢与钢水中的FeO就有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 h3 \+ G' z0 g% ]; e. n  G8 P. e) o) t1 `. @
                                     FeO+[H]→H2O+Fe
    3 o) Z8 X/ S6 I8 s7 O! j0 h8 N; ?! `( a+ B! }3 w
            生成的水蒸气就附着在生长的固体晶粒上,形成了气泡核心。从钢水凝固过程中析出的氢和接口上的氢,都向H20气泡核心集中,新生的氢原子聚合成分子,使气孔扩大到相当的尺寸。生产中许多现象可以用这一理论来解释。例如,提高浇注温度对防止皮下气孔的产生是有效的,因为氢可以在凝固很慢的铸件中逸出。
    6 J7 ?$ v2 q: {0 R  l# m9 Q
    1 U4 {& k% A* _* @, B9 B/ T        第二种观点认为由于钢水脱氧不良,残留很多氧化亚铁,或钢水与水分反应生成的氧化亚铁,都能与钢水中的碳反应生成CO,使其成为皮下气孔的气泡核心,或直接形成CO皮
    ( r; w) y, B  Q( O+ \* |) S# o$ @1 l! _: s- l6 w% M
    下气孔。/ L9 K' ^. a) y: n! z( `
    " ~" @9 ^) ^9 h6 w5 N
            灰铸铁件和球墨铸铁件产生的皮下气孔是因为铁水浇注到湿型后,金属与铸型接口的水蒸气(H2O)与铁水中逸出的镁(Mg)和铁水表面的硫化镁发生如下反应:/ i; K" B) |# N5 o* B0 u7 N9 e" F6 d
    . t( q+ s. }( [& `5 H% @1 O; Z+ \
                                Mg+H2O→MgO+2[H]↑
    7 e0 X  f+ a4 O0 n) z. }& k
    , a8 V0 H$ J% [- h# A                          MgS+H2O→MgO+H2S↑4 F/ \- H8 N$ ~; y
    ( a7 Z0 V& J$ a. d" T
            反应生成的氢、硫化氢等气体,在铁水与铸型的接口上产生了较大的压力。由于球墨铸铁的糊状凝固特性,其表面层往往在较长的时间内不能完全凝固,当铸型的透气性差时,可能有部分气体穿透铁水表层侵入铸件,形成皮下气孔.这种皮下气孔弥散分布于铸件表皮之下。由于球墨铸铁件中的Mg能使金属与铸型接口的水蒸气强烈地还原,产生原子态氢,因此,球墨铸铁件产生皮下气孔的倾向性比灰铸铁件大:球墨铸铁件残留镁量越高,形成皮下气孔的倾向性越大。6 T4 N/ @3 U6 b  c
    : j5 O" Z: }7 g$ W: h
            第二种,表面气孔。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型砂熔融表面气孔,它主要是指浇注金属液后,铸型型砂的熔融使铸件表面产生的气孔。其产生原因是由于型砂的耐火度低,在高温金属液的作用下发生熔化,熔融的型砂接口层本身会释放大量的气体;同时,型砂的熔融堵塞了型砂颗粒间的空隙,导致型砂的透气性降低,使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产生型砂熔融表面气孔。另一种表面气孔是外冷铁表面气孔。它是铸件外表面同外冷铁直接接触处产生的表面气孔。其形成原因为外冷铁表面有油污、铁锈、水汽;或干型刷涂料时,涂料中发气物过多;浇注时在铸件同外冷铁的表面上产生侵入气孔等。* A! }# I! _4 @0 R2 g3 G
    . c" f7 G6 n+ \4 \) y
            第三种,内部气孔。内部气孔主要指内部渣气孔和芯撑、内冷铁内部气孔。内部渣气孔的形成原因为:型腔中金属液凝固时,金属液中多种不同的渣滓(非金属夹杂)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其释放出的气体形成气泡,而产生内部渣气孔。湿型、干型浇注的铸钢件,只要是冶炼时用电石渣操作的钢液,都可能产生内部渣气孔。摘自http://www.hj9411.com/post/570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11-15 12:06 , Processed in 0.17527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