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3-18 07:14 |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发表于 2019-1-2 13: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19-1-2 13:43 编辑 2 R# l- ~$ ?3 [+ U
$ Q+ P' |) }0 c2 B
大师们有如均衡凝固的推广一样.对于均衡凝固有其科学性的一面.但适用范围是有限的.碳化硅的使用和推广也是如此.无底线的宣传及推广应用.也是错误的.对于一些现场实际.也有误导性的一面.也是在画蛇添足.增加铁水熔化的不稳定性.是不值得提倡的.) t) `- F0 u6 f' Y0 q( Y
2 R1 F$ y7 |# h
SiC+Fe→FeSi+C.平衡式在工厂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范围是有限的.
9 I" [6 @. K6 L/ g6 q2 {9 n
: [( ]* o S7 H3 W2 v有如之前.在讨论铸件氮致气孔时.有的大师,也提出在炉前检测氮的做法.其本身就是对铸件氮致气孔的过程不了解."论坛泰斗",也不知其源的大呼"好得很".在这里要问一下.解决铸件氮致气孔,炉前检测氮,就可以避免和解决么吗???!!!
& O8 E, j# F" D; j2 y5 M k8 F, ~3 G" e; ?" n
这里又出现了工厂实践和大师理论基础的脱节问题.....- G4 L" L4 m0 K' ^
2 j6 T/ d$ \( _- o
单从Fe-c平衡相图的相线之间相区变化,是指导不了铸造实践的.铸造是一门微动态控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实用科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