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78|回复: 9

[讨论] 大家评判一下蠕化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0-6-29 09: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20-7-1 08:43 编辑
    & e- T+ o& ^: Y7 E7 P% m- Y
    ( b( l; E4 @  N% ?3 Z8 Z(注:原贴发于精密铸造版块,手机观查不到。固移贴于此版块)
    # |1 e$ o# O. T1 h- E* i" Y2 o5 t- T/ H; P7 m
    这是铸协大师的最新推广的蠕墨生产上的蠕化剂---颠覆性的研究和最新蠕化试验的最新成果。
    9 b  ]0 @  r2 @# Q* [
    截图01.jpg
    截图02.jp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6-29 09: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山流水坛友的回贴。
    截图03.jp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12 10:45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0-6-29 15: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镁是不是最佳蠕化剂不一定,但是我倾向用稀土镁蠕化剂,低镁低稀土用来蠕化,两者并重。我查了论文里面数据,貌似部分数据不严谨,有软广告之嫌。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13 07:42
  • 签到天数: 3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0-6-29 20: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做蠕铁产品 潮模砂,单重为6kg,原铁水C:3.8-3.9 Si:1.40-1.50,蠕化剂的加入量为含硫量为0.016-0.017 :0.50%;浇温:1430-1370,包头我们做金相 比包尾细小很多,请教董老 如何提高一致性,谢谢!
    微信图1.png
    微信图片2.pn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6-29 22: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20-6-30 19:44 编辑
    9 V! j# K# R# c. M0 R( h
    zhaishujv 发表于 2020-6-29 20:47# a0 x( Z1 d0 l' n( z; Q/ B
    我们做蠕铁产品 潮模砂,单重为6kg,原铁水C:3.8-3.9 Si:1.40-1.50,蠕化剂的加入量为含硫量为0.016-0.017 : ...
    ) M. |# ?6 P) i; a$ `
    7 k9 e" j% h$ b  P+ C
    关于蠕墨的一致性.不太可能..往往蠕墨的D/L值的增大,.也就是说蠕墨变粗厚.是和稀土在球墨核心及石墨外层的奥氏体过饱和稀土析出有关.蠕墨的细_粗_片状_的变化过程.是包前—包尾浇注,随孕育效果变化过程中,蠕铁石墨形态变化,蠕铁随结晶过的自过程…包前蠕虫要细而长,并伴有少量小球墨,再后蠕墨要粗状一些,再后会伴有蠕变片状石墨,再后蠕墨变片...3 o( U; }$ B" [3 H/ ~+ o# _
    但变化过程的陡度,是可相对可控的.:
    8 N& f7 L2 S) ~) x5 Q4 Q  _+ J3 W' B1:适当提高孕育效果..4 ~3 q, u" e7 C. o) ~
    2:适当增加蠕化剂.
    2 S& b+ f# R- Z8 C- h0 B对于蠕铁.这两种”适当”,不可同时调整.视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G& Y0 n' t' v. O蠕铁实践的不多.仅供参考.
    9 q1 F1 R) E, |; y+ @( Z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6-29 22: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20-6-30 12:53 编辑 , \: m3 h0 h; I/ R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20-6-29 09:45: k( a! e# U9 ^+ M& x  t% [9 w
    高山流水坛友的回贴。
    1 L3 s3 h  A/ \; r' f; c

    - [" U6 b- G7 M# D& v5 l谈的准确。如此大视域的B型的片状石墨的形态,也好用蠕化率来评定。真是片.蠕不分。可见大师的铸造基础理论功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23
  • 签到天数: 1085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0-6-30 11: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包头的蠕化率大约60%左右,包尾的蠕化率也就70%左右。
    * Z1 ^2 X! u8 [5 o0 N. R- |) z& Z. C仅供参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6-30 22:21: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20-7-1 08:41 编辑 ' Z1 J! z; Z! C+ N/ A
    sundy2009 发表于 2020-6-29 15:12
    & V4 J" \4 Y( r7 x镁是不是最佳蠕化剂不一定,但是我倾向用稀土镁蠕化剂,低镁低稀土用来蠕化,两者并重。我查了论文里面数据 ...

    # n6 x  C2 G: A9 m1 d" `4 M  f2 Y4 Z( }, X# M) P
    大师论文中的,推广使用的蠕铁制作的残镁和残稀土的“适宜成份“域,在三十几年前就有研究成果。圈定低镁低稀土成份范围 确定制作蠕铁。大师的成份域恰在其中 是巧合,还是XX。并不是新创作。...$ S" n, i) g% `9 r, u
    不知大师们,用来自命题“颠覆国内外蠕铁界观念研究与实践“理论依据或模型或是试验成果是什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12 10:45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0-7-1 10: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20-6-30 22:21
    % Z3 I* L7 A4 t3 [) x大师论文中的,推广使用的蠕铁制作的残镁和残稀土的“适宜成份“域,在三十几年前就有研究成果。圈定低镁 ...

    3 D  `( n% a$ f  m. `) V能得到大佬恢复是我的荣幸,以下个人观点:( u  P" j9 F+ @
          感觉论文有炒作之嫌,十几年前就有论文用这种方法制作蠕墨铸铁的试验;但是论文里高稀土导致白口增加和缩孔倾向增大这个观点是很好的;减少稀土加入量可以降低白口倾向,可以不用或少用二次孕育和随流孕育,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进行实验验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7-1 12: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20-7-2 06:12 编辑
    3 ^' j2 k2 S) p- U9 F1 ]- o" c
    sundy2009 发表于 2020-7-1 10:59
    $ z# w3 K# T* S0 Y/ L- @" Q& d, C! ^能得到大佬恢复是我的荣幸,以下个人观点:
    0 Q" `) \5 c5 ?4 l      感觉论文有炒作之嫌,十几年前就有论文用这种方法制作 ...

    - V: \% f' E3 H; d
    & V2 ^2 i! u7 `3 B! j) c获得蠕墨目前有两种模型:
    % t. i- ?# ~1 s0 [' }% F" g0 |5 [1:在残镁极低的状态下(不为零)。控制残稀土含量在0.01%—0.07%之间,可以使共晶石墨在片—蠕—球之间变化(不孕育)。此论文的模型,就是单依据稀土对共晶片状石墨晶核在共晶结晶过程中,对石墨长大的影响来获得蠕墨。因其不孕育,基体白口化几率很大。在实际生产中工艺难度很大。并不适合广泛推广。! s4 L; A8 w2 U* K3 d
    2:就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蠕化剂制造蠕铁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蠕化剂的作用下,在对铁水有限孕育的前题下对初晶球墨在长大的过程中,对不断长大的球墨外的奥氏体晕圈不断的刻蚀作用,而形成蠕墨。这种方法工艺调整性,比第一种要宽。
    ( F8 L1 ?1 U: Z/ \. M0 F% I& E) N+ B  O- y
    这两种方法,对控制成份太窄的约束都是一样的。- ?: B9 \3 v/ M
    3:看贴头的金相图片。应当是大师的推广效果图片。做为蠕墨来宣传,实在不能入目。
    ' _4 U6 e8 A/ H; Z
    6 ?$ A$ ~  A4 i4 Z6 L综上,大师的以“颠覆国内外蠕铁界观念的研究与实践”的论文,确不知大师哪来的底气,以最新世纪首创,小题大作,来这样命名自己的论文。! o$ p1 `5 F/ Z# r6 p9 g
    就像均衡凝固理论大师,把卡塞博士的球铁凝固理论,照本宣科,在全国推广了30几年。一直没有理论模型。2019年,才勉强出台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100度水与零度冰的共存理论模型。! f0 N9 {& e3 q9 \" D  a6 f+ _
    # a/ @& Q4 F2 z& J0 e4 u! X3 q
    综上,此论文:
    8 C+ s' e0 U; q0 J, _9 n1:理论基础是30几年前的论文翻版。(或是思路巧合)没有新意。$ E- j% P! Y+ F  O/ }
    2:实践操作性差。如他自己所言:“令人虚惊一场......"5 I; c2 Z7 a- R3 @8 g, H
    残镁过量,完全可以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同样会使基体白口化。- r0 W/ h1 J4 a  g( t

    + S  u! ^% v! m9 E9 I2 Y所以完全可以疑是软广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6-16 11:22 , Processed in 0.7805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