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6-11 15:17 |
---|
签到天数: 1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以下是网上看到一段关于球化衰退和孕育衰退的经验描述。
% L/ z* f+ D( R* S$ b0 B总结就是: 球铁如果是球化衰退(Mg含量低)石墨由球状转变成虫状或片状, 如是孕育衰退(残余镁量高的情况下)则石墨球状转变成团状 团絮状 开花状。' ~9 x, @% H2 f" e4 R( ~6 q _
论坛各位前辈指导一下这个理论是对的吗?或者还有其他的补充。
, e4 q- \ l! R- e) e# [- X1 B- }3 j* ?+ P- Q' o, I
0 D4 b4 |2 g) U- l1.上大学时,在工厂实习,老师把接近衰退的球铁(石墨已出现虫状)铁水再次孕育,石墨又回到球状。这些铁水都取了试样,在实验室看金相。所以我们常说,干球铁,“原材料是基础,孕育是关键”,这句话。
, }% n2 X- [& u) ^5 F2.平常我们在生产现场,球化后的铁水,不管什么牌号(这个由终硅量和其他元素来决定),都要充分孕育,孕育越往后效果越明显,所以有在小端包孕育,浇口盆孕育和随流孕育等等操作,而且球化后,要求10-15分钟浇注完这包铁水,这里主要是要求保证一定的镁含量。要严格按照球铁和孕育的规律来办事,来制定工艺,来操作。所以说,保证一定的镁含量和孕育充分是我们作球铁必需同时具备的条件。! ^) P) C2 ^5 e" x: f
3.来新的单位后,针对风电球铁的生产和比较先进的球化理念,这里的操作异常,遇到了这个帖子主题的类似问题。首先是原铁水硫的含量较低,0.01%左右,球化后,等待降温时间较长,在20分钟左右,最后温度满足要求浇注时,随流孕育比较充分(拉回了一些变态石墨),残余镁量较高,含碳量较高等等。由于以上情况,铸件本体附铸试块(70毫米)石墨形态表面好,内部差,有的内部也可以,组织不均匀性很大,千奇百怪,从来没有遇到的情况和组织。最后专家来帮助分析,“石墨叫团状(有一些絮状),石墨圆的少,团状的多,少量块状,异常石墨已经出现。”(我看还有一些开花状,较少)。但是机械性能,拉伸,低冲都合格了,UT合格了。我估计这样的石墨疲劳强度可能有问题。
1 T2 W; l( m5 q) r上面只是情况介绍。记得技术文章讲,有专家做实验,灰铁里的石墨从片状,到虫状,到球状,再到开花状(是否包含团絮状,记不清了),是球化从没有到逐步球化,到球化正常,到球化过量各阶段石墨的表现形态,(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存在)我在新单位遇到的是很特出的情况,这里因为残余镁很高,石墨不可能变虫状,但由于球化后时间过长,(含碳也高),孕育衰退明显,石墨没有从球变成虫或者片,而是团状,絮状,少量开花状,有的专家讲是孕育衰退,我看有道理。如果是球化衰退,则石墨要变成虫状或者片状了,就是指残余镁量很低的情况下。前面讲过,在残余镁量低的情况下,加强孕育,石墨又回到球状,在残余镁量高的情况下,孕育衰退,石墨变成开花或者团絮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