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4|回复: 0

[求助] 压接钳使用方法及结构分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3-7-12 10:54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3-5-12 15: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压接钳又叫压接机,是电力行业在线路基本建设施工和线路维修中进行导线接续压接的必要工具。压接钳的结构是什么?压接钳由油箱、动力机构、换向阀、卸压阀、泵油机构组成。

        【压接钳】压接钳的结构是什么压接钳有哪些分类呢
        压接钳又叫压接机,是电力行业在线路基本建设施工和线路维修中进行导线接续压接的必要工具。

        由油箱、动力机构、换向阀、卸压阀、泵油机构组成。泵油机构由油泵体、高、低压油出油孔、偏心轴、偏心轴承、从动齿轮和一对高压油泵以及一低压油泵构成。油泵体悬固于油箱盖上,高、低压油出油孔开设在油泵体上,与卸压阀油路连接,偏心轴呈纵向设置,上端枢置于油泵体中央,下端固设偏心轴承,从动齿轮固置在偏心轴顶部,与动力机构联结,高、低压油泵悬固在油泵体上,各具一与偏心轴承相触的作动件,高、低压油泵的泵腔分别与高、低压油出油孔相通。

        压接钳分类:
        1、分体式压接钳
        分体式压接钳需要配相应的泵浦,一般适合电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线路使用;也有适合大型电缆的分体式压接钳。一机多用,可用于钳压管钳压,也可以实现六角压模压接。
        2、充电式压接钳
        充电式压接钳结构紧凑、重量轻,进、退操作按钮安排合理。单手即可操作;采用低、
        高压两级柱塞泵驱动设计,压接快速,系统设有安全溢流阀,标准出力后自动卸压,头部可作350度旋转,适合不同角度压接;工具配有背带,特别适合登高作业(新型锂电池BP-14LN可压接90次);
        配置:主机一台、电池一块、充电器一个、树脂工具箱一个。
        3、手动式压接钳
        采用高、低两级柱塞泵驱动设计,操作快速省力;系统设有安全溢流阀,标准出力后自动卸压。
        4、导线压接钳
        导线压接钳是一种用冷压的方法来连接铜、铝导线的五金工具,特别是在铝绞线和钢芯铝绞线敷设施工中常要用到它。压接钳大致可分为手压和油压两类。导线截面为35m㎡及以下用手压钳,35m㎡以上用齿轮压钳或油压钳。

    随着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电工可采用的机械工具越来越多,使用这些工具不仅能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而且能成倍的提高工作效率,所以电工有必要了解、掌握这些工具,要善于运用这些先进工具。

        压接钳衔接铝芯的方法
        (1)依据导线截面挑选压膜和椭圆形铝套管;
        (2)把衔接处的导线绝缘护套剥除,剥除长度应为铝套管长度通常加上5~10mm(裸铝线无此此项),用钢丝刷去芯线外表的氧化层(膜);
        (3)用另一清洗的钢丝刷蘸一些凡士林锌粉膏均匀地涂改在芯线上,以防氧化层重生。
        (4)用圆条形钢丝刷铲除铝套管内壁的氧化层及油垢,最佳也在管子内壁涂上凡士林锌粉膏。
        (5)把两根芯线相对地刺进铝套管,使两个线头恰好在铝套管的正中衔接。
        (6)依据铝套管的粗细挑选恰当的线模装在压接钳上,拧紧定位螺丝后,把套有铝套管的芯线嵌入线模。
        (7)对准铝套管,用力捏夹钳柄,进行压接:先压两头的两个坑,再压中心的两个坑,压坑应在一向上。接头压接结束后要查看铝套管弯曲度不该大于管长的2%,不然要用木锤校直;铝套管不该有裂纹;铝套管外面的导线不得有“灯笼”形鼓包或“抽筋”形不齐等表象。
        (8)擦去剩余的油膏,在铝套管两头及合缝处涂刷一层快干的沥青漆。然后再铝套管及暴露导线有些先包两层黄蜡带,再包两层黑胶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6-9 00:24 , Processed in 0.1246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