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3-18 07:14 |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发表于 2009-4-26 14: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缺陷是蜡模铸造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缺陷.如果铸件表面要求比较严.尤其是不锈钢铸件.不管你用水玻璃壳还是硅溶胶壳.都会产生这现象.1:这是做为壳型的粘结剂的硅酸胶凝结后产生的结晶水所占的体积.在模壳硬化风干和模壳焙烧后结晶水挥发和蒸发而留下的孔隙.这种孔隙在铸件浇注后,在铸件凝固过程中与壳外部空气相接触而在铸件表面形成氧化点.要杜绝只有在铸件浇注完后,立既在壳型周围环境行成非氧化气氛.通常是加废机油锯末使其燃烧,快速扣桶.2:在挂第二遍浆后.你复撒的砂的纯度.也就是有无可燃成分.我做过试验.在复撒第二遍砂的煤钎石里可燃物多时.在浇铸后高温下.可燃物燃烧,其瞬间压力有时可以渗入尚未凝固的液体金属表面.或在金属表面形成燃烧痕迹.3:挂的浆浓度不要太低.这样硅溶胶载水太多,风干和焙烧后水分蒸发后,留的空隙大.也加剧这种缺陷.4:每一遍壳在完全硬化后再挂下一层浆.这有利于后层胶层对上一层壳的风干孔隙的封闭.: J t8 b# D! }, @# u$ Y
一点看法,供参考.
, U6 _" W2 D6 K! Y+ v* }, \; P6 N9 K) X8 @; u; g: @
[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09-4-26 19:49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