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6|回复: 0

如何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关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11 11:58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6-19 09: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国家经济利益和国家经济竞争力越来越被置于国家安全的优先位置,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开始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
      产业安全问题归根到底是产业竞争力问题,对于一个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一般不会存在产业安全问题,通常一个国际竞争力比较弱的产业会出现产业安全问题。
      美国维护产业安全的实践
      20世纪80年代,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美国汽车产业受到了来自日本强有力的冲击,美国汽车产业安全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实业部门的发展困境激励了学术界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基于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美国在维护产业安全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鼓励技术开发、商业化和应用。1993年11月,克林顿政府专门成立了内阁级的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以协调整个联邦政府的科学和技术政策,积极实施政府和产业界的技术合作。为了保持整个国家的竞争力,美国政府与产业界密切合作,通过风险共担和成本分摊,来解决开发、启动技术和新兴技术的问题。
      美国行业协会在产业保护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美国政府为保护国内产业所采取的保证措施和反不公平贸易措施的决策程序中,行业协会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美国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是收集市场和厂商信息,为政府制定出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基础,同时,发动保障措施等调查程序,提出实施意见和计划,参与评估措施的完整性和充分性,协助措施的实施,以此来维护本产业内各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会员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因此,行业协会对美国国内市场的有序发展和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成为政府与企业之间进行沟通及信息交流的关键性渠道。
      加强对外国投资的管理。美国专门成立了外国投资委员会和外国投资办公室,负责调查外资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外资对能源、自然资源、农业、环境、房地产、就业、国际收支和贸易方面的影响,判断其是否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并向国会提供分析报告,以此制定相应的管制政策。
      美国在对外贸易中采取“双轨制”,即在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领域内推行自由贸易,而在其竞争力较弱的产业领域则保留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对外贸易谈判中,美国经常以经济制裁和报复作为手段,来争取对其最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和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1998年,美国在《综合贸易和竞争法案》中规定了“一般301条款”、“超级301条款”和“特殊301条款”,授予美国总统对外国损害美国产业的任何活动加以限制,并可以采取广泛的报复措施。在国内,则通过利用《反倾销法》和《反补贴法》等手段来防止外来产品对美国产业造成损害。根据美国贸易法规定,即使进口商品没有违反《反倾销法》和《反补贴法》,只要某一进口商品充斥国内市场,美国政府就有权采取临时紧急措施进行干预,如征收附加税、限制进口等。此外,美国还利用技术壁垒限制进口,规定进口产品必须符合美国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并获得进口许可证。
      日本维护产业安全的实践
      日本于1955年9月加入关贸总协定。入关后,日本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一方面结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产业、贸易政策做出及时调整;另一方面,为保护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不断提高本国工业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为首要问题来解决。
      日本政府在推行资本自由化进程中,始终坚持两个指导思想:一是对国际竞争力薄弱的产业,有意推迟其自由化进程,以尽量排除外国资本对日本产业的支配;二是分阶段实施资本自由化。其外资利用的方式、规模、行业分布、管理模式随其政策及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而变动。在战后初期至上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甚至80年代都是以借贷为主,在70年代则以吸收外国证券投资为主。总体来看,日本主要采用以间接投资为主的方式,使外商难以取得对本国企业的控制权。
      日本在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对产业的保护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意拖延,尽可能推迟贸易自由化的实施时间;二是根据各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陆续开放,采取渐进方式,扶持成熟一个开放一个。日本维护产业安全的管理措施主要体现在立法管理和行业管理方面。日本政府专门颁布了《外资法》和《外汇法》,用于加强对国际经济活动的管理和控制。另外,日本还根据国内产业竞争力分别允许外资拥有不同的股份,以防止被外资所控制。同时,日本在产业发展上十分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日本是世界上引进技术最积极的国家之一。只要引进技术的成本小于本国自己研究开发的成本,就坚决引进,而且十分重视引进后的消化、吸引和创新工作,以使国外技术在国内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韩国维护产业安全的实践
      韩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利用外国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种高质量的政府干预。为了防止跨国公司控制民族产业,韩国政府把引进外资的重点放在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商业贷款上,严格限制外国直接投资。
      韩国于1967年加入关贸总协定后,为防止外国商品占领本国市场,韩国采取了一整套自我保护措施。在经济开放的初期,韩国主要采用“进出口联系制”和配额制等直接手段,控制进口数量,实行对国内市场的保护。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关税成为主要的手段,弹性关税对调节进口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非关税手段成为重要的补充:一是加强对外国商品的反倾销措施。二是运用关贸总协定的保障条款,采取直接限制的方法对有关商品的进口进行限制,这些商品包括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国内新开发并能生产的商品、部分农渔业产品和本地中小企业的产品,以及按国际惯例实行进口限制的商品及本地不准大量消费的商品。三是在不违背关贸总协定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灵活有效地运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
      为了在技术上不受制于人,韩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韩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是:通过技术学习实现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飞跃。韩国企业集团主要通过技术转让获取技术阶段,并通过加强国内企业在学习上的努力来吸收消化;同时改进技术,使产品性能、质量更适应市场需求,并将进口的技术用在有关的产品上。
      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
      从以上主要发达国家的产业安全维护实践上,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第一,应对产业的比较优势与劣势进行客观的分析,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贸易自由化时间表,按各种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给予不同的保护政策和措施。对目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适当加大开放力度,放手让它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得以提高和发展。对目前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设定一定的保护期,逐渐加大开放力度,采取积极措施将其转化为优势产业。第二,重视技术创新在维护本国产业利益方面的作用。强调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实现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飞跃,使国外技术在国内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第三,强调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政府对弱质产业的保护固然重要,但过度保护下的无竞争的暂时安逸不等于安全。一个产业只有不断取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产业竞争力得以提高,产业才能真正的安全。(中国冶金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11-2 23:38 , Processed in 0.87067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