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7|回复: 0

【分析报告】2008年我国钢材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关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11 11:58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6-19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回顾过去是为了把握未来,回顾2008年我国钢材运行情况,思考其运行特点和问题,将对分析和判断2009年国内钢材市场运行趋势有所启迪。
      一、2008年我国钢材市场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运行
      2008年国际经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上半年,美元持续贬值,石油价格高企,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全球通货膨胀严重,下半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9、10月份横扫全球;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从发达国家扩展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经济开始陷入衰退。这一轮金融危机,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实属罕见。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的关联度、依存度日益提高,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都难以独立发展和生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2007年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接近8%,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其中2007年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为8.8%,世界排名第二位,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为6.7%,位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经济已经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宏观经济走势不可能不受到全球大气候的影响。
      2008年我国经济形势跌宕起伏。年初,我国经济在2007年下半年的高速增长后,仍然呈现过热苗头,物价上涨压力大,“防过热、防通胀”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年中,GDP增幅回落,物价压力稍缓,“保发展、控物价”成为关注的焦点。年末,投资、出口增速下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特别是10月份以后,经济增长下滑之快超出人们预期,“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成为当务之急。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家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家宏观政策多次适时的调整,人们对市场的预期也发生了变化。
      2008年我国经济周期处于下行调整期,时逢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急速下滑;再加上年初我国南方20个省、区的低温雨雪冰冻自然灾害和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省市7月20日-9月20日在准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工业生产处于非常规状态;诸多因素的叠加作用以及政策效果的滞后性,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
      二、2008年我国钢材市场运行特点分析
      2008年是不寻常的年份,国内钢材市场变化可谓冰火两重天。上半年,钢铁产量逐月增加,资源供给超常增长;钢材需求逐步减少,供需矛盾不断扩大;钢厂价格逐月上涨,市场价格水涨船高。下半年,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市场预期发生逆转;钢材需求大幅减少,市场价格大幅下跌;钢厂价格大幅下调,钢铁产量逐月下降。
      2008年上半年,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逐月增加。粗钢平均日产量由1月份的130.9万吨上升到6月份的156.5万吨,创历史新高,相当于全年5.7亿吨的水平;生铁平均日产量由1月份的122.9万吨上升到6月份的144.6万吨;钢材平均日产量由1月份的148.1万吨上升到6月份的179.6万吨.。主要钢材品种产量快速增长。1-6月累计产量和比上年同期增长,棒材2573万吨,增长20.1%;厚钢板1050万吨,增长26.5%;中板1789万吨,增长23.1%;中厚宽钢带3942万吨,增长35.4%;热轧薄宽钢带1056万吨,增长23.0%;冷轧薄板852万吨,增长15.2%。值得关注的是钢筋产量同比下降1.1%。
      由于产量快速增长,出口下降,主要钢材品种国内新增资源量(产量+进口-出口)超常增长。上半年国内新增资源量比上年同期增长,棒材2296万吨,增长21.9%;厚钢板968万吨,增长39.3%;中板1548万吨,增长21.9%;中厚宽钢带3546万吨,增长38.0%;热轧薄宽钢带1028万吨,增长27.6%;冷轧薄板860万吨,增长16.5%。
      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工业增速减缓,外贸出口增速回落较快,国内钢材需求增长呈下降趋势。上半年,我国GDP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减缓1.8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10.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增速同比减缓2.2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增长16.0%,增速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7.0%,增速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速回落较快,进出口总额12342亿美元同比增长25.7%,其中,出口额6666亿美元增长21.9%,比上年同期下降5.7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1370亿美元,增长27.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1168亿美元,增长8.9%,增速同比下降8.9个百分点。上半年,与钢铁行业密切相关的工业品产量虽然保持不同幅度的增长,但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上半年累计产量及同比增长,水泥64801万吨,增长8.7%,增速同比下降7.3个百分点;汽车535万吨,增长17.6%,增速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家用电冰箱2558万台,增长10.3%,增速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冷柜660万台,增长2.9%,增速同比下降38.1个百分点;房间空调器5505万台,增长6.7%,增速同比下降16.6个百分点;家用洗衣机1919万台,增长18.1%,增速同比减缓1.8个百分点。
      由于钢铁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出口下降,国内钢材新增资源量超常增长,而钢材需求增长逐渐下降,市场供需矛盾不断扩大、累积;社会库存向钢厂转移,钢厂库存逐渐增加。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资料,2008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协会会员单位)钢材期末库存与年初相比,3月末增长19.8%,6月末增长23.9%,9月末上升到42.4%,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10.4、11.1和41.5个百分点。
      从供给与需求的变化中不难看出,上半年看似红火的卖方市场中,危机已经暗潮涌动。
      面对供需矛盾不断扩大的态势,2008年上半年,随着钢铁产品产量的增加,钢铁企业为了转移生产和运营成本的大幅增长,大幅度提高钢材产品出厂价格。如武钢、鞍钢和宝钢7月份表列出厂价格(6月份已出台)与上年12月相比,热轧卷(SPHC、4.75×1150×C mm)表列出厂价格每吨分别增加1600元、1750元和1700元,分别增长40.6%、50.4%和46.0%;冷轧板卷(SPCC、1.0×1250×C mm)表列出厂价格每吨分别增加1980元、1850元和1700元,分别增长46.6%、44.9%和37.0%;热轧中板(Q235、厚度11-14mm)表列出厂价格武钢每吨增加1650元,增长36.9%,鞍钢(厚板线)每吨增加1850元,增长43.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每月发布的全国主要钢铁企业“中厚板产销存情况及热轧宽钢带轧机生产情况分析“中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主要中厚板生产企业中厚板平均销售价格,2007年12月份为每吨5332元,2008年6月份上涨到每吨7169元,8月份上涨到全年最高售价每吨7400元,比上年末上涨2068元,涨幅为38.8%;全国主要热轧宽钢带生产企业热轧中厚宽钢带(卷、板)平均销售价格,2007年12月份每吨4409元,2008年6月份上涨到5996元,7月份达到全年最高售价每吨6240元,比上年末上涨1831元,涨幅41.5%。又如II级螺纹钢(直径20mm)表列出厂价格5月末与上年12月末相比,广钢、江苏沙钢和唐钢每吨分别增加960元、1100元和1370元,分别增加19.7%、23.2%和31.6%;值得关注的是上述三个钢厂6月份分别下调了出厂价格,广钢每吨下调150元,沙钢下调180元,唐钢下调250元。
      随着钢厂出厂价格的大幅增加,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发布的钢材综合价格指数,2008年6月末为161.47点,比上年底125.12点上升36.35点,增长29.05%;其中长材6月末为163.95点,比上年底131.89点,上升32.66点,增长24.31%;板材6月末为161.31点,比上年底125.48点,上升35.83点,增长28.55%。以上海市场价格为例,主要钢材品种市场价格,II级螺纹钢(直径20mm)6月份最高价格(以下同)每吨5430元比上年末4350元上涨1080元,涨幅24.8%;热轧卷(Q235、4.75×1500×C mm)6月份每吨5870元,比上年末4700元上涨1170元, 涨幅24.9%;冷轧薄板(ST12、1.0×1250×2500mm)6月份每吨7480元,比上年末5580元上涨1900元,涨幅34.1%;热轧中板(Q235B、厚度20mm)6月份每吨6750元,比上年末5070元上涨1680元,涨幅33.1%。
      2008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通过金融、贸易、信息等渠道传导到国内,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开始显现;再加上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滞后性,经济增速下滑之快,超出人们预期;2008年前三季度GDP增长9.9%,比上年同期减缓2.3个百分点,三季度GDP增长9.0%,近6年来首次低于二位数。
      2008年下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明显放缓,前三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6%,但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同比上涨10.3%,实际增长同比为17.3%,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下降5.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大幅下降,三季度末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长26.5%,比二季度末下降7个百分点,11月末累计增长22.7%,比二季度末下降10.8个百分点。
      外贸出口增长进一步下降。2008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9.3%,比上半年下降2.6个百分点,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下降6.8个百分点。2008年4月份以来,我国外贸出口月度增长速度一直低于上年同期,8月份以后增速下降较快,7月份同比增长26.8%,10月份下降到19.2%,而11月份同比增长下降2.2%,是2001年7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进入三季度以来,我国工业增长下降幅度呈明显扩大趋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值三季度末累计增长15.2%,比二季度末减缓1.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长下降3.3个百分点;7月份当月同比增长14.7%,11月份下降到5.4%,比上年11月份的同比增长下降11.9个百分点,为近10多年来的最低增长。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8月份同比增长16.3%,11月份下降到5.2%,比上年11月份的同比增长下降14.3个百分点。2008年下半年,钢铁工业密切相关的工业产品产量增长速度继续大幅下降,如水泥产量6月份同比增长7.9%,11月份下降到2.8%;汽车产量6月份同比增长14.8%,11月份同比下降到15.9%,出现了负增长;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冷柜和房间空调器等主要家用电器前11个月累计增长速度均比上半年大幅下降,而且大幅度低于上年同期的增长速度。
      反映工业生产的重要指标,发电量的增长速度在2008年下半年大幅度下降,6月份当月同比增长8.3%,而10月份和11月份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4.0%和9.6%,近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2008年下半年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大幅下降。2008年前10个月PMI平均值为53.0%,比上年同期水平低2.2个百分点。从走势看,逐月回落趋势明显,尤其是7、8两个月一度下滑至50%以下,9月份略有回升;PMI一季度平均值为54.9%,二季度54.8%,三季度回落到49.3%;11月份PMI为38.8%,比10月份下降5.8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回落态势进一步加重,经济收缩迹象更加明显。
      由于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工业增速大幅下降,钢材需求大幅减少,钢材市场价格在上半年大幅上涨后,从2008年6月中旬开始逐月下跌,9月份跌幅加大,10月份大幅下跌,月度下跌幅度之大为近年来之最,11月份跌幅趋缓,12月份出现小幅回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发布的钢材综合价格指数,6月末为161.47点,11月末下降到102.30点,跌幅36.64%,其中,7月末160.99点、8月末152.22点、9月末143.93点、10月末108.59点、11月末102.30点、12月(22-26日)回升至103.30点。以上海钢材市场价格为例,II级螺纹钢(直径20mm)6月份最高价格(以下同)每吨5430元,11月末3460元,跌幅36.3%,12月末回升到3520元,其中10月末比9月末下跌980元;热轧卷(Q235、4.75×1500×C mm)6月份每吨5870元,10月末3150元,跌幅46.3%,11月末回升到3400元,12月末升至3750元,其中10月末比9月末下跌1350元;热轧中板(Q235B、厚度20mm)6月份每吨价格6750元,11月末3800元,跌幅43.7%,12月份价格平稳,月末为3800元,其中10月末比9月末下跌950元;冷轧薄板(ST12、1.0×1250×2500mm)6月末价格每吨7480元,11月末4250元,跌幅43.2%,12月末回升至4550元,其中,10月末比9月末下跌1430元。
      钢材需求大幅减少,钢材市场价格大幅下跌,迫于市场压力和钢材库存的大幅增加,面对买方市场,2008年下半年钢铁企业开始竞价销售,纷纷大幅下调出厂价格。值得关注的是螺纹钢的出厂价格,6月下旬便开始下调,而热轧卷和板材的出厂价格在7、8月份才开始大幅下调。如武钢、鞍钢和宝钢9月以后,部分钢材品种,每月的下调幅度在每吨500元以上,有些品种下调幅度在1000元左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发布的全国主要钢铁企业“中厚板产销存情况及热轧宽钢带轧机市场情况分析”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主要中厚板生产企业中厚板平均销售价格8月份为全年最高价位,每吨售价6240元,8月、9月、10月和11月分别下降到6093元、5666元、4512元和3495元,11月份比7月份下降幅度44.0%,11月比10月下降1017元。
      2008年下半年,受需求减弱、钢材价格下跌、奥运限产等因素影响,我国钢铁产量增速下降,产量逐月减少。粗钢日产量7月份144.79万吨,同比增长7.5%,8月份137.32万吨,增长1.3%、9月份132.05万吨,同比下降9.1%,为近年来的首次下降,10月份由于钢材价格大幅下跌,钢铁企业大面积亏损,纷纷减产停产,导致钢铁产量大幅下降,粗钢日产量下降到115.81万吨,创两年来的最低水平,比上年同期下降17.0%。11月份,由于钢材价格跌势趋缓,部分品种市场价格出现小幅回升,加上大量中小企业高价原燃料库存消耗完毕,开始采购低价原料恢复生产,全国钢铁日产水平在连续4个月下降之后出现小幅回升;11月份全国粗钢日产量117.30万吨,同比下降12.4%,环比增长1.28%,其中河北省11月份粗钢日产量31.22万吨,同比增长27.5%,环比增长19.21%。11月份由于大量中小企业恢复生产,导致中小企业产量所占比重显著上升,当月中小企业(钢铁协会非会员单位)粗钢产量同比增长32.5%,而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钢铁协会会员单位)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1.9%;11月份中小钢铁企业粗钢产量933.60万吨,占全国粗钢产量比重达到26.5%,环比上升5.9个百分点,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
      2008年下半年,我国钢材产量总体呈逐月下降趋势,11月份小幅回升,但是主要钢材品种变化趋势却有所不同。板材和宽钢带月产量7至11月份呈逐月减少趋势;螺纹钢筋月产量7至10月份在780至760万吨之间波动,而11月产量大幅上升至847.1万吨,环比增加86.6万吨,增长11.4%,当月日产量为前11个月中最高水平;热轧窄钢带月产量自8月份以来,逐月上升,8月产量222.3万吨,10月份249.7万吨,11月大幅上升至307.0万吨,环比增加57.3万吨,增长22.9%,同比增长13.7%,比钢材总产量同比下降11.0%,高出24.7个百分点,可见我国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形势不容乐观。(中国联合钢铁网 周国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11-2 23:40 , Processed in 0.2604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