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77|回复: 9

[讨论] 中国钢铁与世界的差距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7 20: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请大家发表些看法:建国60年后,中国钢铁业与国外还有哪些差距?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8 15: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钢铁大国的钢铁工业发展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 钢铁工业布局(地理位置的布局和产业经济布局)
二 钢铁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三 钢铁企业和产业的管理水平和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的经济核心区的钢铁产业布局还是比较完善和合理的
东北地区   鞍钢
北京和环渤海地区   首钢  唐钢
武汉和华中地区     武钢
上海和华东地区     宝钢
但是,陕西和四川地区,没有比较有规模和竞争力的钢铁企业。还有广东和广西地区也没有这样规模企业,所以在工业布局方面还是有许多工作要做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5 收起 理由
wangshuailing + 5 鼓励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9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光论设备的话,中国几乎汇集了世界上所有最先进的设备,只可惜最好的设备并没有生产出最好的产品,要说有差距的话,首先就在工艺技术方面,虽然本人对小日本很不感冒,但是人家就是能用80年代的设备生产出一些中国用最好的设备都生产不出的产品,让人不得不说个服字。再就是创新方面,几乎每个人都在说,中国在创新方面与国外比起来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品种开发方面一直都跟在日本和欧洲的屁股后面,人家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就照抄过来,当然,抄也是一种能力不是吗,抄来抄去有提高嘛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5 收起 理由
wangshuailing + 5 鼓励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29 22: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型国企上新的,搞好了,大家都说是自己能力。搞不好,就是当事人的问题。因此靠国企很难,但私企又没能力做大的项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30 08: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的差距不是工艺技术和设备, 也不是产品开发和创新, 而是管理, 管理者的思想不能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 也就是政治经济学中所说的,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1 08:11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10-30 13: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板带方面,个人认为距离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国内高档,进口生产线凸度控制还是以SMS,VAI,DANIELI等公司的CVC(窜辊)技术为主,日本则是PC(交叉辊)技术. 宝钢的1580生产线就是使用的日本技术. 各有优点. 但是从宽厚板轧钢来看,日本已经可以在3500mm左右宽度范围轧制出3.5mm厚度的钢板,可见控制精度之高.
    生产组织也有差距,一条日本的宽板生产线产量可以达到200万吨以上.国内只有济南等少数钢厂能够达到.日本的一些中厚板厂一条剪切线的年产量已经突破了200万吨,而国内到目前还没有,都是加上火切产量才勉强到这个数量.
    品种上面差距更大,薄规格强度在1000Mpa级别的国内生产还很少.主要依赖进口.而我国出口产品主要是SS400等低端产品.
    钢厂建设缺乏规划性,说句不好听的话,大家在齐心合力的把国内同行都饿死. 没办法,都要上项目,都要多产多卖啊.
    价格大战已经拉开序幕,龙头企业率先降价,只要自己的帐还能算得过来就行.
    拓展外部市场的能力太弱,动辄就让别国反倾销, 没办法,谁让你卖的太便宜,回想起改革开放之初,日本电器厂商.东芝,日立,松下等品排争相占领中国家用电器市场,几家厂商价钱都很高,老百姓还是争相购买,一度出现了买彩电,冰箱还要凭票. 再看看,我国的彩电大战,真是"煮豆燃豆萁".
    再说说这矿吧,国内钢厂甘当内应,让他国占进便宜,自己享受着高矿价导致的高钢价,欺骗着国人.

    有感而发, 惭愧惭愧.
    中国人太需要团结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31 20: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简单  国情决定的  在国内企业挣钱第一 其他无所谓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4-14 02:43
  • 签到天数: 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2-10-9 11: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轧钢设备上来了,工艺研发、炼钢、质量管理还有差距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0-10 11: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宝钢,国家投资了这么多钱,给老外交了多少学费,有几个模型能自己搞出来。
    再看看, 国内这些冶金行业的研究所,冶建单位,有几个是在为技术上的提高努力。
    首先是氛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0-11 09: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产能过剩严重,主要生产还是低端产品,高端产品还需大量进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11-18 03:50 , Processed in 0.13234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