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44|回复: 19

[已答复] 灰铁增碳难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8 14: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我们厂在干灰铁时,发现增碳剂增碳效果非常差,增碳剂不被吸收,都浮在铁液表面,打渣时随着渣子出来了。而干球铁时效果要好的多。" b: c+ j' B9 q, \( U0 e
那位老师帮着分析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8 20: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品种问题啊!!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6-12 19:11
  •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0-1-28 20: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样的增碳剂的话,我想应该是熔炼温度上的原因吧,灰铁一般比球铁熔炼温度低一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8: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xyzhlan
    9 u' e4 U0 o# |# T3 t- ^. q. \7 b) J+ ~# R, Z
    7 W1 Z+ _7 ]  @& J; L: i
        我们生产的灰铁和球铁用的生铁材料一样,只是不球化而已,熔炼温度也相同,在1500-1580左右,铸件多是小件。加入方式从加到炉底改为熔炼部分后再加入,到冲入,最后感觉效果都不好,增碳剂像煤灰一样; C! W, \1 C$ N
    浮在铁水液面上,不熔解,最后和除渣剂一块被清除,多次改革效果都不好,一直没搞清楚原因,只好把生铁量加大,避免大剂量的加入增碳剂,看了范工的合成铸铁的增碳还没有续写,所以请大家帮忙分析一下。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6-12 19:11
  •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0-1-29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增碳剂像煤灰一样,肯定增碳剂质量不好,建议买优质增碳剂,另外,你说熔炼温度1500~1580,别看这个80度差距,对增碳剂吸收率影响还是很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9 13: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的增碳剂不行 想用好的可以找我 石墨化的 我的QQ155284334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8-3-15 12:44
  • 签到天数: 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1-29 14: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品牌的增碳剂的吸收率都不尽相同,别图省那几毛钱,还是用好一点的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14: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fishmanwang ! {3 C9 Z+ l. D, e+ p
    8 l2 U7 ?+ T" B, I4 x& v3 ?
    我们使用的是郑州金耐源的增碳剂,据说是天然石墨经特殊加工而成的产品,固定碳的含量高,硫分低,碳的吸收率高等优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9 15: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换一家试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9 15: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给我联系我带几十公斤给实验区 我的电话18606476867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8-3-15 12:44
  • 签到天数: 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1-29 15: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jzgood + Q$ S' \1 g9 x1 Q9 ]- d1 o; P

    # w, `! q2 t, l5 u- F  `8 `# n
    , }: C7 @% A! Y' {. ]3 q! T. L    增碳剂的内在质量是一方面,但是也请注意到粒度,有时候粒度过小因为粘接强度低面易破碎的增碳剂的吸收率也会下降,根据自己的炉子容量和温度选择合适的粒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9 19: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配料稳定的话可以在熔化前加入效果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30 01: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的增碳剂不行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9-7 16:47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0-1-30 10: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jzgood
    9 O5 Z* C4 G% D  c4 l好的增碳剂就是加在液面也吸收很好,氧化烧损很小!!!! R: I2 P* m0 Q3 n# x) a
    1,记得哪个资料上介绍,增碳反应要吸热的,所以温度高一些对增碳有好处,特别在1450-1500以上。好的增碳剂在包内冲入就吸收非常好。
    4 R% Z- L, O8 |, Q2,增碳剂中碳的形态要以石墨形态存在,吸收好!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有自由碳(煤,其他普通碳),石墨碳,金刚石碳,这些碳分子的结构不同。铸铁里面碳是石墨形态,所以碳以石墨形态存在铁水吸收快。: k0 z5 \  c1 J! R7 O
    3增碳剂的颗粒和与铁水的接触面积要大,我们为了吸收快,把铁水出炉一小包,在炉内加入增碳剂后,将包内铁水冲入炉内,增加铁水搅拌,增加接触面积,吸收非常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12: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铸冶艺人 9 j$ B+ L' [/ ^0 K0 p
    & d: j: _  W* e5 `4 G. _5 @' j7 y
    这样说来,应该是增碳剂的问题,我们的增碳剂像小煤块似的,粒度在3mm左右。
    0 z: X- h# j( b+ e. R不过我很纳闷,干球铁就没有这样的情况,干灰铁就是增不上碳,大量的使用生铁5 S1 ]9 R/ L0 b+ j( V
    成本很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18 06:57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0-1-30 18: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jzgood 3 g# H7 B- b3 \/ H$ d! F& [# x
    # V1 ]6 @7 H- q( ~' K; U' \8 g

    : \2 H. A/ b! o; c( L2 v6 Y    楼主和我们用的增碳剂一样,这种增碳剂熔化后加入效果很差,而且加入量多效果也很不好,只有适量时吸收才好,这是我使用后得出的结论,至于楼主说的干球铁好,干灰铁不好,我也很想了解为什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9-7 16:47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0-1-30 21: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铸冶艺人 于 2010-1-30 21:49 编辑 + |: x9 ?: ^7 \4 s" Z6 r2 Y
    ; o) f- ]: j. x, a; V
    回复 15# jzgood 1 Y8 K- b* a# u! C) @" }6 ]9 L4 I
    你的情况,我在普什也遇到过,当时使用精煤做增碳剂,说是宁夏哪个大厂这么用,我去以后彻底改变了,使用好的增碳剂,青岛持久的增碳剂价格低,吸收好,大家可以搜寻,试用看看。! L  l" T* P+ ?& w4 u8 D3 z
    不好的增碳剂加入炉内,不仅吸收不好,而且渣子特别多,20吨的大电炉,工人扒渣非常困难。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09: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铸冶艺人
    " `; Y! d) B) X1 j; C- \# w" u/ n0 f* w

    . M4 {7 H) O& F$ O# m5 _    很对,不仅增不上碳,而且渣子很多,散碎,漂浮在液面上,大量的使用造渣剂。
    4 S5 Z, P/ C6 y3 g0 L( u5 i  U" T# c+ Z: d& n- N: H
    非常感谢铸冶艺人老师的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16 21:55
  • 签到天数: 1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0-2-1 10: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增碳剂质量问题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8-3-15 12:44
  • 签到天数: 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2-3 16: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增碳剂内的粘接剂和孔隙率决定了增碳的吸收率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11-16 12:14 , Processed in 0.15333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