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7-22 19: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上说法: "放置一段时间又开裂",可以表明其内应很大 ,造成内应力很大的原因,1: 变截面处,2:冷却不均.
但是通过你们的“放置一段时间又开裂”说明,你的工艺回火后,仍然存在较大的内应力,这让我不能理解,在320度下保温2小时,怎么可能还存在如此大的内应力?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故此,我认为这样考虑:
1。我从裂纹形状,即内圆处裂纹缝隙较大,向内缝隙逐步减小来看,裂纹应该起始于内圆孔。根据第2张照片,有2处裂纹,其在内圆孔的同一条直径上,且沿直径方向开列。从零件形状看,此直径正处于零件的最薄弱处。因为试想与之垂直的另一条直径如果也形成这样的裂纹,其要困难的多。 故此,打开裂纹,进一步查看裂纹员起点,查看内圆角尺寸。
2。由于中温回火后仍然存在较大内应力,故此:1》查看温度表,是否正常显示。查看时间记录,是否真的是保温2小时。2》是否存在回火脆性问题。查看冷却方式,是否是快冷。验证方法:如果有冲击实验技术要求,按照要求做实验,看是否严重偏低;如果没有技术要求,用水冷却,然后做冲击实验对比结果。350度不会引起组织变化,也不会引起晶粒度改变,对硬度捎有影响,故此,冲击直应该差别不大才队,如果差别叫大,说明回火冷却方式出了问题。
3。从你的金相照片来看,你腐蚀的过重了,请浅腐蚀再做一次。我从目前的照片来看,组织比较均匀,但不是回火托氏体。
[ 本帖最后由 goodluckdog 于 2008-7-22 19:15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