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8|回复: 0

“女排精神”的宣扬与组织文化深植【转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43
  • 签到天数: 3085 天

    连续签到: 2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9-29 09: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当中国女排美女队长惠若琪网前探头绝杀对手的那一刻,相信无数的中国人都和我一样,内心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涌动,按捺不住。这就是“女排精神”带给我们的感动。把中国看成一个大的组织,“女排精神”的传播就是一个典型的组织文化深植案例。
      
      1、颜色不一样烟火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在绯闻、丑闻、群殴、假球、天价等关键词充斥着的中国足球界和中国篮球界,中国女排始终无比清新,总能从逆境中奋起,在“三大球”中绝对算得上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由于身高和力量的限制,三大球一直是东方人所不擅长的运动。中国男足大家不想听,我就先不说。
      
      中国男篮在本届奥运会上一场未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能够理解的。大部分的小伙子们还是蛮拼的,斗志甚至不输女排的姑娘们,这届国家队成色不如“姚时代”那么鲜亮,但也代表了黄种人的最高水平。相比之下,乒乓球、羽毛球这些本该属于东亚人的项目,金牌已是老常态,那些黑人朋友们连筷子都拿不住,乒乓球打不过也算正常。
      
      组织文化深植过程中,也需要抓住那些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比如“刚毕业的小王拿下2000亿的大合同”,“扫地的王姐研发出新一代的cpu”,“保安大哥考上名校研究生”等等。
      
      2、遗失的美好
      
      我始终带着你爱的微笑,一路上寻找我遗失的美好。
      
      有人说,女排是中国体育美好的初恋,是中国人遗失的美好。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重返世界舞台,经济、文化、体育都处在一个比较弱势的状态。当时对国家的政治制度,以及未来前途,很多人是怀疑的,高度不自信的。那个时候,整个国家和社会特别需要一些正能量来凝聚人心。
      
      1981年世界杯,1982年世锦赛,1984年奥运会,1985年的世界杯,1986年的世锦赛,中国队女排取得了五连冠。这在当时自我怀疑和否定气氛弥漫的中国社会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就像经济下行,实体凋零,泡沫漫天飞的今天,女排的胜利又一次来得正是时候。
      
      组织文化深植过程中,如果有一些能激起创业初期情感共鸣的事件,也应该重点宣扬。比如“创业元老李司机退休”,“公司攻下第一单30周年”,“销售员张老头时隔48年签下新单”等等。
      
      3、不随便的成功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人们往往记不住吊打对手,却能记得住王者归来和惊天大逆转。在小组第四艰难出线后,力克巴西、荷兰、塞尔维亚等世界劲旅,绝对是最佳的剧情。同上一次在雅典夺冠一样,永不放弃、以弱胜强的精神在女排姑娘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赛前未被列入夺冠热门,小组赛中的磕磕绊绊、一败再败,几乎没多少人会把这样一支女排视作夺冠热门,这里也包括她们的对手。
      
      组织文化深植过程中,如果有一些曲折的剧情,也是深植的好材料。比如“打了客户签了单”,“最后一秒3000万”,“被开除的小刘成先进”等等。
      
      4、不朽的传奇
      
      原本以为你只是短暂的插曲,从没想到竟成不朽的传奇。
      
      中国女排最大的明星无疑是主教练郎平,曾与美国名将弗·海曼、古巴名将米雷利亚·路易斯并称为19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如今与吉马良斯,基拉里并称排球界三大世界名帅,中国三大球第一人,中国体育标志性人物。丰富的俱乐部、国家队执教经验,熟悉国内外球员的技术特点,执教理念先进,能根据球员特点迅速捏合球队,形成整体风格,打造适合球队的技战术体系。她是老一代“女排精神”的核心,也是新一代女排队员的偶像。如今同样以身作则,传承着女排精神。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在你的组织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传奇人物,他们身上又发生着哪些新的故事?
      
      5、趁热打铁才会成功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女排赢得里约金牌的第二天,新闻联播用了7分钟时长,把中国女排夺冠的消息,呈现到全国观众的眼前。并给与女排夺冠高度评价,同时央视记者还分别前往朱婷、刘晓彤等人的老家进行深入报道,并数次强调了“女排精神”。紧接着的奥运精英代表团香港行,零距离与青少年接触,让“女排精神”的热度再一次在合适的场所在最需要的人群中传播。
      
      组织文化深植过程中,第一时间就文化事件进行宣扬是非常有必要的,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会成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6-11 08:34 , Processed in 0.14044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