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3-18 07:14 |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发表于 2018-8-27 21: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18-8-27 22:56 编辑 - v. T3 _- n, h8 c4 a
; q1 w F# u" X! A, Z3 V再看这个图.
+ \, F4 _, Z, u% U; v+ z! n浇口上方的砂芯局部过热,过热温度可达到600度左右,凝固的时候砂芯的热量传递不出去,铸件表面合金液最后凝固,----在这个铸件的凝固过程中.最先凝固的是与金属型表面凝固的是铸件表面合金液.其次是与砂芯接触的铸件表面.由于这两者的导热能力不同和砂芯的聚热传导困难.这就使与金属型表面的金属液凝固速度要大于内芯接触的液体凝固速度.在这张图中.浇口处被充液过热.始终保持高温状态.....也就是说.这个部位是缩松(孔)的敏感区.....2 q, n) `' T% R+ b
) S2 w! d6 |1 T0 B+ V+ n
下面单谈这个区域的凝固过程和特征:
4 D [% I2 g; m& M1:这个部位因有浇口型外的金属型导热.
|: ?5 a7 \$ `0 m% j9 D" y. j其部位温度,永远小于在高温液体传导热和高温液体幅射热作用下的充液管内的液体温度.$ ?# R9 M. C9 |; v* m1 W6 \5 t
其部位凝固程度比率大于在高温液体传导热和高温液体幅射热作用下的充液管内的液体状态.; ~) Z! k* n# F
因只有这样.低压铸造工艺才得以成功和应用.这一点是普通铸造常识.' L: \. d8 m- J0 p, H2 L3 N
2:我谈的保压时间增加,是要保证铸件浇口处的温度降到540度以下时.再撤除充型压力.以使铸件浇口处枝晶间的液体不会随充液管回流到坩锅中.这样才能保证铸件无缺陷.
. t. p& p5 X4 H4 H5 j3:由于此合金属属体积型结晶.其枝晶网形成后.有时会看似完全的铸件形态完整.如果不顾及枝晶间的液体凝固状态.会给人造成误判断.看楼主下浇口的过滤网.清晰而整齐的保留在铸件上.就应当是这种误判.2 e) A: j) b; A$ f2 D! {2 _
3 R2 [. X; ]+ y; g7 N+ x: K以上,所以需要楼主增加保压时间.使浇口内的枝晶间的液体得到充分补缩后再去除充型压力.才能解决问题.* J2 Q8 O$ ?2 ^
/ w7 }1 c8 F7 [9 [( t; {- s- K ~. [+ c4 z: d* c& }! J7 I" e
对楼主提出增加充型压力,也就是保压压力加大充型压力,是为了让楼主降一下模温.减少铸件凝固的时间.也有利于增大同等充型条件下的铸件凝固梯度.使铸件凝固更理想一些.
! D9 o* ~) Y: m7 I: ^!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