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回复: 1

[交流] 入选世界十大剧院的广州大剧院铸钢节点是怎么设计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14:19
  • 签到天数: 31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昨天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广州大剧院被评为2013年度世界十大歌剧院。该剧院由世界著名女设计师扎哈·哈迪德主持设计。
    ! B8 J; |( b- K 08569600-7971-41db-9aef-3b2df744f3f1.jpg
    9 F0 P( X* `5 G广州大剧院外围护结构的节点采用铸钢节点,铸钢节点腔内设置了复杂的构造措施,这在国内外钢结构中尚不多见。部分尺寸和重量超限的节点将分段铸造,这在国内建筑钢结构工程中也是首次出现。+ I; [6 O2 i3 V, j3 j
    广州大剧院位于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为广州的标志性建筑。其占地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包括1800座的大剧场、400座的多功能厅以及4000平方米的前厅和休息厅、地下停车场和其他辅助设施,工程总投资超过10亿元。
    ) Q8 [1 ?6 p1 E1 D dd329689-a1c7-4cef-a045-486d5bf91908.jpg Img253127071.jpg 299385de-0816-47c7-a2d2-e6ca9b972e62.jpg ( `8 B0 i; R4 W) S4 a' |$ N
    大剧场和多功能厅二者的几何外形呈石头形状,被形象地称为“双砾”,又分别被称为“大石头”和“小石头”,其建筑寓意是宛如两块被珠江水冲刷过的灵石。“大石头”的水平投影长度和宽度分别是127m和125m,高度为43m;“小石头”的水平投影长度和宽度分别是87.6m和86.7m,高度为25m。& H6 L$ |, }9 z# H0 j6 C2 `! [! v
    外围护钢结构体系( t7 I: h  N2 f, h/ g% U9 E9 `
    6 F; B6 y* N' }2 `$ r3 r, Y
    大剧场和多功能厅的外围护结构采用空间组合折板式三向斜交网壳,结构的整体几何形状为不规则多面体。大剧场外围护结构有64个面和104条棱线,外表面积约为23180m2,最小和最大二面角分别为79°和177.5°;多功能厅外围护结构有37个面和54条棱线,外表面积约为9440m2,最小和最大二面角分别为43.9°和174.1°。
    7 n7 o# S2 o6 ]* F, e! L  q5 s7 k5 S
    大剧场和多功能厅外围护结构的每个面均为三角形或四边形,将其边做若干分段,在面内连接形成三向网格,以边作为主梁,内部网格则采用次梁连接,主次梁均采用钢箱梁。在大剧场和多功能厅的外围护结构落地处设置收边环梁,其下设置球形支座,其中多数为固定铰支座,支承主梁处的支座为可滑动支座;在两个钢网壳的内部于多面体顶点分别设置14个和4个支点,均采用可滑动支座。
    1 O/ E# L1 _- B* v
    2 Y& O& K) |. J5 [大剧院铸钢节点& @6 ]' Q+ b/ }; A  R
    微信截图_20250813144142.jpg 微信截图_20250813144117.jpg 微信截图_20250813144404.jpg 微信截图_20250813144416.jpg ( ^# B+ {; q" e$ m( B, u2 r
    大剧场和多功能厅的外围护结构的节点采用铸钢节点。本工程共使用了69个铸钢节点,所使用的铸钢节点具有形状复杂、多分肢、体积和重量巨大等特点;铸钢节点在承载时处于复杂受力状态,为了保证其承载力,腔内设置了复杂的构造措施,这些在国内外钢结构中尚不多见。另外,本工程**有23个铸钢节点由于尺寸和重量超限,国内现有的铸造生产水平和一般的运输方式都要求将其分段铸造和热处理,然后分别运输到现场,这种情况首次出现在国内建筑钢结构工程中。
    " e6 m7 n. {+ |1 h  _' H/ r6 A0 L3 \; H1 i0 {3 q. z( R8 w
    在深化设计时面临的突出难题是铸钢节点的“找形”,即以光滑曲面实现各肢管的平滑连接。本工程采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首先利用Tekla Structures建立的整体模型参数,根据倒角半径,将各管肢端部保留一定长度的平直段,而后利用造型曲面将各肢管进行平滑连接,然后对铸钢节点增加实体特征。本工程中铸钢节点多而不同,对于每个节点都需要进行三维精确建模,工作量非常大。
    $ K' Y: u8 y" w. B: }5 O
    4 W9 ^+ d4 j0 k0 I由于满足受力要求的中心区壁厚一般较大,中心区壁厚一般由受力要求确定。肢管壁厚的确定原则是梁与肢管的连接为等强连接,同时肢管壁厚应足够大。为避免壁厚突变引起应力集中,让肢管的壁厚呈线性变化,即由端口至鼓形体壁厚平滑过渡。- J6 m2 z  `$ @# o( j3 u( K
    , e3 T- a, \) V3 r
    铸钢节点腔内加劲肋布置原则如下:
    $ W$ r7 t# k- M7 F1 i2 A: I3 U
    ' Y6 W' Z3 A" u' t. u/ m(1)节点中心区的加劲肋一般沿节点的最长方向布置,其厚度一般与中心区翼缘厚度相同;若中心区面积过大,一道加劲肋不足以保证节点的承载力,则沿相同方向布置相同壁厚的加劲肋 。
    7 Z$ Y+ j7 w) L( X" q8 U. }
    + K- y2 `/ ~* P0 V- z6 A8 d(2)在距每个管口50mm的距离都设置一道工艺加劲肋;若肢管长度较长,则布置若干道工艺加劲肋,其距离根据计算和铸造工艺确定。
    % _, R+ o0 Z! R! X- L8 r1 K+ B" n' x, C4 C  q" Y
    (3)在各肢管与中心区连接的过渡区域设置一道加劲肋,其形式和尺寸一般与工艺加劲肋相同。
    # J5 b: T, D+ r" b- J
    % H! m* ~( s: Y3 `! w9 a! U$ q(4)若肢管较长,应布置若干道受力加劲肋,其位置、间距、形式和尺寸需要根据有限元分析和构造要求确定。) G" j$ \1 \7 e& L+ s% J2 q

    # A& d6 o+ A/ m0 z" y/ o) ](5)所有加劲肋必须开洞,即加劲肋一般为环形。! z0 f9 z' Y+ I) H: w# a

    6 w, l1 c. O, p+ e: V# g/ K  J本工程中1/3的铸钢节点尺寸和重量过大,受到国内现有超大铸钢节点铸造水平和一般热处理炉容量的限制,需要将其分段铸造和热处理。: L3 `  `( {! g6 V
    不同于一般构件的对接,铸钢节点分段的端口一般为非规则形状,而且往往为斜切而成,焊接坡口的形式、尺寸和位置对于分段的顺利对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 {. ]/ E: i7 B2 g, \4 p
    4 ]) b5 I' |& y5 s+ N3 ~  F. F当两分段为斜切而成时已经产生了一部分坡口,端口上需要另外再开坡口的位置为另一分段自然坡口的相对位置、垂直于切面的位置以及需要进一步加工的自然坡口。当端口为“H”型或“□”型等简单形状时,很容易判断出需要开坡口的位置;然而,当端口为非规则形状时,需要将端口对正后固定好两分段,然后标记出需要开坡口的位置,这样才能开坡口。9 `. ~# H" |  a. A

    ) q$ F& z( B# Q/ D" Q7 v! i8 k' p' ]( u  A0 I& ]& [

    / d- V, t4 M9 Z. ^/ v, G3 N2 d; l4 i  H- D6 a: K, d+ E$ A8 |

    , s, U2 Q# v: M( D  Z) R" I" G
    10db9a2d-c22e-4a64-a0c2-5fa17bab4be8.jpg
    微信截图_20250813144128.jpg
    微信截图_20250813144155.jpg
    微信截图_20250813144227.jpg
    微信截图_20250813144237.jpg
    微信截图_20250813144246.jpg
    微信截图_20250813144300.jpg
    微信截图_20250813144309.jpg
    微信截图_20250813144331.jpg
    微信截图_20250813144320.jpg
    微信截图_20250813144338.jp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14:19
  • 签到天数: 31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铸钢节点厂家189327925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8-15 06:16 , Processed in 0.3696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