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695|回复: 110

[交流] 硅溶胶型壳焙烧的技术要求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65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5-29 22: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一、简介
    ) t9 r; ^  s" ^+ A; i. l$ x熔模铸造中的硅溶胶型壳的焙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铸件的质量,如果型壳没有烧透和烧结,会引起型壳的高温强度变差、型壳开裂;引起铸件浇不足、铸件产生气孔、铸件表面龟裂等缺陷。. a3 B+ n: u1 Z; J- e
    硅溶胶型壳的焙烧质量,与设备、温度、时间有关;与型壳的进炉温度、升温速率有关。还与制壳层数、制壳的耐火材料、制壳的硅溶胶的高温强度有关。
    * t. @0 x: o" V5 T( D0 A5 O二、焙烧的条件和技术因素。
    3 o( `+ n9 k1 T) t' W  w1,使用的设备型号和功用的介绍?1 K% [9 }2 M3 e/ Y/ f- p; E
    2,你是使用哪种焙烧窑?
    : x$ `' ?2 p. `9 q& e3,型壳脱蜡后多少时间进行焙烧?
    ( Z% M  g/ V: d4,型壳的浇口杯口的披缝你是怎么处理的?
    ( P  H* p" `3 Z0 f% Y) X/ z5,型壳你是用什么工具搬运的?以及装载方法?2 I9 ]* f0 J* x2 o4 |, C
    6,焙烧窑温度多少时型壳装进窑?
    % C( X# J$ R# z6 V# H7,型壳在窑内怎样放置?9 N7 ?% Y! Q# }, r1 {
    8,焙烧窑的密封程度?
    ; k" e8 b  o3 G8 ]6 Y9,型壳焙烧的升温速率?
    6 L1 O/ D- m" a7 ^* ^10,型壳的焙烧温度?
    * ]5 h& }  T# U( n" W3 _! V11,型壳的焙烧时间?
    7 [" L" t! e* M" m; Y4 D12,型壳的保温时间?
    9 t5 P. [1 B8 g% A$ D13,型壳壳层厚的与壳层薄的焙烧要求的区别?
    ! J( y5 R* ?3 b/ J9 e2 W14,焙烧到什么样的程度才是高质量的型壳?2 d7 d9 n) Y$ F" h
    15,型壳焙烧好后,你是带火浇注还是关火浇注?
    ) B3 V0 ?/ ^! ]. ]% S! f5 M$ ^  `0 ]$ r4 t4 O/ z/ U: d

    6 ^- q+ N! y  Q. a8 d; [, K0 N敬请从事硅溶胶精铸的朋友、有型壳焙烧心得的朋友以及高手,交流、赐教!
    / ^5 @( ]* `! I5 ^7 [4 W不胜感谢,好帖子我会加分的!!!
    : O2 u; B: ?8 p' F& E  v  Z4 _% p3 v* E# O8 }# l1 Z, h8 t! X, G
    也请浏览到此主题的朋友,拍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30 09: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1和2 150公斤中频炉用电炉 500的用的煤气炉3一般产品24小时。。4我们这个中温蜡不会有 低温蜡 脱蜡前打干净。5小推车。。6直接进炉的吧。1000以上 7浇口杯朝下。。。8定期换耐火砖。炉门带石棉。。9不清楚因为直接进炉的 10 目前是1020 1112 小产品1个半小时 大产品具体看。。。13本厂无此问题。。以前军厂做 模壳必须等温一段时间再升温。。。。14这个求前辈指教。。。。15小件叉包 大件埋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30 11: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辈的问题在论坛中无疑又是一颗重磅炸弹。
    $ S' j3 h( Q. q1 j4 y我对焙烧认识还比较浅。我这里只有电焙烧炉和燃气焙烧炉。电焙烧炉只用于简单铸件,容易出现铸造缺陷的都用燃气炉。燃气炉的优势估计大家也都清楚。焙烧温度在1100--1200,一般达到温度后保温>30分钟,但是对于大件保温也不超过50分钟。焙烧好的型壳在炉内成透亮的红色,没烧透的话会发黑。焙烧好的型壳冷却后是很干净的白色。书上说型壳焙烧温度低时间短会透气性差有应力,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降低强度和变形。浇注时电炉一般开火,燃气炉针对产品开火,燃气炉开火的话工人太受罪。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30 15: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我这里是用的液化气培烧,型壳用小车运送,人工叉入窑内。培烧温度一般在1130左右,具体升温率就不清楚了,培烧时间>30分钟,我们厂里1窑型壳一般就两炉(100KG中频炉),半小时一炉,所以型壳实际培烧时间都在1小时左右,培烧时浇口目前为止是朝下的,现在正准备换成浇口朝上,浇口朝下型壳内部不易流通,不能形成热交换,影响培烧效果,铸件易产生气孔。浇注时,是开着火的,同3楼的朋友说的一样。培烧时型壳怎么样放置最好,希望大家多多交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30 15: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弟在5月11号第一次试验,焙烧温度782度,从室温开始放入型壳,大概保温15分钟左右。由于型壳不够,在浇注完所有型壳后,没有再次放入型壳,顺便说下,浇口杯朝上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30 15: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亲,我们建一个群咋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3 10:14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5-30 17: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加热与燃气加热哪个更经济呀?我们一直是电加热,杯口向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18 06:57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2-5-30 19: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孤独寒松
    $ _. [) M% t& U" U  t  J! t) F
    % K* V" U' P0 H
    ( a0 N: }+ P, }. x9 U    王兄,你提的问题回答详尽的人就可以出书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18 06:57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2-5-30 20: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说可以出书,你就出了个论文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18 06:57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2-5-30 20: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个人己见,燃气或者燃油炉效果要比电炉好,毕竟燃气或者燃油是在一种还原性气氛下进行的,可以将模壳里的一些物质彻底燃烧干净,这对钢水比较有利,减少产生麻点、气孔等倾向,(水玻璃硅溶胶)复合模壳我用电炉和燃油炉焙烧,心得是,燃油模壳温度控制比较困难,存在温度区域的不平均,有的地方能烧透,而有的地方过烧,造成模壳变形,而有的地方未烧透发气严重,而且存在模壳较脏,所以模壳浇口易朝下或横着摆放,一般烧透的模壳发气少,另外焙烧的模壳强度好,而电炉温度易控制,但发气较难挥发,浇注后发气大,焙烧强度差,但模壳比较干净,模壳可浇口可朝上摆放,燃油或燃气炉可连续焙烧,效率高。有一事不明白,什么叫带火浇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65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5-30 21: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zjy95381 3 n- }2 l" }7 H* l

      e7 v) w+ J) s' c. H- U
    2 B7 H$ F* @& a, d& P" q/ t7 v0 v    我是写过书,但不是写的技术工具书;我很想写论文,却没有写过论文!
    9 W/ F" x0 y+ j7 |哥们,你过奖啦,尽管不算是论文,也请笑纳,希望对你有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65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5-30 21: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zjy95381 9 S: R' m+ J7 G
    ) r" _$ B' }+ Y) C! ^

    ( ?- O7 ~% o8 ^- m9 g) {    7,型壳在窑内怎样放置?
    2 _# ^8 R- r: b  Q8,焙烧窑的密封程度?
    2 r8 U  L( }  n0 q: G( H4 m! K9,型壳焙烧的升温速率?
    2 C2 s, s% a) V$ r0 w* F5 ]5 i! L3 Q10,型壳的焙烧温度?/ ?2 Q: H0 J( ^: u- r# t$ ^
    11,型壳的焙烧时间?
    & W" L5 j( i8 e& B% ~, x12,型壳的保温时间?
    + H9 x6 R/ }  F$ H+ e13,型壳壳层厚的与壳层薄的焙烧要求的区别?8 B8 `7 }8 T6 e  M; j4 Q/ p
    14,焙烧到什么样的程度才是高质量的型壳?; F  z- D! @  V* r1 n. v; Y" D
    8 C% V. a- B& `( ]- n2 _
    哥们,你还有这几个要求没有发表心得呢!
    ! [4 b# u1 D' d2 t( x( r3 o. T& J& |9 F! G
    你尽管说,不要顾忌误导我,我会评定的。
    % u/ W* _; e3 [/ z8 e% d
    % m6 U/ [" W7 P15,型壳焙烧好后,你是带火浇注还是关火浇注?
    , D. B5 e! i7 h* ~9 r答:带火浇注就是指型壳焙烧好后,将焙烧窑的门打开,叉壳浇注时是否将窑内的火仍然开着,还是关闭火源的意思,就像是关电出钢或者带电出钢的意思一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4 09:30
  • 签到天数: 4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2-5-30 21: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孤独寒松
    5 b8 {% h6 i# K( X3 P8 _  [4 z7 ~% W  Z$ W) B7 x( ]3 e9 p

    # t8 [  g% j8 D6 r0 U9 h! h- W* W# Z
        王工和zjy95381 老师一起完全可以写一本铸造方面的书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4 09:30
  • 签到天数: 4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2-5-30 21: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工请教一个问题,我们有种手掌大小的手轮(梅花形状的),为何边缘的梅花形状浇不出来呢?好像是模壳里面有气体把边边赌注了,钢水去不了的样子。刚开始我们以为钢水温度不够高,后来提高到了1650度,还是老样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65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5-30 22: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普罗旺斯@
    / Q- G4 V, f5 W2 z  X$ F2 ~
    0 a$ D) A- H* A8 l! W! P( J- P, k% e. j1 `
        铸件的边角浇注不到位,与材质的铸造性能、钢水温度、组树工艺(浇注方式)有关系。
    ! S5 _8 D- C7 {: ^; S$ c你能否将这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一下,以便好分析!: ^9 |1 M3 l/ d: H6 _7 \3 [$ ~2 t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5-31 00: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普罗旺斯@
    / |: g. ?: @  k% K4 g; H4 O
    - D* v1 C5 h. E+ p* m' j% z1 S# [2 x1 q. M5 n
        美女,求照片,我们一起探讨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18 06:57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2-5-31 20: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7,型壳在窑内怎样放置?
    % ^" |5 s5 j9 i& o应该根据模壳的焙烧质量、可操作性、经济性来放置,比如防止变形、保证焙烧透而且最省时间,以及出炉时便于操作浇注等
    5 j4 _% j% v7 S6 l# Z4 V# V8,焙烧窑的密封程度?个人认为密封太好不太合适,第一废气怎么排出,二确保燃烧的氧,不管是电炉或者油炉都应该通风排气。当然该密封的地方要密封,减少温度的丧失,提高焙烧效率,确保温度场的均匀0 H+ B/ P  |1 k0 d
    ,9,型壳焙烧的升温速率?坚持先慢后快,当然也要根据模壳材料来,有的材料要发生相变,要考虑
    / e/ G; @- j, m5 l! F# W: M4 d10,型壳的焙烧温度?焙烧温度要根据制壳材料,粘结剂等决定,一般水玻璃800-900度,水玻璃硅溶胶复合850-930左右,硅溶胶一般1000-1150左右
    2 ~" R0 N, i( U+ d9 Y4 `6 u11,型壳的焙烧时间?我以模壳红透无挥发物为好
    6 B/ r6 B" `4 \$ r; q12,型壳的保温时间?根据制壳材料,模壳薄厚决定
    8 D8 ^/ a+ w: k$ @$ N  V13,型壳壳层厚的与壳层薄的焙烧要求的区别?厚的焙烧温度可高点,保温时间长点,薄的相反,但要根据制壳材料决定,6 E1 y. q. p0 b- r
    14,焙烧到什么样的程度才是高质量的型壳?不必过分追求至善至美,否则也是浪费。3 g( M% J3 G6 r& A
    个人认为,凡事无绝对,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65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22: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冰与火之歌 5 o, y4 p# }  q9 c- }; s

      G# [% l/ J+ X5 N5 q前辈的问题在论坛中无疑又是一颗重磅炸弹。- Y# R, {! I* n, _# e- }, T1 B
    答:我希望是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参与讨论的人越多越好!
    2 w' T- H! L5 W  T
    3 O5 c/ A( f" m7 I" S. Y) @我对焙烧认识还比较浅。我这里只有电焙烧炉和燃气焙烧炉。电焙烧炉只用于简单铸件,6 s7 D  {# l/ @
    答:电炉的优点是焙烧型壳干净,但是升温慢,降温快,对型壳很不利,很容易引起浇不足的缺陷。
    / O" c- v! }+ B8 r: u8 F+ [" a6 p容易出现铸造缺陷的都用燃气炉。燃气炉的优势估计大家也都清楚。焙烧温度在1100--1200,一般达到温度后保温>30分钟,但是对于大件保温也不超过50分钟。$ {" N# V3 U. m
    答:你的型壳温度焙烧到很到的,经常是1100-1200度吗?我们只是浇不足的铸件才是这个温度。我们一般的铸件温度是1050-1080度。
    % V, p9 ^- K- r# m+ V% E  i7 h6 i5 @; f2 \  l! u
    焙烧好的型壳在炉内成透亮的红色,没烧透的话会发黑。焙烧好的型壳冷却后是很干净的白色。2 e- i+ r2 x  o' N9 T! m
    答:焙烧好的型壳在炉内应该是呈玻璃态、白亮色。焙烧好的型壳冷却后是蔷薇色。
    % i% F0 [1 D4 t) ]" {& r
    7 N* F# ?- D% W2 ?书上说型壳焙烧温度低时间短会透气性差有应力,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降低强度和变形。
    $ u9 U5 ^) ?% L/ V答:这个理论是对的。: Q# k  `  u2 R0 ^- {! v
    浇注时电炉一般开火,燃气炉针对产品开火,燃气炉开火的话工人太受罪。
    + J9 ]' _0 ~5 r5 J0 Q- d答:我们一般都是开火浇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65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22: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小罗
    7 p! E; e) I/ F) Q3 s% E- V2 [9 L( n* D( T: S) U* ]

    $ E# O' x2 U) r    培烧时型壳怎么样放置最好?* s* H$ N: W: C- f- u% [
    答:当然是将浇口杯横放,或者朝下。最好是朝下!6 e1 q6 s6 l) q( d- i
    对于将浇口杯朝下,不能热交换,是错误的说法,电炉底板下有电阻丝加热,煤气反应炉地板下也有通气口,目的就是让热量流畅和排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65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22: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FD3S 8 h" x7 m/ U+ `- q' u0 ]! G

      P4 n6 X6 I6 I5 D' v$ Q( Q
    / M# D3 g3 W, D* d    小弟在5月11号第一次试验,焙烧温度782度,2 ^3 N# @' W- G5 w: K$ }* j' [7 r8 ?
    答:是什么型壳,那么低的焙烧温度?
    1 p8 i# x; x7 h- z从室温开始放入型壳,大概保温15分钟左右。
    + V0 ^% t) \- s4 `! }3 @0 E答:保温时间太短,应该要30分钟,一定要烧透。
    4 L3 o. V" V% V2 q由于型壳不够,在浇注完所有型壳后,没有再次放入型壳,顺便说下,浇口杯朝上的。* G+ I+ I$ R9 r( Z. U1 n
    答:浇口杯朝上,灰尘容易进入型壳的型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6-17 19:02 , Processed in 0.2309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