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cxcwsq

[活动结束] [迎元旦活动二] 热加工行业词条展示

 关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5 15:5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2-27 23: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氏体Martensite

    马氏体  马氏体(martensite)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最先由德国冶金学家 Adolf Martens(1850-1914)于19世纪90年代在一种硬矿物中发现。马氏体的三维组织形态通常有片状(plate)或者板条状(lath),但是在金相观察中(二维)通常表现为针状(needle-shaped),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为针状的原因。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BCT)。中高碳钢中加速冷却通常能够获得这种组织。高的强度和硬度是钢中马氏体的主要特征之一。
      马氏体就是以人命命名的:
      对于学材料的人来说,“马氏体”的大名如雷贯耳,那么说到阿道夫·马滕斯又有几个人知道呢?其实马氏体的“马”指的就是他了。在铁碳组织中这样以人名命名的组织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名称和它们背后那些材料先贤的故事。
      马氏体Martensite,如前所述命名自Adolf Martens (1850-1914)。这位被称作马登斯或马滕斯的先生是一位德国的冶金学家。他早年作为一名工程师从事铁路桥梁的建设工作,并接触到了正在兴起的材料检验方法。于是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铁的金相组织,并在1878年发表了《铁的显微镜研究》,阐述金属断口形态以及其抛光和酸浸后的金相组织。(这个工作我们现在做的好像也蛮多的。)他观察到生铁在冷却和结晶过程中的组织排列很有规则(大概其中就有马氏体),并预言显微镜研究必将成为最有用的分析方法之一(有远见)。他还曾经担任了柏林皇家大学附属机械工艺研究所所长,也就是柏林皇家材料试验所("Staatliche Materialprüfungsamt")的前身,他在那里建立了第一流的金相试验室。1895年国际材料试验学会成立,他担任了副主席一职。直到现在,在德国依然有一个声望颇高的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6 收起 理由
    admin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5 15:5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2-27 23: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贝氏体 

     30年代初美国人E.C.Bain等发现低合金钢在中温等温下可获得一种高温转变及低温转变相异的组织后被人们称为贝氏体。
      该组织具有较高的强韧性配合。在硬度相同的情况下贝氏体组织的耐磨性明显优于马氏体,因此在钢铁材料中基体组织获得贝氏体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贝氏体等温淬火:是将钢件奥氏体化,使之快冷到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260~400℃)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的淬火工艺,有时也叫等温淬火。一般保温时间为30~60min。
      贝氏体;贝茵体;bainite
      又称贝茵体。钢中相形态之一。钢过冷奥氏体的中温(350~550℃)转变产物,α-Fe和Fe3C 的复相组织。贝氏体转变温度介于珠光体转变与马氏体转变之间。在贝氏体转变温度偏高区域转变产物叫上贝氏体(up bai-nite),其外观形貌似羽毛状,也称羽毛状贝氏体。冲击韧性较差,生产上应力求避免。在贝氏体转变温度下端偏低温度区域转变产物叫下贝氏体。其冲击韧性较好。为提高韧性,生产上应通过热处理控制获得下贝氏体。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6 收起 理由
    admin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5 15:5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2-27 23: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共析渗碳

    碳溶解在铁的晶格中形成固溶体,碳溶解到α——铁中的固溶体叫铁素体,溶解到γ——铁中的固溶体叫奥氏体。铁素体与奥氏体都具有良好的塑性。当铁碳合金中的碳不能全部溶入铁素体或奥氏体中时,剩余出来的碳将与铁形成化合物——碳化铁(Fe3C)这种化合物的晶体组织叫渗碳体,它的硬度极高,塑性几乎为零。 从反映钢的组织结构与钢的含碳量和钢的温度之间关系的铁碳平衡状态图上可见,当碳的含量正好等于0.77%时,即相当于合金中渗碳体(碳化铁)约占12%,铁素体约占88%时,该合金的相变是在恒温下实现的。即在这种特定比例下的渗碳体和铁素体,在发生相变时,如果消失两者同时消失(加热时),如果出现则两者又同时出现,在这一点上这种组织与纯金属的相变类似。基于这个原因,人们就把这种由特定比例构成的两相组织当作一种组织来看待,并且命名为珠光体,这种钢就叫做共析钢。即含碳量正好是0.77%的钢就叫做共析钢,它的组织是珠光体。


    珠光体是奥氏体(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发生共析转变所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共析体。其形态为铁素体薄层和渗碳体薄层交替重叠的层状复相物,也称片装珠光体。用符号P表示,含碳量为ωc=0.77%。其力学性能介于铁素体与渗碳体之间,决定于珠光体片层间距,即一层铁素体与一层渗碳体厚度和的平均值。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6 收起 理由
    admin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5 15:5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2-27 23: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渗碳体  cementite

      分子式:Fe3C
      铁和碳形成的化合物。钢中的碳化铁(Fe3C)相。
      具有正交晶体结构,其晶格为复杂的正交晶格,硬度很高HBW=800,塑性、韧性几乎为零,脆性很大,延伸率接近于零。
      渗碳体的含碳量为ωc=6.69%,熔点1227℃。热力学稳定性不高,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形成石墨。在230℃以下,具有一定的磁性。
      渗碳体内经常固溶有其他元素。在碳钢中,一部分铁为锰所置换;在合金钢中铁为铬、钨、钼等元素所置换,形成合金渗碳体。
      在铁碳合金中有不同形态的渗碳体,渗碳体在钢和铸铁中一般呈片状、球状或网状。其数量、形态与分布对铁碳合金的性能有直接影响,可作为铁碳合金的重要强化相。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6 收起 理由
    admin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5 15:5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2-27 23: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焊接工艺

      不同的焊接方法有不同的焊接工艺。焊接工艺主要根据被焊工件的材质、牌号、化学成分,焊件结构类型,焊接性能要求来确定。首先要确定焊接方法,如手弧焊、埋弧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等,焊接方法的种类非常多,只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焊接方法后,再制定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工艺参数的种类各不相同,如手弧焊主要包括:焊条型号(或牌号)、直径、电流、电压、焊接电源种类、极性接法、焊接层数、道数、检验方法等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6 收起 理由
    admin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5 15:5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2-27 23: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材料焊接性

    焊接性  Weldability
      焊接性是指在一定焊接条件下,是否易于获得优良焊接接头的能力称为焊接性或可焊性。
        是指某种金属用特定的焊接方式进行焊接时,其焊逢的各种性能的优劣如何。如焊接的牢固程度,需要的电流的大小,是否会有砂眼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5 15:5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2-27 23: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铸铁

    英文名:cast iron
      含碳量在2%以上的铁碳合金。工业用铸铁一般含碳量为2%~4%。碳在铸铁中多以石墨形态存在,有时也以渗碳体形态存在。除碳外,铸铁中还含有1%~3%的硅,以及锰、磷、硫等元素。合金铸铁还含有镍、铬、钼、铝、铜、硼、钒等元素。碳、硅是影响铸铁显微组织和性能的主要元素。铸铁可分为:①灰口铸铁。含碳量较高(2.7%~4.0%),碳主要以片状石墨形态存在,断口呈灰色,简称灰铁。熔点低(1145~1250℃),凝固时收缩量小,抗压强度和硬度接近碳素钢,减震性好。用于制造机床床身、汽缸、箱体等结构件。②白口铸铁。碳、硅含量较低,碳主要以渗碳体形态存在,断口呈银白色。凝固时收缩大,易产生缩孔、裂纹。硬度高,脆性大,不能承受冲击载荷。多用作可锻铸铁的坯件和制作耐磨损的零部件。③可锻铸铁。由白口铸铁退火处理后获得,石墨呈团絮状分布,简称韧铁。其组织性能均匀,耐磨损,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用于制造形状复杂、能承受强动载荷的零件。④球墨铸铁。将灰口铸铁铁水经球化处理后获得,析出的石墨呈球状,简称球铁。比普通灰口铸铁有较高强度、较好韧性和塑性。用于制造内燃机、汽车零部件及农机具等。⑤蠕墨铸铁。将灰口铸铁铁水经蠕化处理后获得,析出的石墨呈蠕虫状。力学性能与球墨铸铁相近,铸造性能介于灰口铸铁与球墨铸铁之间。用于制造汽车的零部件。⑥合金铸铁。普通铸铁加入适量合金元素(如硅、锰、磷、镍、铬、钼、铜、铝、硼、钒、锡等)获得。合金元素使铸铁的基体组织发生变化,从而具有相应的耐热、耐磨、耐蚀、耐低温或无磁等特性。用于制造矿山、化工机械和仪器、仪表等的零部件。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6 收起 理由
    admin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5 15:5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2-27 23: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铸钢(cast steel)

      用以浇注铸件的钢。铸造合金的一种。铸钢分为铸造碳钢、铸造低合金钢和铸造特种钢3类。
      ①铸造碳钢。以碳为主要合金元素并含有少量其他元素的铸钢。含碳小于0.2%的为铸造低碳钢,含碳0.2%~0.5%的为铸造中碳钢,含碳大于0.5%的为铸造高碳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铸造碳钢的强度增大,硬度提高。铸造碳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和韧性,成本较低,在重型机械中用于制造承受大负荷的零件,如轧钢机机架、水压机底座等;在铁路车辆上用于制造受力大又承受冲击的零件如摇枕、侧架、车轮和车钩等。
      ②铸造低合金钢。含有锰 、铬、铜等合金元素的铸钢。合金元素总量一般小于5%,具有较大的冲击韧性,并能通过热处理获得更好的机械性能。铸造低合金钢比碳钢具有较优的使用性能,能减小零件质量,提高使用寿命。
      ③铸造特种钢。为适应特殊需要而炼制的合金铸钢,品种繁多,通常含有一种或多种的高量合金元素,以获得某种特殊性能。例如 ,含锰11%~14%的高锰钢能耐冲击磨损,多用于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的耐磨零件;以铬或铬镍为主要合金元素的各种不锈钢,用于在有腐蚀或650℃以上高温条件下工作的零件,如化工用阀体、泵、容器或大容量电站的汽轮机壳体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10 收起 理由
    admin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28 06: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固溶处理

    定义:将合金加热至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然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使合金中各种相充分溶解,强化固溶体,并提高韧性及抗蚀性能,消除应力与软化,以便继续加工或成型。
    适用:多种特殊钢,高温合金,特殊性能合金,有色金属。
    尤其适用:1.热处理后须要再加工的零件。
    2.消除成形工序间的冷作硬化。
    3.焊接后工件。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6 收起 理由
    admin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28 09: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等温退火
    工艺:将钢加热到高于Ac3(或Ac1)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后,较快冷却到珠光体区的某一温度,并等温保持,使A转变为
    P然后空冷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与完全退火相同,转变较易控制。

    适用于A较稳定的钢:高碳钢(w(c)>0.6%)、合金工具钢、高合金钢(合金元素的总量>10%)。等温退火还有利于获得均匀的组织和性能。但不适用于大截面钢件和大批量炉料,因为等温退火不易使工件内部或批量工件都达到等温温度

    [ 本帖最后由 sunnylaiy 于 2008-12-28 09:1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6 收起 理由
    admin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5-4-8 08:21
  • 签到天数: 16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8-12-28 18: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应淬火(induction hardening)
      感应加热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在工件内产生涡流而将工件进行加热。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与普通淬火比具有如下优点:
      1.热源在工件表层,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
      2.工件因不是整体加热,变形小
      3.工件加热时间短,表面氧化脱碳量少
      4.工件表面硬度高,缺口敏感性小,冲击韧性、疲劳强度以及耐磨性等均有很大提高。有利于发挥材料地潜力,节约材料消耗,提高零件使用寿命
      5.设备紧凑,使用方便,劳动条件好
      6.便于机械化和自动化
      7.不仅用在表面淬火还可用在穿透加热与化学热处理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6 收起 理由
    admin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29 10: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铸钢与轧钢】

    铸钢是按照铸件要求的材质进行配料,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之熔化成钢水,倒在模具中定型。脱模后进行打磨或精车出成品

    轧钢是将坯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不熔化,达到可朔性。(一般在1100-1300度之间)通过轧机挤压制成的型材或线材。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6 收起 理由
    admin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29 11: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轧钢与轧钢介绍】
    轧钢(zhá gāng):就是用轧机对钢坯进行压力加工,获得需要的形状规格和性能的过程。
    轧机主要由几组轧辊构成,轧辊是一对转动方向相反的辊子,两个辊子之间形成一定形状的缝或孔,钢坯通过轧辊就成为一定形状的钢材。
    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轧制称为热轧;
    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轧制称为冷轧;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6 收起 理由
    admin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29 13: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球化退火]

    使钢中碳化物球状化,获得粒状珠光体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工艺:加热至Ac1以上20~30℃℃温度,保温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2~4h为宜,冷却方式通常采用炉冷,或在Ar1以下20℃左右进行较长时间等温。主要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如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轴承钢等。过共析钢经轧制、锻造后空冷的组织是片层状的珠光体与网状渗碳体,这种组织硬而脆,不仅难以切削加工,在以后的淬火过程中也容易变形和开裂。球化退火得到球状珠光体,在球状珠光体中,渗碳体呈球状的细小颗粒,弥散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球状珠光体与片状珠光体相比,不但硬度低,便于切削加工,而且在淬火加热时,奥氏体晶粒不易粗大,冷却时变形和开裂倾向小。如果过共析钢有网状渗碳体存在时,必须在球化退火前采用正火工艺消除,才能保证球化退火正常进行。
        目的: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为淬火作组织准备。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6 收起 理由
    admin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29 21: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热裂               
    在铸件上有穿透或不穿透的裂纹(主要是弯曲形的),开裂处金属表皮氧化.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6 收起 理由
    admin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5 15:5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2-29 21: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裂纹  crack

      1材料在应力或环境(或两者同时)作用下产生的裂隙。分微观裂纹和宏观裂纹。裂纹形成的过程称为裂纹形核。已经形成的微观裂纹和宏观裂纹在应力或环境(或两者同时)作用下,不断长大的过程,称为裂纹扩展或裂纹增长。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即造成材料的断裂。裂纹可分为:交变载荷下的疲劳裂纹;应力和温度联合作用下的蠕变裂纹;惰性介质中加载过程产生的裂纹;应力和化学介质联合作用下的应力腐蚀裂纹;氢进入后引起的氢致裂纹。每一类裂纹的形成过程及机理都不尽相同。裂纹的出现和扩展,使材料的机械性能明显变差。抗裂纹性是材料抵抗裂纹产生及扩展的能力,是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6 收起 理由
    admin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5 15:5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2-29 21: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热裂纹 

     【定义】焊后焊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再次加热而产生的裂纹。
      焊后焊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再次加热(消除应力热处理或其它加热过程)而产生的裂纹称为再热裂纹。再热裂纹通常发生在熔合线附近的粗晶区中,从焊趾部位开始,延向细晶区停止。钢中Cr、Mo、V、Nb、Ti等元素会促使形成再热裂纹,其影响可用下式表示△G′=Cr+3.3Mo+8.1V+10C-2△G′>2时,对再热裂纹敏感;1.5<△G′<2时,一般;△G′<1.5时,对再热裂纹不敏感。
      防止产生再热裂纹的方法:
      (1)预热 预热温度为200~450℃。若焊后能及时后热,可适当降低预热温度。例如,18MnMoNb钢焊后在180℃热处理2h,预热温度可降低至180℃。
      (2)应用低强度焊缝, 使焊缝强度低于母材以增高其塑性变形能力。
      (3)减少焊接应力, 合理地安排焊接顺序、减少余高、避免咬边及根部未焊透等缺陷以减少焊接应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10 收起 理由
    admin + 10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5 15:5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2-29 21: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冷裂纹

      【定义】焊接接头冷却到较低温度下(对于钢来说在MS温度,即奥氏体开始转变为马氏体的温度以下) 时产生的焊接裂纹。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5 15:5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2-29 21: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沿晶断裂

      当今金属或合金沿晶界析出连续或不连续的网状脆性相时,在外力的作用下,这些网状脆性相将直接承受载荷,很易于破碎形成裂纹并使裂纹沿晶界扩展,造成试样沿晶界断裂,它是完全脆性的正断。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6 收起 理由
    admin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5 15:5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2-29 21: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穿晶断裂  transcrystalline rupture

      穿晶断裂时裂纹穿过晶粒内部扩展。穿晶断裂可以是宏观塑性断裂,也可以是宏观脆性断裂。如低碳钢试样在室温下进行拉伸试验时的断裂,即穿晶断裂。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6 收起 理由
    admin + 6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8-19 15:43 , Processed in 0.33123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