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astengineer

[讨论] 大家点评一下这段论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1
  • 签到天数: 3568 天

    连续签到: 1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0-4-5 12: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20-4-5 11:16
    对的,对于球铁 共晶石墨析出的控制至关重要,初晶石墨的控制也要给与充分的重视。 ...

    反复看了几遍,越看越感觉看不下去了,共晶凝固到了后期,随着共晶团的不断长大,共晶团之间的熔体在最后进入凝固的时候,补缩通道被“堵死”,从而导致了晶间缩松,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也正是因为这样,故,孕育剂的用量不宜过大(导致的缩松更严重);同时,在共晶的初中期,根据溶液的择优凝固原则,最后排挤到共晶团之间的熔体,实际上就是低温的“大染缸”~

    而此时,能在最后的熔体中产生“二次石墨球”,那还真是个奇迹,所以,要发明“智能”孕育剂,但愿,这不会是空想!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1
  • 签到天数: 3568 天

    连续签到: 1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0-4-5 12: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20-4-5 09:20
    如果谈“二次石墨化“,应当是指铸铁凝固过程不同阶段的石墨化过程。1:液相线以上,随着液体温度降低,碳在 ...
         正好今天围绕董工的话题,学习、充电,充实了周末的内容

          刚才在百度上查了一下(本人还真的不怎么问度娘,总感觉得度娘不职业,今天一查,发现不是不职业,而是很不职业!),还真的吓一跳!

          铸铁的石墨化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铸铁的石墨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液相亚共晶结晶阶段。包括,从过共晶成分的液相中直接结晶出一次石墨,从共晶成分的液相中结晶出奥氏体加石墨,由一次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在高温退火时分解形成的石墨。
          中间阶段,即共晶转变亚共析转变之间阶段。包括从奥氏体中直接析出二次石墨和二次渗碳体在此温度区间分解形成的石墨。
          第三阶段,即共析转变阶段。包括共析转变时,形成的共析石墨和共析渗碳体退火时分解形成的石墨。铸铁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石墨相形态,随铁水成分(变质剂含量、硫和氧等杂质元素的含量、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等)、冷却速度、孕育状态、铁水的过热和静置等的变化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结果。

          坛友们,你们你怎么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4-5 12:41: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的,对于球铁凝固后期的共晶团之间的最后凝固区,是球铁反球化元素偏聚区,这部位会有碳化物 .畸形石墨.夹杂物存在,而大师孕育剂里的O.S却能独善其身 在整个球铁液态石墨形核.长大及整个球铁共晶结晶过程中,不受物理.化学干扰,逆袭而上 ,在球铁冒口补缩能力达最小时  准确的在逆境中,球墨石墨形核并长大,来完成大师论述的石墨自补效能。实际上就是一个童话。不知大师的这种金属学凝固思维逻辑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真希望大师能提供球铁试样,在共晶结晶过程中,各阶段的液淬金相,把最后凝固区中的球墨形核.长大的金相图片展示出来。以正视听。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4-5 14:53: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写文章的大师,做为在孕育剂里加O.S,做为一种新的孕育型式,或许对提高球墨铸铁的球数有效果,但 决不会像你侃侃而谈的那样,孕育剂里的O.S会选择性的,在铸铁即将凝固时,形成二次石墨形核并长大,这不符合金属学物理化学定律 也不符合金属学凝固原理。不知其原理,但,决不可乱讲。希望你能拿出球铁试样的凝固过程的液淬金相。和论坛的坛友共同探讨O.S孕育剂的金属学原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28 10:45
  • 签到天数: 10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0-4-5 15: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20-4-5 14:53
    这位写文章的大师,做为在孕育剂里加O.S,做为一种新的孕育型式,或许对提高球墨铸铁的球数有效果,但 决不 ...

    估计是用了智能技术,智能世界,你我不懂,但专家懂!包括,空间石墨球、四元磷共晶、氮的临界控制、… …,你能懂吗?
  • TA的每日心情

    前天 07:59
  • 签到天数: 194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0-4-5 19: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埃肯的硫氧孕育剂已经卖了几十年了,董工方便发下全文吗?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4-5 19:57: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里就有,按题目搜索一下就可以。没用过,只不过是对作者的___冒口补缩通道失效后,才启动O.S石墨形核机制的论述,有违球铁凝固理论,而置疑作者对O.S孕育剂,在球铁晶间形核机制的论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4-5 22:0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20-4-6 08:39 编辑
    铸造小猫 发表于 2020-4-5 19:32
    埃肯的硫氧孕育剂已经卖了几十年了,董工方便发下全文吗?


    如果文章的作者:
    1:只不过从热分析曲线的再辉曲线特征。
    2:用O.S孕育剂与75SiFe孕育剂试样的金相中秋数和球经区别对比。

    来定论O.S孕育剂,论及在试样凝固的后期的共晶团间的最后凝固区中,有二次小直径石墨的再形核与长大的特征,而没有试样凝固过程的液淬金相佐证。这个文章的梗概簡述中的定论,从球铁金属学凝固理论上讲。就是错误的了。
    截图00.jpg
    截图01.jp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4-6 04: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铸造小猫 发表于 2020-4-5 19:32
    埃肯的硫氧孕育剂已经卖了几十年了,董工方便发下全文吗?

    论坛里也有。

    球铁的缩松及QKS抗缩松孕育剂的应用.pdf

    4.7 MB, 下载次数: 64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28 10:45
  • 签到天数: 10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0-4-6 08: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20-4-5 22:09
    如果文章的作者:
    1:只不过从热分析曲线的再辉曲线特征。
    2:用O.S孕育剂与75SiFe孕育剂试样的金相中秋数 ...

    我关心的就是这“二次石墨晶核“的形成机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4-6 08: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20-4-6 17:24 编辑

    这两张图片,都是在球铁共晶结晶区段之中,结晶的球型石墨,大师却能根据金相图片视野中的不同球径和分布,能确定哪些是共晶结晶初期,哪些是共晶结晶中期,哪些是共晶结晶后期结晶出来的球墨。真是火眼金睛,让世人嘱目

    按文章作者的推论。不知这两张图片中是否也有初晶石墨球,二次石墨球。三次石墨球.....很想讨教一下.    
    截图02.jpg
    截图03.jp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1
  • 签到天数: 3568 天

    连续签到: 1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0-4-6 12: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20-4-6 08:48
    按文章作者的推论。不知这两张图片中是否也有初晶石墨球,二次石墨球。三次石墨球.....很想讨教一下.   ...

    要是按照百度的逻辑,更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4-11 16: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20-4-11 21:24 编辑

    这是O.S孕育剂的根本原理:

    ----希望文章作者,能看懂上图中,右面的两张腐蚀图片和左面的两张非腐蚀图片中球墨的对应关系。及共晶结晶最后凝固区与金相图片中球墨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就是说----

    球铁在共晶凝固后期,析出大量细小的石墨球----二次球墨形核论点是错误的.

    截图00.jpg
    截图01.jpg
    083921s4ozpp22z6lo3g5p.jp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4-11 16:51: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20-4-11 21:26 编辑

    这又使人们想起,1.8Si%,1.8C%的球墨铸钢。铸元素可以改变球铁晶间碳化物的形态。球铁凝固收缩自补效应在铸钢,铝合金,铜合金,高铬铸铁中的应用,...大师们的误导无处不在。可叹。
    均衡凝固大师,也是为了把均衡凝固理论推演到铝合金,铜合金的凝固过程,也提出过“同时凝固“论

    最基本原理性的知识都搞不清,也好夸夸其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12 10:45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0-5-18 09: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理解所说的一次石墨不应当叫一次石墨,在铁碳硅伪二元相图上是初析石墨;二次石墨才是共晶石墨,三次石墨应该就是共析石墨。文章描述错误,按照S、O孕育剂原理是降低初析石墨,增加共晶石墨来降低缩孔、缩松。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12 10:45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0-5-18 09: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sundy2009 发表于 2020-5-18 09:23
    个人理解所说的一次石墨不应当叫一次石墨,在铁碳硅伪二元相图上是初析石墨;二次石墨才是共晶石墨,三次石 ...

    说错了,二次石墨应该是奥氏体的脱碳;所以铸铁凝固过程石墨析出分为四个过程初析石墨,共晶石墨,二次石墨,共析石墨;O、S孕育剂减少了初析石墨析出,增加共晶石墨析出;后续的奥氏体脱碳和共析石墨影响未了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5-18 14:23: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共晶结晶定义_是奥氏体与石墨两相,在共晶点的温度和碳浓度下,它们的自形核及相互为基底的共晶结晶过程,即有依石墨表面的奥氏体形核的共晶结晶过程,也有在石墨周边的富铁相的奥氏体形核和长大过程,依此过程,共晶团形核长大,这个过程中的石墨相的长大和奥氏体释碳过程形成的石墨相,都是共晶结晶过程中的石墨相的析出长大过程,不能分解讨论和定义__应都属于共晶石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11-16 07:24 , Processed in 0.1074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