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3-18 07:14 |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发表于 2020-4-12 19:23: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20-4-12 20:28 编辑 ( y3 ?. E) A4 T; K; c
fbi-2008 发表于 2020-4-12 12:07+ ]) C8 k5 s" F% ]! e
那20楼的情况如何解释呢?同一工艺,有时好有时不好
9 {3 n/ |; B: [5 N! Q
/ A$ y9 v$ e/ V: J$ p$ r6 N5 V/ X根据共晶结晶的杠杆定律,这三种区段的高温铁素体在包晶转变后 ,形成的奥氏体也存在晶内的碳的固溶度不同,而形成的晶内偏析。又导致在不完全奥氏体化的晶内碳浓度不同 ,也就导致了热处理后,各部位的Mf温度不同。# v! i; Z M/ p
) o6 I$ e) j, E! E0 o
这样,轴端的三个区段的马氏体化%就不同了。日本谈的50度的问题,太精细化,对于正火处理空冷时的Mf点的精确温度控制是困难的。
9 T& B, t% o. X5 o* ~3 ]8 P以上,我的意见,粗晶是一个方面,各部位的区域晶内碳偏析为主因。
" `4 Z( S0 p* i这种三个部位的晶内碳偏析,恰与楼主的波性变化区段是一致的。
. c% z* v/ J" W9 [5 d$ ]致于20楼和楼主的二次热处理后就完全合格,就又反证了。这个缺陷就是热处理过程中,完全奥氏体化不均匀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