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恶魔天尊

[求助] 厚大低碳马氏体不锈钢铸钢件UT无底波原因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11-19 21:56
  • 签到天数: 1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0-4-11 22: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20-4-11 07:44
    8 D$ ?( @- V) U5 X, a看件重,壁厚差别 ,浇.冒口设置吧。日本的结论,不贴切。下马氏点温度,他能控制那么准确,置疑。 ...

    % P+ \/ `# R6 n! I0 E, l和成分有关系不?会不会成分导致热处理需要的曲线发生偏移影响了热处理效果。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3 04:26
  • 签到天数: 37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0-4-12 06: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 i. k/ S" [3 R6 q2 R+ `3 ^
    合金含量高,凝固过程有偏析,导致表面局部组织不一样,内部晶粒粗大,二次热处理解决了这样的问题,所以嘛,过
    . o/ S$ R: X" M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0-4-12 07:46: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bi-2008 发表于 2020-4-11 22:06
    " m  N7 |9 m& f  l5 f2 S4 d3 G和成分有关系不?会不会成分导致热处理需要的曲线发生偏移影响了热处理效果。 ...

    4 B$ d* [4 ]+ p. E4 A7 I3 r1 b, k和成份没关系,应该是是和冒口的设置有关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0-4-12 07:49: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楼主回朔一下浇.冒口的设置,零件各部位尺寸。才能大体判定。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1-9-1 13:40
  • 签到天数: 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0-4-12 10: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原因分析,请各位指点是否正确
    4 D5 {9 c1 C  K" Y) l 4.jpg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1-9-1 13:40
  • 签到天数: 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0-4-12 10: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fbi-2008 发表于 2020-4-11 22:06
    2 `. c+ k$ X9 q* C4 X& F$ A和成分有关系不?会不会成分导致热处理需要的曲线发生偏移影响了热处理效果。 ...
    ; M- L0 e+ D5 F- M
    针对粗晶的分布,个人认为成分不是主要因素。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3 04:26
  • 签到天数: 37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0-4-12 11: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恶魔天尊 发表于 2020-4-12 10:41
    " I. `7 a8 T$ v) t针对粗晶的分布,个人认为成分不是主要因素。

    . l1 }5 m/ b" S偏析有没有关系呢?会不会产生偏析呢?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又有什么合理解释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0-4-12 11: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20-4-12 14:10 编辑
    ) Y+ h* A: u& |4 D9 Q, ]0 U5 j( T  u) S. O6 x. L( O1 G
    看图。
    " U  o# E4 c$ p" n4 C* K8 U3 _& O
    一点看法。供参考。
    截图06.jpg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11-19 21:56
  • 签到天数: 1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0-4-12 12: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20-4-12 07:46
    : m+ @+ J: V+ d9 z6 C5 H和成份没关系,应该是是和冒口的设置有关系。

    4 {+ B: V6 v" P/ {; `那20楼的情况如何解释呢?同一工艺,有时好有时不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0-4-12 12: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fbi-2008 发表于 2020-4-12 12:07" |: @# j, _' q1 p
    那20楼的情况如何解释呢?同一工艺,有时好有时不好

    : q# K0 @- ]+ M! \楼主和20楼都应当属于完全奥氏化不完全的原因。只不过情节不同而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0-4-12 19:23: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20-4-12 20:28 编辑 ( y3 ?. E) A4 T; K; c
    fbi-2008 发表于 2020-4-12 12:07+ ]) C8 k5 s" F% ]! e
    那20楼的情况如何解释呢?同一工艺,有时好有时不好

    9 {3 n/ |; B: [5 N! Q
    / A$ y9 v$ e/ V: J$ p$ r6 N5 V/ X根据共晶结晶的杠杆定律,这三种区段的高温铁素体在包晶转变后 ,形成的奥氏体也存在晶内的碳的固溶度不同,而形成的晶内偏析。又导致在不完全奥氏体化的晶内碳浓度不同 ,也就导致了热处理后,各部位的Mf温度不同。# v! i; Z  M/ p
    ) o6 I$ e) j, E! E0 o
    这样,轴端的三个区段的马氏体化%就不同了。日本谈的50度的问题,太精细化,对于正火处理空冷时的Mf点的精确温度控制是困难的。
    9 T& B, t% o. X5 o* ~3 ]8 P以上,我的意见,粗晶是一个方面,各部位的区域晶内碳偏析为主因。
    " `4 Z( S0 p* i这种三个部位的晶内碳偏析,恰与楼主的波性变化区段是一致的。
    . c% z* v/ J" W9 [5 d$ ]致于20楼和楼主的二次热处理后就完全合格,就又反证了。这个缺陷就是热处理过程中,完全奥氏体化不均匀所致。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11-19 21:56
  • 签到天数: 1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0-4-12 20: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20-4-12 19:23
    : i- X3 |( W3 c0 p这三种高温铁素体在包晶转变后 ,形成的奥氏体也存在晶内的碳的固溶度不同,而形成的晶内偏析。又导致在 ...

    * {) ]7 C  R: t0 A' \' ?如果这种碳偏析,热处理时碳扩散范围应该有限的,很难调整吧?
    # ^5 _( A, N! H3 M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0-4-12 20: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fbi-2008 发表于 2020-4-12 20:14
    2 D  S+ I- m2 h" D: c& S如果这种碳偏析,热处理时碳扩散范围应该有限的,很难调整吧?

    , b8 x& I" {9 h) b完全奥氏体化过程:
    ( s+ K1 i- U9 h  m& h1:在铸态晶界重新奥氏体形核。
    / c# C" U) T1 M2:形核和奥氏体长过程中会有晶内偏析的均匀化,也会有晶粒重组的固溶碳的平衡过程。
    3 N2 l# [  m* B0 i, Z" z1 e% \3:如图中的细晶粒和粗晶粒内的碳浓度和晶粒再形核。就需要有充分的时间来达到完全奥氏体化。# `! \4 q6 l$ K# }4 ~! t
    4:楼主的热处理工艺应当是合理的,可能对于这种壁厚的铸件完全奥氏体化过程,有不尽人意之处。而不得已二次热处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3 04:26
  • 签到天数: 37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0-4-13 06: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大概也是董工这样的看法,只是我无法表达这么透彻,学习了,谢谢
    5 T& J% j* O. Q# r( L$ z6 R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0-4-13 07:3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20-4-13 08:43 编辑 2 |) F1 Y* v- ?
    铸造小虎 发表于 2020-4-12 11:38
    4 P) @4 S- M6 O" T2 k9 A. f偏析有没有关系呢?会不会产生偏析呢?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又有什么合理解释啊 ...

    + r% X# p8 \) I! a+ G3 d
    " D& k" l% D# V# x, E1 Y1 X对的。
      O: S, {) Z" Q" g9 _$ @0 w# H# G分析一定要有理论依据。
    115006r1cwwcscuemcy1mh.jpg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1-9-1 13:40
  • 签到天数: 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0-4-13 07: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20-4-12 12:16
    ; Q* Z/ [6 J$ ?1 a楼主和20楼都应当属于完全奥氏化不完全的原因。只不过情节不同而已。

    2 N+ P) ^  I& w) F" r" F同意。铸造缺陷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所讲的只能针对我这个案例,前几年我们也遇到过转轮体(SCS1)大平面无底波,但他是局部,又是另外一种情况。肯定不能用到这里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1-9-1 13:40
  • 签到天数: 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0-4-13 08: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恶魔天尊 于 2020-4-13 08:07 编辑
    ( R" C- s: w/ N4 Y' Q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20-4-12 20:269 y% H+ I* e: e/ Q* w1 s; r
    完全奥氏体化过程:7 [1 j* z  g/ u5 j' f9 W
    1:在铸态晶界重新奥氏体形核。
    - y  y: |- Q5 n7 z; B2:形核和奥氏体长过程中会有晶内偏析的均匀化,也会 ...

    4 F+ {: v( R+ y4 |" \0 I* U
    9 y1 b/ Y# [$ J" a" L& X, Y如果是奥氏体化不完全的话,我修订工艺是:950/17h+1000/17h+620/19h,原则上应该可以解决这个完全奥氏体化的,事实上依然无底波。这点好像有点矛盾。当然,粗晶区和细晶区碳浓度肯定是有区别的,奥氏体化形核是要靠碳扩散来进行的,从原理来说,castengineer没有错。. o5 z/ P4 x% {6 F% b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不单单这一点的原因吧。马氏体不锈钢的研究到现在还依然有很多在研究的课题,也许它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但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代表性。我所获得的经验就是:2次正火

    点评

    适者是最科学的,推理只不过是原理性的东西。  发表于 2020-4-13 08:11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8 07:14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0-4-13 08: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恶魔天尊 发表于 2020-4-13 07:52. @3 w& _0 V9 q, |0 i5 W; _
    同意。铸造缺陷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所讲的只能针对我这个案例,前几年我们也遇到过转轮体(SCS1)大 ...
    , ~" W! r1 ]- v4 p" k1 b
    这里就有一个冒口温度和铸件凝固温度场的温度梯度及凝固时间间隔的问题,我经历过一个低碳铸钢件,开始是一个大冒口,热处理后冒口根部有裂纹。后来把这个大冒口分解为两个冒口,虽然出品率低了一点。但裂纹没有了。你的大平板件就是这个道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3 04:26
  • 签到天数: 37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0-4-13 08: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20-4-13 08:09
    : ^0 `+ t& o8 _- Y* c$ W* a7 u+ _这里就有一个冒口温度和铸件凝固温度场的温度梯度及凝固时间间隔的问题,我经历过一个低碳铸钢件,开始是 ...
    " ^. c! [* H$ V: e
    冒口不是越大越好,越大对产品质量反过来影响,是恰到好处最好/ O4 i7 a0 _/ `$ K9 i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1-9-1 13:40
  • 签到天数: 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0-4-13 08: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castengineer 发表于 2020-4-12 19:23
    3 \1 \5 V5 }3 q: J6 l根据共晶结晶的杠杆定律,这三种区段的高温铁素体在包晶转变后 ,形成的奥氏体也存在晶内的碳的固溶度不 ...
    . n, ~7 K' }3 {% F2 \& m
    如果是单纯的控制Mf的话,这个倒不是难点。通过计算Mf,再模拟一下,大致的时间和温度(这个按我们的实际经验还是比较吻合的)还是可以推算一下的,只是我个人很难认同日方这种说法。5 h& X. c6 H# i1 B# g- b
    * c/ I, `2 ~4 e
    6.jpg 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5-15 00:08 , Processed in 0.17262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