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难过 2022-5-21 10:29 |
---|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
发表于 2008-8-15 20: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zha
为了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高温合金的总压缩比通常控制在4~10范围内。
8 ~! A. Y: ~( c$ `1 ? y( D* Y 晶粒尺寸对高温合金的性能有较大影响,从室温力学性能的角度看,晶粒愈细愈好。例如GH135合金,当晶粒度从 4~6级细化到 7~9级时,室温疲劳强度从 290MPa提高到400MPa,但从高温性能角度看,晶粒适当粗些可使晶界总面积减少,有利于提高合金的持久强度。对于高温合金来说,晶粒大小不均匀是最有害的,它将使持久强度和抗蠕变强度显著降低。因此,综合晶粒度对室温和高温性能的影响,取均匀适中晶粒为宜。
7 m4 U6 ]3 G5 q/ e7 p7 h 高温合金锻件晶粒的最终尺寸除与固溶温度等有关外,还与固溶前锻件的组织状态有很大关系。如果锻后是未再结晶的组织.而且处于临界变形程度时,固溶处理后将形成粗大晶粒;如果锻后是完全再结晶组织,固溶处理后一般可以获得较细较均匀的晶粒;如果锻后是不完全再结晶组织,固溶处理后晶粒将是大小不均匀的。锻件的组织状态取决于锻造温度和变形程度,应注意控制。# W c, d- z7 p& i( ^
高温合金的锻造特点是:
! F% e% Z A: i0 ^ 1.塑性低: W+ b8 c; N+ M% H# s
高温合金由于合金化程度很高,具有组织的多相性且相成分复杂,因此,工艺塑性较低。特别是在高温下,当含有s、Ph、Sn等杂质元素时,往往削弱了晶粒间的结合力而引起塑性降低。
2 }# F( R+ e# h- ^; m$ s 高温合金一般用强化元素铝、钛的总含量来判断塑性高低,当总含量≥6%(质量分数)时,塑性将很低。镍基高温合金的工艺塑性比铁基高温合金低。高温合金的工艺塑性对变形速度和应力状态很敏感。有些合金铸锭和中间坯料需采用低速变形和包套镦粗,包套轧制,甚至包套挤压才能成形。& a+ G8 n+ @: P& h, B! a7 w
2.变形抗力大. z* d3 p( B: i% q
由于高温合金成分复杂,再结晶温度高,再结晶速度慢,在变形温度下具有较高的变形抗力和硬化倾向。变形抗力一般为普通结构钢的4~7倍。
4 w4 h! L& ]7 \* D 3.锻造温度范围窄. q& s; o% R' E1 [% [8 t( l
高温合金与碳钢相比,熔点低,加热温度过高容易引起过热、过烧。若停锻温度过低,则塑性低、变形抗力大,且易产生冷热混合变形导致锻件产生不均匀粗晶。因此,高温合金锻造温度范围很窄,一般才200℃左右。而镍基耐热合金的锻造温度范围更窄,多数在100~150℃,有的甚至小于100℃。
9 |9 x. n6 R/ V0 v: N' Q9 K 4.导热性差2 w6 U2 }& w$ @! h8 I- r
高温合金低温的热导率较碳钢低得多,所以,一般在700~800℃范围需缓慢预热,否则会引起很大的温度应力,使加热金属处于脆性状态。
( b2 e' x7 J' d: R* a) p. I" Q (二)锻造过程中常见的缺陷与对策; k- d6 v" s: e* {9 U% c
高温合金锻件,除了因原材料冶金质量不良引起的非金属夹杂、异金属夹杂、带状组织。分层、碳化物堆积、点状偏析、残留缩孔和疏松等缺陷外,由于锻造工艺不当经常出现的缺陷有下面几种:/ Q. m8 U$ p/ ^) T' h
1.粗晶
H7 ^$ w) W8 D" V, @- ? 粗晶是指在锻件中存在有晶粒粗大或晶粒大小不均匀的组织。它是高温合金锻件中最常见M一种缺陷。粗晶使材料的疲劳和持久性能明显下降。涡轮叶片、涡轮盘等重要零件,对粗晶均有严格要求。粗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变形温度低于或接近于合金再结晶温度;加热温度过高,变形程度小(处于临界变形程度范围内)或变形不均匀,以及合金成分控制不当等。具体介绍如下。
: @* n' T1 z# ?9 p# j( j 锻造加热温度过高或原始晶粒过大,锻造时变形分布不均匀或变形小的部分落人临界变形范围;或锻造温度过低,形成冷热混合变形,固溶处理后在锻件体内将产生晶粒大小不均匀。防止的对策是控制好加热和锻造温度;改善坯料形状,使模锻时各断面变形尽量均匀一致;以及采用原始晶粒度小的坯料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