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孤独寒松

[交流] 硅溶胶型壳焙烧的技术要求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64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22: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 T2 `0 t' Z" i& v, H

    $ D! i- w/ Y3 {" E' G& Q1 \8 G; n
    9 @! E  X" m& _) O    答:实在不明白朋友你是在对谁说这样的话?1 H/ k$ L! M' D: F% f: F
    是对我说吗?那只能说对不起,抱歉!; o2 m8 {. \2 n5 q5 s; B4 u
    我不知道你平常的用语是怎么样的?
    5 x: k+ z& D2 V7 `: j就算是网络流行语来说吧?“亲”,是对女人或者有好感的女人说的。, w+ s2 n  u9 w9 ?
    “亲”多少带有点暧昧的意味,你说呢?5 @. j; A' v  H; `; O  }
    我们是技术论坛,尽量说技术术语,大家都听得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64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22: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渔民
    4 m$ O/ Z' m1 Q* x3 T
    / |7 V! z# m$ e  u2 ^/ z  m2 @- O
        电加热与燃气加热哪个更经济呀?我们一直是电加热,杯口向下!
    # Y3 b2 }+ r& }; ~答:应该是燃气炉更经济。因为煤块便宜。电是煤块发的呢?. Z/ O* T9 i$ O% }5 t& E
    而且燃气炉焙烧的型壳质量更优于电炉一些。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10 07:12
  • 签到天数: 8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6-6 07: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合工艺模壳 电炉焙烧温度1050-1100  保温时间30-45Min  模壳厚度15-21MM,浇口杯朝下或斜放。/ d% X1 A+ t, S) ^' t
    浇注特殊材质的模壳拿出时用气枪往模壳吹下,吹的时候浇口杯朝下。目的是把模壳里的砂粉吹出。% ~. Y& ]* u0 P( O/ P7 [) I
        硅溶胶模壳 电炉焙烧温度1100-1120  偶1200度  保温时间30-45Min  模壳厚度6-12MM,浇口杯朝下或斜放。大多数模壳焙烧两次---白天烧一次,待晚上开炉再烧一次,说是晚没人监管,只要烧到这个温度就关电或提前取出模壳,导致产品缺陷很多。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5-29 20:56
  • 签到天数: 1052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2-6-6 11: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丁文会 于 2012-6-6 11:25 编辑
    4 [/ W+ q$ @( {5 `3 z3 ?! h- H3 s/ X
    ; A: v) x$ ~- h. B9 I王工这个这个帖子好大,每个企业应用的炉型不同(有仿国外的.有国内粗制滥造的设备,更有甚者还有自做的),产品结构不同(有管件,有阀件,有铝合金),壳型有水玻璃,复合型,硅溶胶。等等,我见过或者经历过,好多种,焙烧时间从25分钟到3小时不等,焙烧两次的,加冷贴的,加保温的多了。从里结构上说有电炉丝的.硅碳棒的.煤气的,天然气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64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8: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huang331986059 - V1 Y; O3 m# \

    $ `- U2 N" k; ^. @" J& H
    4 u/ l% w# g* ~, z: x2 y    朋友的回复有点创意,工人操作也太随意了!0 o7 D) d3 ]7 S- z2 l
    复合工艺模壳 电炉焙烧温度1050-1100  保温时间30-45Min  这个焙烧参数是正确的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64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22: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准备工作:
    9 y1 z' l" s/ y1,将有缺陷的型壳涂补好。
    + ?! [: m* c( I' m8 G: h5 N: g2,型壳入炉前,用手抹除浇口杯缘的飞边,掐去薄边,以防止飞边、型砂掉入型腔。6 K5 I5 I2 D9 H2 Y* t' C
    3,焙烧型壳,应该升温缓慢,慢速达到工艺值,焙烧好的型壳应为白色或者蔷薇色。
    9 v  N5 F' [8 w( _9 W4,焙烧最佳状态的型壳,应该是通体透亮的玻璃态,这样状态才烧透了,烧透的型壳,在浇注的时候具有毛细排气的功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23 19:21
  • 签到天数: 1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2-8-14 12: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deoio 于 2012-8-14 12:50 编辑 $ ^2 Z0 a8 Z7 F  l% a

    3 K$ H; k- x1 B这个话题我有必要说下自己的观点(自己实际操作,然后再教会煤窑陪炉老师)
    ' D1 f! \- ?/ }  I
    9 w8 F2 @# C6 M1 b2 B8 M$ ~* b, H7 [9 ]& q& `# k3 `
    本厂使用的是江苏宜兴芳桥厂的陪火窑,冷窑(第一炉)的陪烧时间在四十五分钟左右,之后的几窑均在三十伍
    + }/ j# p, P2 M9 m1 Y$ ?. z: R* V$ W( @8 ~. J
    分钟左右。中频炉出钢水时间在一小时左右(变压器小,中频开不大),装型壳连搬带装大概在十五分钟,陪烧
    ) G( X2 f/ r7 }  y6 \( N. z- N/ D9 Z; I8 l
    三十伍分钟,大概有五到十分钟的保温时间。由于是全胶的型壳,陪烧温度在1200,即使稍好冷却,十分钟的等待时间窑内的温度也只降到800度左右。# j6 \  c# Q" N; z( F' l
    ( d* n2 i9 p1 Y* H5 }
    窑内的型壳还是红的,然后浇铸。8 g0 U* x) J8 G# |0 X6 H& K; u3 P

    / c5 y; L0 _. T+ t, ?, k. S- s使用的挑壳工具是自制的叉子,如果浇口处有脱落或裂缝,就用水玻璃配莫来粉涂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64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22: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5,型壳焙烧的目的是烧去残留的蜡料、水分以及挥发物。+ {$ d, c9 `. ]" b7 x4 v
    6,型壳的焙烧温度在1050~1100℃,特殊产品可以烧到1200℃,保温在30min—60min.( i: }8 _/ a$ v
    7,高温焙烧型壳,致使型壳具有低的发气量,有良好的透气性。
    3 T3 @$ A* r# T( i4 y* m8,型壳壳温在高温状态下浇注,以减小钢液与型壳壳壁的温度差,以提高钢液的冲型能力。
    , o+ l0 |' s* M/ |. l9,为了减小钢液与型壳壳壁的温度差,焙烧窑们打开后,快速叉壳浇注,以提高型壳的热震稳定性、透气性、加快了铸树散热。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64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22: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10,型壳在焙烧升温的过程中,首先是失去外在水分例如:型壳包含着未干燥的水分、脱蜡的蒸汽水分。
    5 K$ n$ A' _+ A; J5 _) z& ]% R1 e升温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失去内在水分,例如:硅溶胶的结晶水、耐火材料的结晶水。
    ; y/ i+ V& W* M  j# d4 X6 |11,型壳的焙烧温度升至300℃失去外在水分,升至770℃时失去结晶水,升至1050℃以上达到液相烧结状态,也就是玻璃态。经过烧结过后的型壳有很好的强度和刚性,敲击会发出脆响,没有烧好的型壳敲击发出的是闷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64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23: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12,热震稳定性,亦称抗急冷急热性,是指型壳抵抗因温度急剧变化而不破裂的能力。- J4 d; J1 p, i/ ~1 Y
    制壳材料、粘结剂的性能决定了热震稳定性的好坏。热震稳定性的高低,与材料本身的导热率、热膨胀系数、气孔率和强度有关。一般热导率高、膨胀系数小、气孔率高都能够提高材料的热震稳定性。若弹性模量低、机械强度高,则热震稳定性也较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64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23: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13,热震稳定性是型壳的一个重要性能,而应力产生是使型壳破裂的主要原因。& }$ e& r) o" X, r0 S
    型壳i焙烧后进行浇注时,此时型壳型腔的内表与高温液体金属直接接触,收到剧烈的热冲击,温度突然升高;而此时型壳的外层温度仍然较低且温度上升缓慢(升温速度取决于型壳材料的导热能力)。于是,沿着型壁厚度方向上就存在着温差。据测定,在浇注初期型壁内外层间(五层型壳)的温度差约达500~800℃。故相应各层间的热膨胀量也各不相同。因而就产生了热应力,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当热应力超过型壳在该温度下的抗拉、抗张强度极限时,即产生由外向内的裂纹,严重时,裂纹会穿透整个型壁而造成型壳破裂。若此时金属液尚未凝固,就会发生金属液外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64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4,型壳的形状和均匀性也对热震稳定性有影响,一般是薄壁型壳的热震稳定性要大于壁厚的型壳;圆形型壳的热震稳定性要大于方形型壳和多边形型壳;壳层均匀的型壳热震稳定性要大于壳层不均匀的型壳。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64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23: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15,型壳焙烧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给型壳热处理的过程:除水--去蜡料--去杂质---去结晶水--烧结--聚合的过程。
    8 s1 p9 E$ t/ E) k因此,控制好这个工艺过程,就是控制了型壳的烧结质量,也把握了型壳的高温强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64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23: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16,型壳焙烧的过程,是一个使粘结剂与粉、砂料相互黏连、相互渗透、相互镶嵌的过程;也是一个去除杂质、走向结构纯净、聚合相态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化学相互转变的过程;是有一个从不均衡态走向稳定态的过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64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22: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独寒松 于 2012-8-18 22:11 编辑 $ U: U( d- a$ t5 u& v8 p0 `" F& l( w

    + a2 x5 ~! V. e5 v17,从型壳焙烧升温的过程的机理来分析,升温缓慢,所承受的收缩应力也是缓慢、均匀的;如果升温快速,型壳所承受收缩应力急剧的、且大,型壳薄弱的地方就容易拉裂。开裂倾向严重的话,在浇注就容易漏钢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64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22: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18,型壳焙烧的过程中产生裂纹还有一个原因:制壳的过程中,浆料太浓导致涂层中粉料聚集太多---粉料的堆积体积大,必然导致孔隙率提高。孔隙率愈高,型壳的线收缩和体收缩就愈大,这样型壳产生裂纹的几率也愈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64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22: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独寒松 于 2012-8-18 22:22 编辑 ; E4 W) U6 T- R8 y% u# P6 e4 [9 Q

    8 V- W! c! P9 z4 v, r$ p+ x19,型壳焙烧最理想的方法:
    5 n0 }8 t4 W6 l. Y/ L5 h7 R4 g将温度升至300度,保温一段时间,让外在水分充分失去。
      ^& K) s; j$ V' g2 I* K( h' Z再升温至770度,保温一段时间,让内在水分充分失去。
    . G. |5 X- c' m; ?% X8 e( k0 `再升温至工艺温度,1050度至1100度,保温30分钟以上,这样物理性能会更稳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64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22: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型壳焙烧的过程,与烧制陶瓷很像。
    ' \) k6 T% f% |/ O9 S9 a/ a& b# E2 B    型壳焙烧可以仿效陶瓷的烧制过程一样焙烧。
    . _# p; H( d" t; f. B    陶瓷烧制的过程也是一个热处理的过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64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22: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陶瓷烧制原理:; j5 v) d. J8 x# \/ k8 S' k
    陶土或瓷土在高温下,陶瓷生坯固体颗粒的相互键联,晶粒长大,空隙(气孔)和晶界渐趋减少,通过物质的传递,其总体积收缩,密度增加,最后成为具有某种显微结构的致密多晶烧结体。% L* p7 M) J7 S/ ^
    坯体在高温下致密化过程:
    . g; y8 O1 P4 m6 y/ m1 h* M& a  随着温度升高,陶瓷坯体中具有比表面大,表面能较高的粉粒,力图向降低表面能的方向变化,不断进行物质迁移,晶界随之移动,气孔逐步排除,产生收缩,使坯体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致密的瓷体。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648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22: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陶瓷烧制:8 z' F% Q6 W1 x# S! j! W0 p
    一般高岭土质陶瓷的烧成温度都在1260°C-1300°C左右,做工艺品一般分两次烧成,多采用高温素烧,低温釉烧,首先要烧素坯(就是没上釉之前的坯体),然后修坯,修好之后,可以在坯上绘画或贴花,之后就可以上釉了,之后就是烧成了,烧成温度要比第一次的低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6-9 05:07 , Processed in 0.15106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