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3-18 07:14 |
---|
签到天数: 7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发表于 2020-7-19 19:19: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tengineer 于 2020-7-19 21:16 编辑 " m5 K! C9 I6 l8 L& ~
hugoboss590 发表于 2020-7-19 18:25
! T) \" ?( d, C董工好,昨天您的帖子回复关于冒口设计的,我觉得模数应该算是一条比较普适准则吧。; b7 O: r1 \: m# W- { K: T6 k
我猜测楼主图片中铸 ... 0 n- a$ e2 Q2 p
4 N1 X9 q/ o2 a; \( W& s- ^& j
对的,文章只不过只从铸铁体液体收缩量% 反推所需冒口的液补量%。这种推测是从物理的液_固体积变化所需的冒口液补量,来推测冒口的设计。
( ] B- s2 H1 A9 w7 V' x对于铸造合金,并不是铁,铜,铝,钢(低碳铁合金)单质的液_固相变。这种相变,是簡单的物理变化过程。' `# `2 m0 P5 F; G' W7 O, q
1:常用的钢,铸铁,铝合金,铜合金...都是多元组元合金 ,大都有结晶温度与液相温度有一定的温度间隔,这种结晶温度间隔的产生,是由合金各种结晶相的结晶特征和结晶温度不同引起的 。
7 f$ V6 N ~1 v$ t正因为这个原因,才在我们在设置冒口时,才按有顺序凝顺序或体积凝固顺序设置的冒口的原则。* E W0 R4 O% I
对于铸钢,铸铁,高铬铸铁,铝合金,铜合金...都有共晶合金和亚共晶合金的区别(过共晶合金极少采用,球铁是唯一特例,也有亚共晶球铁)。. y/ o8 F; f' H% U
由于各种合金的结晶特点不同,普遍适用式的冒口设计原则,只适合对铸件及冒口间液_固变化过程的讲解,对指导工厂工艺实践并不适用。
4 e$ `/ G" @! U9 W$ D" f6 c( T模数的采用,是对冒口对铸件热节补缩的必要条件,对顺序凝固模式是必须的,体积结晶温度间隔大的合金,并不适用。楼主的疑问就在这里。并不是问题提的不对。而是把模数凝固补缩理论,应用在不适用顺序凝固模式的合金中。
- |, E* v0 E3 R% @& N: c对于对文章的理论,应用的适用性的局限性,楼主的提问,就是答案(当然,也不排除楼主用固定模数的冒口,对不同模数铸件的补缩)。
7 x7 N7 O, ?: T7 c+ ?0 Q文章主谈的是高铬铸铁:
) W, F9 j9 S& z2 N! @$ Y* {2 d; l1:对于贴子中,各位坛友对高铬铸铁的收缩性能的表述,各不相同,这是正常的,因为他们接触的高铬铸铁的Cr/C比可能是不同的。- p+ o; P9 Y6 \7 B) E
2:在常用的高铬铸铁中,有共晶度95%,也有共晶度60-50%的合金成份。前者可以采用我们所谈的顺序凝固模式设置冒口,后者则不可以。: O, b) n) @& r1 Z( \* o2 z! g
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9 O/ q2 ?& m* G!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