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第六十一回:1993年7月,中国锻造协会组成五人代表团,由陈锡禄、李社钊带团出席在意大利威尼斯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锻造会议。这次会议有20个国家400多名代表参加。中国锻协代表在会议期间和日本、德国、意大利、英、美、印度、西班牙、瑞士等锻协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并向欧洲锻协联盟秘书长L.TUTMANN博士提出中国锻造协会将在北京申办第十五届国际锻造会议的申请书,欧洲锻协联盟表示将认真考虑中国锻协的申请。 本次会议将锻造行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从“生产经验、设备、市场及质量管理”等方面,多角度地探讨锻造市场的发展和革新以及区域性合作发展,为企业的成长与合作提供了平台和机会。锻造会议召开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深入剖析了国际锻造行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当前形势下锻造企业应对危机的策略和举措,为与会的企业创造在危机中破茧成蝶的契机和引导。 三年一届的国际锻造会议始于1953年,迄今(当时为1993年)已有40年的历史。会议期间,代表团成员通过报告与讲座、企业参观、展览展示等活动,了解和收集了国际间同行业的信息资料,在友好、活跃的气氛中探讨合作新领域,推进商务洽谈和技术交流;并且拜会了新老户,结识新朋友。下回见为您讲述关于第四次国际塑性加工年会的故事,敬请关注! 第六十二回:1993年9月,第四次国际塑性加工年会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有22个国家421人,其中外国专家学者203人。出版3册论文集,发表论文364篇,其中国外论文197篇。会议组织参观了8个学校、工厂、研究院所。举办了小型展览会,还安排了“塑性加工趋势座谈会”和“锻压界前辈与青年人座谈会”等。 塑性加工是制造技术的重要支柱技术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新兴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塑形技术并未成为“夕阳技术”,而是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不断向前发展。自1984年以来,每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塑形加工会议,是目前国际塑性加工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水平最高、最具权威性的国际学术会议,被誉为塑性加工界的“奥林匹克”。 在本次会议上,中国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出席开幕式并致词,王仲仁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在为期五天的会议上,就板材加工、锻造、挤压、轧制、管材成形、拉深、回转成形、粉末成形以及塑性加工新工艺等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下回将为您带来机械工业部颁发的一项重要通知,通知的内容是什么,咱们明天揭晓。 第六十三回:1993年10月,机械工业部印发《关于加强机械工业行业协会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把十五项过去由部委管理的一部分工作,行业管理的前期研究和咨询工作,委托给行业协会办理。 行业协会是由同行业企事业单位依法自愿组成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它以协调同业关系、维护成员共同利益、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协助政府进行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发展为宗旨。几年来,机械工业行业协会在协助政府进行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发展,为企业服务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这次部机关机构改革、 职能转变中,要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明确行业协会的任务, 充实行业协会的力量,并加强对行业协会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管理,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为振兴机械工业服务。 行业协会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行业协会今后要承担更多的行业管理的前期工作, 除各协会章程规定的任务外,部委托行业协会承担以下十五项任务,具体是什么任务呢,咱们下回接着讲。 第六十四回:上回说到部委托行业协会承担十五项任务,这些任务主要包括有开展对全行业情况的调查、搜集和整理,研究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为政府部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技术发展政策等进行前期研究并提供建议。协助政府部门组织起草、修订本行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制定、修订本行业的推荐性标准,并推进标准的贯彻实施。对本行业发展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提出建议,维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行业的意见和要求。组织本行业技术和经济信息网络,对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及发展情况进行搜集、分析、研究,并进行交流; 搜集整理国内外有关技术经济信息资料,及时了解有关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动态、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市场预测,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协助政府疏通行业内外的各种关系,促进企业结构的合理整理。 除此以外,还要做到开展本行业价格、税收、资金信贷等情况的调查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调整的建议。收集、整理、分析、发布行业价格、税收信息,组织行业内投标、出口价格的协调工作。开展技术咨询,组织技术交流、合作研究与开发,推广科技成果,推动本行业的技术进步。推动与国外同行业开展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活动。掌握本行业的出口资源状况,开展本行业的出口协调工作,统一会员企业的出口立场,总结交流出口工作经验,增强本行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收集和反馈本行业产品质量信息,协助政府搞好本行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对企业产品质量进行诊断和咨询。总结交流企业改革、企业管理的经验,开展企业管理咨询,推进企业现代化管理。对本行业的环保、安全生产、增收节支、 节能降耗等工作开展咨询服务,组织经验交流,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组织举办本行业全国性展览会和国际博览会。配合有关单位举办出国展览和来华展览,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服务。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组织行业职工培训、人才交流, 对行业职工队伍素质、劳动管理、分配制度等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和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方面的建议。组织订立行业规章、并监督遵守。 行业协会今后要承担更多的任务,发挥更大的作用。协会现有工作人员,多数是离退休同志,年龄老化,不适应协会发展的需要。 在这次机构改革中,要挑选一批熟悉行业,素质好的机关工作人员到行业协会去工作,以充实行业协会的力量。拟先由各协会提出用人计划,采用双向选择、由部人劳司统筹考虑的办法,向协会输送人才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下回将为您讲述中国锻造协会组织的海峡两岸锻造业同行联谊会的故事。 第六十五回:1993年10月吧,由中国锻造协会组织的海峡两岸锻造业同行联谊会在北京机电研究所举行。参加代表75人。台湾锻造业由勇光金属公司董事长陈连宗先生任团长,台湾锻造协会林英杰副秘书长率领27人参加会议,双方相互介绍企业概况,大陆企业还向台湾代表团介绍了招商引资和合作意向。台湾锻造代表团在北京参观工厂后,在上海锻造协会赵如昌秘书长陪同下去上海参观工厂。 林英杰副秘书长表示,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是锻造产业发展的长期目标,也是两岸目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提升品质成为了推进两岸机械制造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生命线。大陆将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大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型,推动双方有序发展。 林英杰副秘书长最后讲到,我们都非常关心大陆的发展情况,很想通过亲身的体验来进一步了解大陆,并与大陆同龄的锻造企业一同交流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