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51|回复: 1

[交流] 现在的焊条扩散氢含量依据什么标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6-4-19 06:2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4-7-7 16: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请问各位朋友,现在的焊条扩散氢含量依据什么标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1-19 15: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oww 于 2014-11-19 15:38 编辑

    2012年发布的焊条及扩散氢测定等四个国家标准的修订情况说明
                
    国家焊接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储继君   陈默      
                         
    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焊接材料分技术委员会归口,哈尔滨焊接研究所负责修订的GB/T 5117-1995《碳钢焊条》、GB/T 5118-1995《低合金钢焊条》、GB/T 983-1995《不锈钢焊条》、GB/T 3965-1995《熔敷金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等四个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11月5日批准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2年第28号],确定2013年3月1日正式实施。批准发布后这四个国家标准分别为:GB/T 5117-2012《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 5118-2012《热强钢焊条》、GB/T 983-2012《不锈钢焊条》、GB/T 3965-2012《熔敷金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本次修订的这四个国家标准体系结构调整大,技术内容变化多,影响范围广,焊接材料制造企业和使用单位应提前做好人员培训、技术文件、产品样本及包装物等相应准备工作,现将标准修订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GB/T 5117-2012《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
    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2560:2009《焊接材料—非合金钢和细晶粒钢焊条电弧焊用药皮焊条—分类》,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标准相同。根据国内实际应用情况,对国际标准的型号编制方法做了适当修改,保留了焊缝金属的射线探伤和焊条偏心度的技术要求,保留了原标准中E4315和E4328等焊条型号。与GB/T 5117-1995《碳钢焊条》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标准的适用范围扩大
    标准修订后名称改变为“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标准的适用范围在原标准基础上进行了扩大。一是增加了耐候钢焊条的技术要求,与原碳钢焊条一起统列入非合金钢类焊条;二是增加了原GB/T 5118-1995《低合金钢焊条》中的镍钢、镍钼钢焊条;三是标准抗拉强度范围由490MPa提高到570MPa,将原GB/T 5118-1995《低合金钢焊条》中的所有碳钼钢焊条,锰钼钢焊条中的E5515-D3、E5516-D3、E5518-D3,其他低合金焊条中的E5018W、E5518W等焊条的技术要求增加到本标准之中。
    2、型号编制方法的变化
    焊条型号划分除按熔敷金属力学性能、药皮类型、焊接位置、电流类型以外,还增加了“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和焊后状态”。 焊后状态以“无标记”表示焊态,“P”表示热处理状态,“AP”表示焊态和焊后热处理两种状态均可。增加了可选附加代号“U”和“HX”, 字母“U”,表示在规定试验温度下,冲击吸收能量可以达到47J以上。“HX”为扩散氢代号,其中X代表15、10或5,分别表示每100g熔敷金属中扩散氢含量的最大值(mL)。
    型号示例1:
    E5515–N5PUH10
    E —表示焊条;
    55 —表示熔敷金属抗拉强度最小值为550MPa;
    15 —表示药皮类型为碱性,适用于全位置焊接,采用直流反接;
    N5 —表示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分类代号;
    P —表示焊后状态代号,此处表示热处理状态;
    U —为可选附加代号,表示在规定温度下(-60℃ ),冲击吸收能量47J以上;
    H10 —可选附加代号,表示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不大于10mL/100g 。
    型号示例2:
    E4303                                    
    E—表示焊条;
    43—表示熔敷金属抗拉强度最小值为430MPa;
    03—表示药皮类型为钛型,适用于全位置焊接,采用交流或直流正反接。
    3、技术要求的主要变化
    ——删除了E4322、E4323、E5018M、E5023四个焊条型号;
    ——药皮类型中“特殊型”由“00”修改为“40”,“钛铁矿型”由“01”修改为“19”,相应地将GB/T 5117-1995中E4300修改为E4340,E4301修改为E4319,E5001修改为E5019;
    ——删除了药皮含水量的技术要求;
    ——对于抗拉强度代号“43”的焊条型号,其熔敷金属抗拉强度最小值由420MPa提高到430MPa;
    ——依据ISO 2560:2009,对焊条熔敷金属化学成分要求进行了相应调整,对熔敷金属断后伸长率进行了适当的降低。
    4、其他变化
    本次标准修订在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质量证明等方面按以下标准要求,这些标准是近些年修改或等同采用相应国际标准制订的,同样适用于GB/T 5118-2012《热强钢焊条》、GB/T 983-2012《不锈钢焊条》。
    GB/T 2650    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 (GB/T 2650—2008,ISO 9016:2001,IDT)
    GB/T 2652    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 2652—2008,ISO 5178:2001,IDT)
    GB/T 3323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 3323—2005,ISO 17636:2003,IDT)
    GB/T 3965    熔敷金属中扩散氢测定方法(GB/T 3965—2012,ISO 3690:2000,MOD)
    GB/T 16672   焊缝—工作位置—倾角和转角的定义(GB/T 16672—1996,ISO 6947:1990,IDT)
    GB/T 25774.1焊接材料的检验 第1部分:钢、镍及镍合金熔敷金属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及检验(GB/T 25774.1—2010,ISO 15792-1:2000,MOD)
    GB/T 25774.3 焊接材料的检验 第3部分:T型接头角焊缝试样的制备及检验(GB/T 25774.3—2010,ISO 15792-3:2000,IDT)
    GB/T 25775   焊接材料供货技术条件  产品类型、尺寸、公差和标志(GB/T 25775—2010,ISO 544:2003,MOD)
    GB/T 25777   焊接材料熔敷金属化学分析试样制备方法(GB/T 25777—2010,ISO 6847:2000,IDT)
    GB/T 25778   焊接材料采购指南(GB/T 25778—2010,ISO 14344:2002,MOD)
    二、GB/T 5118-2012《热强钢焊条》
    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3580:2010《焊接材料—热强钢焊条电弧焊用药皮焊条—分类》,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标准相同。根据国内实际应用情况,对国际标准的型号编制方法做了适当修改,保留了焊缝金属的射线探伤和焊条偏心度的技术要求,保留了E5500-B1等10个焊条型号,增加了药皮类型和化学成分分类。与GB/T 5118-1995《低合金钢焊条》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标准的适用范围缩小
    标准修订后名称改变为“热强钢焊条”,仅保留了原GB/T 5118-1995《低合金钢焊条》中的碳钼钢焊条和铬钼钢焊条内容,原标准中镍钢、镍钼钢,锰钼钢焊条型号中的E5515-D3、E5516-D3、E5518-D3,其他低合金焊条型号中的E5018W、E5518W等焊条的技术要求转到新修订的GB/T 5117-2012《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标准中。原GB/T 5118-1995《低合金钢焊条》中的高强钢焊条技术要求正在立项阶段。
    2、型号编制方法的变化
    焊条型号按熔敷金属力学性能、药皮类型、焊接位置、电流类型、熔敷金属化学成分等进行划分。其中熔敷金属化学成分用“×C×M×”表示,标识“C”前的整数表示Cr的名义含量,“M”前的整数表示Mo的名义含量。对于Cr或者Mo,如果名义含量少于1%,则字母前不标记数字。如果在Cr和Mo之外还加入了W、V、B、Nb等合金成分,则按照此顺序,加于铬和钼标记之后。
    型号示例:
    E6215-2C1MH10  
    E—表示焊条;
    62—表示熔敷金属抗拉强度最小值为620MPa;
    15—表示药皮类型为碱性,适用于全位置焊接,采用直流反接;
    2C1M—表示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分类代号;
    H10—可选附加代号,表示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不大于10mL/100g。
    3、技术要求的变化
    ——药皮类型中“特殊型”由“00”修改为“40”;
    ——增加了2C1MV、3C1MV、5CM、5CML、5CMV、7CM、7CML、9C1M、9C1ML、9C1MV、9C1MV1等化学成分分类;
    ——删除了药皮含水量的技术要求;
    ——删除了冲击试验要求;
    ——依据ISO 3580:2010,对焊条的熔敷金属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要求进行了相应调整。
    三、GB/T 983-2012《不锈钢焊条》
    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3581:2003《焊接材料—不锈钢和耐热钢焊条电弧焊用药皮焊条—分类》,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标准相同,保留了焊条偏心度的技术要求,保留了熔敷金属耐腐蚀性能和焊缝铁素体含量的技术要求;根据国内实际应用情况,对国际标准的型号编制方法做了适当修改,未采用“ES”代表不锈钢焊条,仍采用“E”代表;型号保留了原GB/T 983-1995标准中E317MoCu-XX、E317MoCuL-XX、E318V-XX、E330MoMnWNb-XX和E16-25MoN-XX五个焊条型号,增加了E309H-XX、E316LMn-XX、E2594-XX、E2595-XX、E3155-XX和E33-31-XX六个焊条型号。
    与GB/T 983-1995《不锈钢焊条》相比,删除了焊条熔敷金属化学成分铬含量小于11%的E502-XX、E505-XX、E7Cr-XX、E5MoV-XX、E9Mo-XX、E11MoVNi-XX和E11MoVNiW-XX七个焊条型号;增加了焊接位置“4”,适用于包括向下立焊的全位置焊接;焊条的熔敷金属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要求按国际标准进行了相应调整。
    四、GB/T 3965-2012《熔敷金属扩散氢测定方法》
       遵照与焊材标准国际化的制修订原则,扩散氢含量做为焊材产品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本次熔敷金属扩散氢测定方法标准修订修改采用ISO 3690《焊接及相关方法——电弧焊焊缝金属中氢含量的测定》,主要技术内容与国际标准一致,只是调整了编写结构,删减了一些说明或验证性方面的内容。2000年修订的ISO 3690,在2008年再次发布了修订草案,并于2012年5月1日实施了2012版本,内容作了较大修改,引入了热导法的概念,即通过热导率来测定扩散氢的方法。
    本次标准修订将ISO 3690的水银法和热导法作为焊缝中扩散氢含量的基本测定方法,与原国标相比,删除了甘油法;保留了原水银法;增加了热载气提取法(较高温度下短时完成释放并同步测定),与原气相色谱法(先收集较长时间、然后进行测定的集氢法)统称为热导法,这一重大改变拓展了集气形式和收集规范,符合国际上环保和快捷的测定趋势;增大了原国标中水银法的试样尺寸,设为B型和C型;针对热导法增加了A型加大尺寸的试块。较大尺寸的试块能适应较大的热输入,更适用于埋弧焊材和大规格实心、药芯焊丝等的测定,使得修订后的标准更能满足目前多种类低氢、超低氢焊接材料研发、生产和应用的检测需求。

    2012年发布的焊条及扩散氢测定等四个国家标准的修订情况说明.doc

    57 KB, 下载次数: 7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9-16 23:04 , Processed in 0.19543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