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6-11-22 13:14 |
---|
签到天数: 1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2016年的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于2016年5月17-20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新馆)举办,全球铸造人的目光聚焦北京。相信很多铸造行业同仁,都参加了本次盛宴!参加本次盛宴,无论是单子、客户、还是个人成长,都是收获多多的。但是,展会结束后,作为每一个参展商而言,不要以为展会结束,我们的工作就可以松一口气,其实我们真正忙碌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想要抓住订单的机会就决定于此了。但也不用太担心,展会后的工作,分两步走,就对了。
$ w- b3 w; m% d q8 T$ e* j" q
! T2 m6 w1 t( u# f 展会后要做什么?) Y& H, ~' I* ~/ \ P
1 f/ F4 A8 d+ d6 L7 E7 C9 [: |
Step1:对客户进行分类, W* Y" _" r' a2 A9 \; C4 c
# T4 a, ^# R) s/ C6 w 有参展经验的业务员就知道在展会上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会对客户进行分析,在交谈结束后会对客户进行分类记录,方便会后有针对性的跟踪与分析。
4 Z) @9 R9 M6 p0 \1 S5 Y4 @2 |
& \+ r7 O1 v/ c" U1 }$ ` 第一类:已签合同的客户
3 ^9 r5 D$ m( d9 w, j$ G % r5 ~9 J# [- Y
这些客户回来后一般都是按照他的要求给他详细的资料, 接着便要求他开证, 或汇订金过来。不过这些跟你签过合同的客户也并不表示就一定会给你下单, 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很普遍, 有些客户跟你签过合同了, 但过后他在其它的供应商那里有了更好的价格或更好的ITEM, 便会把单下给别人.或者回去后市场发生变化, 决定发生改变而取消订单等等。对他们来说, 合同完全没有束缚作用, 合同只是相当于P/I,只是一种形式. 所以对于此种客户,也要小心沟通,一旦出现他迟不开证或不汇订金的情况,请提高警惕,及时跟他沟通, 看是否出现什么问题, 采取相应的措施, 说不定你就能挽回一个订单, 一个客户。
4 W, |8 e) n4 ]( F& R
, U9 D, ^' z3 { 第二类:有意向要下单的客户
/ K1 m) K( W3 R
, x3 E' h- H$ s9 o, Z/ X7 s) i7 W$ E 这有点像于网上询价, 只能从你与他们的沟通中判断出此客户的潜力程度。一般产品问的越详细, 条款谈得越仔细机会越多。对于这些客户, 回来后便及时联系,把所有的资料所有的所涉及到的问题标明清清楚楚给他发去,也马上落实打样(一般这些客户都是有要求打样的)。对于这些客户,我们也常碰上寄了样品就没了消息,最常见的原因便是他们在收到所有样品(包括别人的样品)后没有择取你们的产品下单,或者市场发生了变化等等,那也不要放弃, 保持联系,有新的产品及时向他推荐,以后还是有合作的机会。/ _ i4 k0 V: ^; f( A& O7 x1 Y. J/ b% Y
* C7 y$ H2 i9 \ 第三类:对某个条款或价格谈不来的客户
( s- ?% Y$ d' B! e- n # u0 F) O4 @, a0 h
回来后即使你们决定能按他的要求来做, 也不要马上妥协, 先发个邮件或打个电话(还是坚决你们先前的决定)看看情况再做决定, 如果客户已有一定的心软, 那你们就成功了, 如果他坚持自己的决定, 那你们可以妥协的话再向他妥协也不晚。
& G. g3 z: }# e, o% P: w$ ?
/ Y7 d" f: y3 `8 ~8 H 第四类:对要求发资料的客户
# o4 W* ]$ W8 P9 c) q/ j; g) Q9 O% q
* _% | C# |: P' R! S, L& c( [7 j& o 按他所说的要求尽可能把详细的资料发给他
7 C( A1 F$ ~* M# l& P/ I0 t8 i
& k) e* N' E% b9 E9 W. s3 w 第五类:对随便看看,随便问问的客户: d) t$ y9 P8 Z: f$ G# w' v$ a
. |* B, Z1 q% Q+ J) e7 U- v) ^ 在广交会的时候, 他只是去你们那随便看看, 问问, 这些客户没底, 说不定他们是在探行情。那这些客户可就得凭他的名片来联系了, 如果名片有他们的网址那是最好了,先参观参观他们的网站,查清他们的底细,他们主要经营什么样的产品,再按照不同的情况向他发不同的资料。说不定你们此次没带去参展的产品正是他们的主营产品。同时也要根据他在你们摊位看的那种产品发资料)看是否有合作的机会。# v0 C* D; F8 e4 o i0 \
$ R* e) C( r, @/ i+ q3 W
Step2:技巧性进行报价
" g6 F F w: ^4 ?, N 7 \2 S2 Q* T! j+ M( A( f
展会结束后,很多外贸业务员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虽然展会一结束你就及时联系了客户,并给他报价,但报完价之后似乎就没下文了。这是因为价格太高,吓跑客户呢?还是报价太低,让客户一看就知道你不是行家里手,而不敢冒险和你做生意?另外,在面对一些比较有实力的客户时,你可能也不知道该如何报价。报得太低,你没钱赚;太高,又怕客户把订单下给别人。那么展会之后应该如何给客户报价?$ [- } E# S7 T6 d1 L
; F+ S o& B( Y4 v) B8 R% z3 \
有经验的出口商会在报价前都会做好充分准备,如在报价中选择恰当的价格术语,同时会利用好合同中的付款方式、交货期、装运条款、保险条款等要素与买家进行讨价还价;另外,还会凭借自己公司的综合优势,在报价中掌握主动,做到有的放矢。0 C1 ]5 ]2 `4 h* }7 V
2 W* {! G4 P3 p1 Y* ?, @
第一:报价前,做好各项分析) ?- Y' b$ y- L P9 F+ I
- ~' |& o! A8 B: X' L1 P: G
我们在第一步的时候已经对接触的客户进行了分类,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更加快速的对客户的需求与报价方式对应起来。* R& D" A" X( D: }# E/ N3 D9 V' F
$ Q: \' {2 W9 k5 C: G( d; d1 o
第二:做好市场调研,了解市场、行业最新动态
9 |# ~3 @ Y1 ^+ T6 d9 R2 W. e 6 k, z) v- ^! W& r5 x, V% d a, o
由于市场信息透明度高,市场价格变化更加迅速,因此,出口商必须依据最新的行情报出价格——“随行就市”,买卖才有成交的可能。我个人的经验是,外贸业务员要在关心自己成本和价格的同时,还要关注同行的成本与价格,做到知己知彼。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和价格变化历史,从而对近期的走势做出合理的分析和预测。- K6 R$ L: C) Y, E: @' _7 t# N
2 K4 v# x/ T) k' C! r2 _: }! l 第三:做一份完整的报价表: ~. N* ~: R4 g5 {- r$ l1 ]
' p( K0 H& ^- |$ i 特别是针对新客户,在报价表中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价格术语、产品尺寸、清晰的产品图片、包装明细、内盒/外箱的尺寸、装柜量、箱柜、品名、货号、颜色、材质、价格有效期、付款条件、备注(如电子产品要指明产品的配置)等。0 [) w1 k6 G3 p3 B& P+ L
; h- }; ?4 K Q% g! q4 L9 x/ U3 t
Step3:及时进行跟进
' g9 P, ~ D1 y' x( M+ U ; Q1 h- c- ^5 e* {$ \# o. p
第一:主动与客户联络/ q' ^# o: v4 m4 p( K7 c
( w3 ^( L' O. |* V8 v) | 因为客户通常都很忙,而且一场展会下来,他会去很多同行的展位,索要很多样品,展会后也会收到很多同行的邮件。因此,他一般不会主动联系你。这时候你就应该主动出击,提供完整的资料和价格给客户,然后跟进,赢得客户的信任。, P6 S7 x# l4 d' b! ?- ?
" `9 b( q0 T% o F+ F
第二:及时提供详细资料1 l$ |' y# C5 z
9 i& q! A; f8 m7 i2 q! k* x 当客户问了价格,要将详细的参数、尺寸、包装材料等一并提供给他;问说明书,要连设计稿和文字一起都给他参考;需要彩盒,不仅要给他图片,还要有准确尺寸的刀模图,甚至连别的客户的彩盒一并给他参考。如此,客人将会对你拥有很好的印象。
6 a5 P* f2 D5 K5 j 4 P* [0 i: U5 j& g' j
第三:回复邮件有针对性/ q8 m* J" C! S2 I, d( s I- |
1 u9 h5 f& o7 S8 U4 M! e
1、 不要无条件满足客户
2 Y+ P/ W D; Y/ C: T8 [/ L
2 |; D- b6 K/ \ 例如不要客户一要求寄样品就马上给他快递,应考虑快递费用的问题,应先和客户多通过邮件等方式交流,了解他对该产品的认知情况以及国外终端客户对该产品的反映等,这些都要依靠自己的判断去辨别客户是否是真正的买家。了解之后,再给客户寄样品也不迟。如果客户急着要样品,那可以让客户到付快递费,真正的买家是不在乎这点费用的,这也是衡量客户真实需求的一种办法。
9 @! o9 K1 y9 D
: R) b7 A3 x, g# u! C# O' m/ v7 @* d 2、坚持、耐心以及热情
0 P/ ?' u' V& a$ J" c
! t: {# x! B a7 c" f1 `7 Q& e$ ^& v 在仔细分析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要不断与客户接触,帮助他们,从客户的立场去解决问题,如此他会很信任你。) M0 a3 [7 Y$ k8 }4 P6 w4 s
3 v- F$ }( v, ^6 B& ~3 _' e9 L+ y+ q
3、保持好心态
% A4 o t; ^' ^# i " y4 j& q1 J8 ~* u2 G8 z; ~
对毫无反应或反应消极的客户,也不必很在意。这样的客户很多,他们各怀目的,并非真正的买家,或者有些是暂无成交意愿,我们都要对此保持良好心态。
& {7 _, Z3 _) U I! U
# [$ T* q: H7 j3 U 4、电话沟通更直接有效
+ o4 Z5 v2 G& J4 b) M
8 @, O) y$ n' S/ R 我们都知道, 沟通中最常见的难题就是发EMAIL给客户后客户没了消息。对于这种情况, 我认为电话是最好的沟通方法,打个电话去,跟他沟通沟通,看看是怎么回事, 怎样的一种情况,是否可以采取措施解决. 当然对某些情况不紧急的客户, 请耐心等待些时间, 隔几天再发邮件,因为有些客户回去后可能会休个假,有些客户在广交会结束后并没有马上回去。对于一段时间还没回的客户, 这时一个电话还是必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