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19|回复: 0

[分享] 精铸件表面麻点产生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7-8-8 09:47
  • 签到天数: 4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7-5-12 12:01: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长期以来,麻点是精铸件表面质量的一大问题。在铸件抛丸、喷砂后,铸件表面会有灰黑色的斑点、麻点,甚至于凹坑等缺陷,严重时造成铸件废品。)通过大量资料表明:麻点是钢液中金属氧化夹杂物在铸件表面的聚集物。
    1.形成原因
    (1)钢液脱氧不好而带入的金属氧化夹杂物;

    (2)完全脱氧的条件是:选用干燥、洁净的炉料,熔清后先加锰铁后加硅铁脱氧,再加硅钙脱氧,然后停电静置2min,再加铝终脱氧后保温浇注。浇注后立即加木屑或废蜡再盖箱密封冷却。
    在不完全脱氧时,如果盖箱密封冷却,因冷却时间较长,存在于钢液中大量的氧有充分的反应时间,大量麻点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而在完全脱氧时,盖箱冷却则保证了没有外来的氧被吸附进钢液,避免了钢液的二次氧化,防止了麻点的生成。
    ①型壳焙烧不透时,型壳在浇注时的高温下会有少量气体产生,这将促进界面反应的发生而形成麻点。
    ②耐火材料中杂质的增加,特别是Fe2O3含量过高,将直接导致其参与型壳和钢液的界面反应,使氧进入钢液造成二次氧化,从而增加了麻点形成的趋势。
    2.防止措施
    (1)影响麻点产生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钢液的质量;(即脱氧和浮渣是否完全)
    ①应严格按照熔炼工艺进行操作。
    即按垫底渣→熔化中覆盖→熔清后预脱氧→停电静置除渣→浇注前终脱氧,这一过程来执行。
    ②脱氧剂的选择要达到既能使钢液充分脱氧,又能使脱氧后形成的氧化物熔点低,易于聚集和上浮的目的。终脱氧剂铝的加入量一定要严格控制,过多的铝将促使麻点的形成。(铝的残留量应控制在0.015-0.02之间最为理想,过低易产生气孔与麻点,过高加工后有白点与黑点。)                          
    ③钢料应十分洁净,而且不宜使用过多的回炉料而使钢料的原生夹杂物增多,熔化过程应尽量防止钢液表面裸露的时间,防止Cr、Fe、Si元素的氧化。
    (2)由于浇注时型壳的温度约在800℃-900℃以上,浇注钢水的温度约为1600℃左右,此时接触铸件表面的温度极高,瞬间金属不会凝固,特别是厚壁件,此时大气中的氧易通过型壳与金属表面反应,形成氧化物,并与钢液中的夹杂物聚集而形成麻点,因此,大件在浇注时,向保温内加入木屑(或木炭),模组在浇完后,立即加入废蜡块盖箱保温,这是防止麻点产生的重要措施。
    (3)型壳的焙烧温度不低于1180℃,保温时间不少于45min。未完全烧透的型壳,在浇注时会有少量发气的情况,且会参与钢液和型壳的界面反应,把氧带入钢液,造成二次氧化。碳钢则因C的含量高,且不含Cr,故在空气中冷却时,界面反应只能形成脱碳层而不致产生麻点;如果有麻点,则型壳未烧好。
    (4)耐火材料,特别是面层耐火材料,除了主成分应达到要求外,以Fe2O3为主的杂质含量一定要低。过高的Fe2O3含量将加剧界面反应的氧化气氛从而导致麻点的产生。
    3.小结
    (1)麻点是钢液中铁、铬、硅、铝的复杂氧化夹杂物在铸件表面的聚集物。
    (2)防止麻点产生的主要措施是熔炼中要充分完全地脱氧,并使脱氧产物易于上浮;在铸型冷却过程中要防止铸件表面的二次氧化。
    (3)严格执行型壳的焙烧工艺。
    (4)有效的防止铸件麻点的措施:采购石墨砂(石油焦颗粒)做过渡层制壳。
    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改善铸件表面的质量(表面麻点),采用在背层涂料中加入石墨粉,加入量约0.3-0.5%,效果还可以。本人也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采用在制壳过渡层砂中加入石墨电极(增碳剂)的办法效果也很显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5-21 17:28 , Processed in 0.13904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