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3|回复: 0

[分享] 2018年铸件总产量仍将小幅增长 绿色环保是发展主旋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13:59
  • 签到天数: 3461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8-5-23 21: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十三五”期间,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成为我国发展的主旋律,各行各业都在围绕这个主题做文章,环境治理力度可谓空前。作为工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大户,铸造也是国家环保治理的重点行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根据行业自身特点,铸造业要在全产业链上实现节能减排,应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污染物排放与清洁生产标准制定。目前铸造行业尚无专门的强制性污染排放国家标准,除少部分执行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地区外,严格来讲对全国铸造企业具有法律效力的仍只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两份较旧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这两份标准的限值早已不能适应目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需求,且目前已有多个行业出台了本行业专用的标准替代这两份标准。因此,制定铸造行业大气污染排放国家标准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2017年10月,中国铸造协会已经制定颁布了团体标准《铸造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T/CFA 030802-2—2017)》,这将是国家标准制定工作的重要基础。

          第二,大气污染防治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编制。除必要的排放指标规定外,铸造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还需要有针对环保技术设备使用的指导性文件。目前我国已有多个行业推出了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明确了本行业内可以使用的具体污染治理技术种类、效果及经济适用性。国家环保部已计划陆续制定针对各个行业的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中国铸造协会组织编写的《铸造生产大气污染物综合治理技术》第一稿也已出台。

          第三,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和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和总量控制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之一。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根据国务院《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及环保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铸造行业的从业企业均需要取得排污许可证,并对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实施重点管理;同时规定,铸造行业排污许可管理的实施将在2020年前完成。目前,由中国铸造协会牵头实施的《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金属铸造》项目已列入环保部2019年工作计划,将会极大推进铸造行业转型升级工作的开展。

          第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铸造行业准入制度,对不符合《铸造行业准入条件》的规模小、破坏资源、高污染、高能耗、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铸造企业实施关闭,特别是将大气污染物控制效果作为市场准入门槛的必要评价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另外,将尽快对我国铸造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经济规模生产,通过产业调整,使铸造企业向专业化大型化方向发展,这也是铸造企业实现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8年已快过半,环保和安全是整个铸造业的最大压力。受环保部委托,由中国铸造协会组织编制的《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已进入征求社会意见阶段即将发布实施,这将成为铸造企业环保治理提供依据。

          随着地方政府对铸造行业监管的强化和加严,铸造企业必将加速向两极分化。一批环保设施不完善、排放不达标的铸造企业会被逼迫退出,同时也将引导环保规范的铸造企业进一步提升。由于企业数量的减少以及环保错峰生产,预计2018年国内外各领域市场复苏好于2017年,我国能够正常生产的铸造企业订单情况会持续增加,铸件总产量仍将小幅增长。

                                                                                (来源:铸造头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7-15 19:27 , Processed in 1.1669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